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僧人并没有被我们说动,轻轻摆手,拉着少年僧人就要离开,连我们要爬墙翻进去的事都不管了。
好不容易听到法明禅师有关的消息,我们怎么可能让他们就这么离开?我和闾丘鸣赶上前去,拉住中年僧人道:“大师,这件事真的求您了,只有您才能帮我们。”
中年僧人的面色颇有些无奈,连连摇头,想从我们手中抽回被拽住的僧袍。
“你们干什么?我们帮你们是情分,不帮你们是本分。你们不要动手动脚的。”少年僧人一下蹦出来,甩开我的手,挡在中年僧人的面前。
我与闾丘鸣都有些不知道怎么办的好,看样子两位僧人是知情人,可是他们就是一副不想说的样子。这其中必有问题。
忽然间,中年僧人的手拍在少年僧人的肩头,少年僧人回头看他,他在身前做了几个手势。少年僧人看了,转述道:“如果你们执意要我们帮忙,他说可以带你们去塔林看看,不用翻进去,里面有武僧看着。”
少年僧人话说完,中年僧人又指了指我手上的古剑杀生,又做了几个手势,少年僧人看完继续翻译:“他说你虽然拿了剑,但是里面的武僧很厉害,你打不过他们的。”
“两位师傅,你们要带我们去塔林看什么?那里是法明禅师的塔吗?”我有些失望,原来他们只是怕我们翻进去和里面的起冲突,并不是打算告诉我们什么?又或者是我们理解错了?其实他们也不知道?
中年僧人点了点头,然后又指了指地上的小纸人。这一次倒是没有再翻译,我和闾丘鸣都看出他的意思了,果然他早就明白了闾丘鸣的布置,现在的意思应该是让我们撤掉,不要让这个障眼法一直在这里。
闾丘鸣脸一红,点点头对地上一挥手,口里默诵了几句,四个小纸人变站起身来,都朝她跑,飞快的钻入她的手里,她手握拳,把四个小纸人都收到手中。接着恭敬的对僧人道:“大师,得罪了,一点小障眼法而已,并无恶意。”
中年僧人很温和的微笑,像是在说,不需要在意。然后转过身,拉着少年僧人的手,带着我们往前走。
走的方向是绕着围墙,可是方向却不是向正大门走去,我和闾丘鸣有些不解。但还是老老实实跟着他走。
约莫又围着寺庙的围墙走了半圈,在一处不起眼的位置,有一扇木制的小门,就开在围墙上。中年僧人走到小门前,轻轻一推,小门便开了,里面既没有栓门,也没有人看守。我有些无语,早知道这里有一扇几乎不设防的门,我们还爬什么墙?
像是看出了我的心思,少年僧人哼了一声道:“你们别看他这么轻松,这扇门是有神通的,他能推开,你们要是来了,任你力气多大,都推不开。”
我倒是不信这个小家伙说的,不过看他倒是极为有趣,也想和他拉近点关系,便找话题道:“这位大师不是你师父吗?你怎么总是说他?这样不觉得不礼貌吗?”
少年僧人嘴一撅,哼道:“谁跟你说他是我师父了?我们是同修。再说,我们佛门和你们玄门也不一样,我们只有一位本师即释迦牟尼佛。其他的师,都是代佛传法。”
这倒是让我有些惊讶,和我以前所了解的佛门有些不一样,我问道:“可是我听说,佛门不是也有师徒相传吗?我师父以前还给我说过一个故事来着。我记得好像是有一位和尚写了一首佛偈,叫‘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然后他师父觉得他有大智慧,就把法传给他了,没有传给其他弟子,不是吗?”
“啧啧,什么记性?我还小的时候就知道,这是六祖惠能与五祖弘忍大师求法的故事,记在佛门的法宝坛经之中。五祖弘忍大师有达摩大师东来所传的佛祖衣钵衣钵代表的就是佛所传之心灯,考验弟子中有谁可以得传衣钵,当时众人公推神秀大师,认为其佛法最为高明。”
“但是神秀大师谦和,不愿出头,就在夜间作了一首佛偈是‘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这首佛偈让弘忍大师看了以后,说是还可以,却还未得真谛。然后你说的那首佛偈是六祖慧能大师所作,弘忍大师看后,觉得果然是慧能大师更有慧根,于是就传心灯和佛祖衣钵给了他。”
少年僧人一谈到佛学,便滔滔不绝起来。等他说完,我才问道:“你看,这不是吗?六祖大师得弘忍大师所传,这不正是师徒相传?”
“哎呀,我不是说了嘛?这是五祖弘忍大师代佛所传。传的这心灯也非弘忍大师的。是佛陀传给弟子大迦叶的,然后传至达摩大师,东来才逐渐传下来的,这本就不能算是师徒。”少年僧人一派振振有词,十分较真。
我倒是觉得有些不可思议,这佛门传续之法看似和道门很像,竟然有这么大的区别?按理来说太上传法,却有赖师徒代代相传,才足以传续道门之妙法。
“这倒是和我们圣人会有些相似,我们圣人会也没有师徒一说,或者说有老师学生,但是传的却是圣人之心法,并非老师自己的东西。包括圣首,首祭都是如此,都是圣人之法。”闾丘鸣在一旁接话道。
我对闾丘鸣说道:“你们这还真是古怪,和我们道门就不一样。师父跟我说,道门最重师徒传承,有一句话叫‘道无经不传,经无师不明’如此才是玄门三宝道经师。所有法都依赖于代代相传,师徒口传心授,才有玄门奥法得传于世。”
正说着这师徒传续之别,中年僧人停下脚步,指了指前方。顺着他的指向看去,前方有一处小山包,山包上密密麻麻的都是石塔,塔和中土常见的木塔不同,都是石头堆垒而成,看起来倒是极为简陋。但是这些石头堆砌成的塔上又密密麻麻的刻了梵文经咒,在石塔的最底端,有一块小牌子,上面写着姓名。
少年僧人有些不耐烦说:“你们要看的塔林就在这,看完赶紧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