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硕的意图已经很明显了。
在他的立场来说,杨行秋既然不能留用,就得杀掉,绝对不能让他有加入其他势力的机会。
杨行秋也明白这一点,曹硕在给自己最后一次站队的机会。
是坚持支持牛氏,还是换边支持曹氏。
在巨大的精神压力下,杨行秋努力保持冷静,摆脱曹硕无形的掌控。
从恍惚中逐渐清醒,杨行秋的大脑开始运转,理性的做出判断。
先看待遇条件。
“操其令诸将出征,败军者抵罪,失利者免官爵。”
杨行秋想不起当时看《三国志》对曹操的评价了,却想起了这句话。
事物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在曲折中前进的。事物发展过程中会有不确定性因素,难免会遇到风险和障碍。
而人总有局限性,以致有时不能很好地把握事物的本质而发生差错。
对于曹硕来说,没有错误小到可以被宽恕。
那天对王贤的惩戒,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赤壁之败,将抵何人之罪?”
杨行秋明白跟曹硕这样的老板,早晚有一天,他会借走自己的脑袋。
再从政治前途上看。
曹魏政权建立之初,得到了寒门士族的支持。
寒门士族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获得政治地位和话语权,以便和名门望族相抗衡。
为了满足寒门士族的需要,曹操选择不信天命,厉行法治,抑制兼并,破格用人,提倡节俭,不慕虚名。
再以奉天子以讨不臣的理由,打压名门望族,表现为,灭袁氏,杀孔融,杨修,崔琰,逼死荀彧。
在曹魏政权完成了原始积累,曹丕登基称帝之后,情况发生了变化。
陈群推出了九品中正制,将人事权力交由名门望族,以声望之高低、品阶之上下、势力之大小,分配官职和权力。
这就背叛了寒门士族的利益。
作为寒门士族利益代表的曹魏政权,在公元220年就已经宣告了死亡,用了46年处理后事,到公元266年,司马炎篡魏,盖棺定论。
杨行秋的前期目标就是团结一切力量推翻东晋的门阀政治,代表曹魏政权的曹氏宗族是可以团结的力量。
“但我们要时常提防他们,不要让他们扰乱了我们的阵线。”
最后是对曹硕的评价。
虽有英雄之才,然谲诡不常,雄猜多忌。一将之智有余,万乘之才不足。
拒绝曹硕和其背后的家族势力的理由很充分。
选择站队牛氏的原因其实非常简单。
第一、“牛继马后”的谶言,暗示着司马氏政权的衰落不可避免,将有一个姓牛或者与牛有关的人物兴起,取代司马氏。
此时正是谶纬之说大行其道的年代,
“亡秦者,胡也”,“大楚兴,陈胜王”。
一句晦涩难明的“代汉者,当涂高”,就连后周太祖郭威都尝试去论证,进行舆论造势。
上至公卿王侯下至平民百姓,都坚信能从不知所云、穿凿附会中得到暗示,以此进行政治投机。
三百多年后,房玄龄在编修《晋书》时,也不可避免的采纳了这句谶言,认定晋元帝司马睿是私生子。
牛尚可是后将军牛金的嫡系子孙,可比私生子更有说服力。
第二、为了达成目标,少不了牛尚,或者说牛尚的母亲卢老夫人。卢老夫人毕竟出身范阳卢氏,这一儒学大家,做事风格上有儒学的色彩。
天命正统的思想让杨行秋有付诸行动的机会,华夷之辩的理论让杨行秋有整合北方割据政权的理由,君君臣臣的道义让杨行秋有生存的空间。三纲五常的秩序让杨行秋有指导生产的便利。
再者杨行秋的权力是卢老夫人授予的,任何权力结构都有一条铁律,权力只对权力的来源负责。
第三、牛尚的自身条件,虽然文化程度不高,做事有些冲动,但品行敦厚,心胸开阔。如同璞玉浑金,可塑性极强。
辅佐君主,首先观察的不是个人才能,而是道德品行。
做事狠辣、不讲情面的曹硕和曹羽,不是可以侍奉的君主。
心理建设已经完毕,已经下定决心的杨行秋又要怎么回应曹硕。
“丈夫生不五鼎食,死即五鼎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