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争霸春秋·战国
春秋时期,中国社会各个领域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周朝赖以立国的分封制逐渐瓦解,各个国家相互征伐、兼并。到了战国时期,几个强大的诸侯国相继实行变法,封建生产关系逐渐确立,其中,秦国从中脱颖而出,最终吞并六国,实现了统一大业。
春秋初霸郑庄公
周平王东迁以后,东周的统治区域日渐缩小,东到荥阳,南至汝水,西临潼关,北达沁水,只有方圆六七百里。周天子名义上是天下的共主,实际上不过是个大的诸侯国而已。
郑庄公(公元前757~前701年),名叫姬寤生。他的祖父郑桓公是周厉王的小儿子,为辅佐周王室的卿士。相传郑庄公出生时,是倒着出生的,母亲姜氏非常痛苦,所以非常不喜欢他。后来他的弟弟姬段出生后,姜氏想让郑庄公的父亲郑武公废掉他,改立姬段为太子,但郑武公没有同意。郑武公死后,郑庄公即位。姜氏还不死心,向郑庄公要求把京这个地方封给姬段,郑庄公答应了。大臣们认为京是个要地,不能随便封给人,纷纷表示反对。郑庄公说:“这是母亲的要求,有什么办法呢?”所以就把京封给了姬段。
姬段到了京后,横征暴敛,不断扩充军队,训练士卒,准备谋反。他还违反规定,大肆扩建京的规模。大臣们纷纷向郑庄公汇报,郑庄公只是笑了笑,说:“多行不义必自毙。”姬段觉得自己准备充分了,决定起兵谋反,母亲姜氏做内应。但他们的一举一动早就被郑庄公所掌握,姬段刚起兵,郑庄公就率军进攻姬段,打他个措手不及,姬段被迫自杀。郑庄公平息了内乱,安定了郑国。
郑国地处中原的富庶地区,国力比较强盛,当时北方的晋国忙于内斗,西方秦国正在与西戎作战,东方的齐国与鲁国也连年交兵,南方的楚国刚刚兴起,势力还没有扩展到北方。郑庄公抓住机会,利用郑国的强大和身为卿士的有利条件,不断地进攻周边的小国,扩大自己的领土。
郑庄公首先交好齐、鲁两国,使宋国陷入孤立,然后假借周桓王的名义,自称得到周桓王的命令,讨伐宋国。宋国的国君宋殇公在交战中被杀,宋军大败。宋国被迫臣服于郑国,割让了大片的土地。此后郑庄公又发动了十余次对外战争,在诸侯中威望大增,许多小诸侯国都听从郑庄公的号令。
随着郑国的强大,郑庄公对周天子的态度也越来越傲慢。周桓王很生气,为了削弱郑庄公的势力,免去了他的卿士职位,让别的诸侯代替。郑庄公毫不示弱,派兵占领了周朝的一些土地,抢收周朝的庄稼,并拒绝去朝见周桓王。周桓王和郑庄公的关系恶化,矛盾日趋尖锐。
周桓王为维护王室尊严,亲率王师联合陈、蔡和卫国的军队进攻郑国。郑庄公忍无可忍,率军在葛(今河南长葛北)迎战。
周桓王将联军分为左、中、右三军。周左军由卿士周公指挥,配有陈军;周右军由卿士虢公指挥,配有蔡军和卫军;而周中军主力则有周桓王亲自指挥。
交战前,郑国的大夫公子元对周王联军做了一番分析。郑庄公采纳了公子元的建议。战斗打响后,郑军齐声呐喊,杀入敌阵。陈、蔡、卫三军本来就没有斗志,再看郑军犹如出山猛虎,吓得扔掉兵器,抱头鼠窜。郑军在击溃周军的左右两翼后,开始夹击周中军。周桓王势单力薄,兵微将寡,被郑军杀得人仰马翻,大败而逃。郑国大将祝聃率兵追杀,看到周桓王正乘着一辆车狂奔。祝聃立即弯弓搭箭,瞄准周王,“嗖”的射出一箭,正中周桓王左肩。周桓王惨叫一声,跑得更快了。祝聃见射中周桓王,心中大喜,正要再射,却被郑庄公拦住了。
葛之战后,诸侯国再也不把周天子放在眼里,诸侯争霸的时代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