遣唐使
遣唐使,唐朝时日本派往中国的使者。中国隋唐时期,日本正处在奴隶制瓦解、封建制确立和巩固的阶段。出于学习借鉴唐文化的目的,日本朝廷曾多次派遣使团前来。
贞观五年(631年)日本派出了由留学生和学问僧组成的第一次“遣唐使”。唐初,遣唐使团人数一般不超过200人,从唐中叶起,人数骤增。开元五年(717年)、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开成三年(838年)这三次派出的遣唐使人数均在500人以上。遣唐使全面学习中国的文化,包括典章制度、文学、科学、技艺、佛学、医学等,致使日本在政治、经济、文化上深受唐朝影响。
日本留学生高向玄理曾协助孝德天皇完成“大化革新”,当时颁行的班田制、租庸调制、《大宝律令》等,均受唐朝影响。日本都城平安京亦模仿唐都长安而建。日本学问僧空海归国后,仿中国草书而制定平假名;留学生吉备真备回日本后,则择取汉字偏旁制定片假名。此二举大大推动了日本文化的发展。日本留学生还将《史记》、《汉书》、《文选》、《孙子兵法》等汉文书籍带回日本,广泛流传。唐人文集和诗歌,尤其是白居易的作品深为日本人民珍爱。日本遣唐使为中日文化沟通和日本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