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文学网
  1. 少年文学网
  2. 其他类型
  3. 七零跳河后,我被村里糙汉捡回家
  4. 第57章 冉春花不孕
设置

第57章 冉春花不孕(1 / 1)


眼看着队里宰了肥猪,自己却吃不着,唐晚吟那叫一个痛苦。

不过吃不着归吃不着,杀猪还是要去看一看的。

不是唐晚吟自己愿意看这样的血腥画面,实在是现在这个年头的人没什么热闹可看,一般也就婚丧嫁娶算个事儿,集市也不让开办了,庙会、唱戏这种四旧更是明令禁止。

枯燥的生活里,杀猪这样一年才一两次的大事儿,自然是全生产队都要去凑的热闹。

别的不说,冉春花上唐晚吟家来说杀猪的事儿之后,原本干活的干活、玩耍的玩耍的三个小的,立马都凑过来,三张小脸上满是期待。

这要是能用漫画表示,那绝对是三双星星眼。

唐晚吟又好气又好笑:“可是我没钱了,只能看,吃不着,不难受吗?”

三个娃齐齐摇头:“不难受!”

杀猪多热闹啊!怎么会难受!

冉春花也笑:“我家那几个小的早就过去了,要不是我婆婆提醒我说你上回问过这事儿,我也去看去了。”

唐晚吟觉得也是,她跟三个娃都算是外来人口,一直跟村里不怎么亲近,但无论哪个时代都逃不脱人际关系的捆绑。

即便以后她回城了、去别的地方了,盘溪村也算得上是她半个家乡了。

再说了,她自己爱不爱热闹先不说,三个孩子不能总是圈在家里没个同伴,冉春花家里那几个小崽子都还不错。

上回冉春花婆婆说让卫家的孩子来找子清子敏他们玩儿,后面果然来了,子清子敏和子礼不知道多高兴。

唐晚吟就点了头:“行,那把门带上,咱们出去吧!”

村里都是不锁门的,当着冉春花的面,唐晚吟也不能锁门,不然就是打冉春花的脸。

入乡随俗这件事,唐晚吟做的十分上道。

三个孩子兴奋得跟过年似的,手拉着手一起往朱屠户家去了。

路上冉春花才告诉唐晚吟:“自己大队杀的猪肉便宜一些,还不要票,七毛钱一斤,猪下水只要三毛钱。”

唐晚吟苦着脸道:“我身上就两毛钱,连斤猪下水都买不起。”

冉春花听唐晚吟这么说,仿佛听到什么特别好笑的笑话一样:“你是多有钱啊!谁家买肉论斤买啊!称个二两就不错了。”

唐晚吟震惊道:“二两肉够吃吗?”

现在的农村一户人家的人都多,动不动生五六七八个孩子,而且不像城里,孩子们工作了有宿舍好分家。

农村的房子都是建在一起的,一家人都住一起。

一大家子人,就称二两肉?

冉春花奇怪地看了唐晚吟一眼:“二两肉还不够吗?都能炒三个菜了。”

唐晚吟想象了一下100g的肉分成三个菜,脑子里只浮现出以前随手点过的一家外卖——全是茄子胡萝卜丝的鱼香肉丝。

好吧,如果是这样的话,大概是够的。

不过唐晚吟也有些好奇:“大队的猪就算除掉给双抢加餐的,怎么也得有上百斤肉吧?要是二两这么卖,全队才一百多户人,那不是还能剩下不少吗?”

冉春花撇嘴道:“咱们是二两这么买,可架不住有那种家底儿厚的人家啊。”

唐晚吟琢磨着这话说的就是李山他们家这样的吧。

到了朱屠户家里,果然已经里三圈外三圈地围起来了,今天大队没安排多少活儿,不耽误看杀猪。

唐晚吟自己看着那五花大绑的大肥猪,还有光着膀子不住磨刀的朱屠户,有些不自在,刚想叮嘱一下三个小的,结果就见三个小的去找冉春花家那几个了。

周巧红也带了大元小元跟最小的姑娘来,大元吃了药,恢复了活力,被周巧红按着脑袋谢过了唐晚吟,也带着小元钻进人群了,唐晚吟透过人群缝隙,看到大元他们也去找子清子敏了。

挺好的,小孩子就是要多交际。

周巧红抱着的小姑娘才刚一岁,性格腼腆,把头埋在周巧红脖子里不肯出来。

唐晚吟对周巧红印象不错,所以也跟冉春花一起逗周巧红的小闺女。

冉春花有些羡慕地道:“巧红姐你这肚子可真争气,都生了仨了。”

冉春花年纪没比周巧红小几岁,过门也两年多了,可一直没怀上。

周巧红是李山一家当中最会做人的一个,闻言也只是笑道:“你可好好珍惜现在的日子吧,等你有了孩子,能生生被孩子磨老十岁。”

说着还指着自己的脸道:“你看,我才比你大几岁,我这脸上都有皱纹了,还长斑了,我自己都不爱照镜子了,一照镜子,身上全是奶渍。”

冉春花看了看,有点吓到了:“还真是,巧红姐你可得注意点儿,顾着孩子也得顾着自己。”

“等生了孩子就由不得自个儿了”,周巧红无奈笑道,还拉着唐晚吟作证:“孩子操心的事儿多着呢,一刻都没有闲的,不信你问小唐大夫,我家大元病了的这几天,我眼看着眼眶就黑一圈。”

唐晚吟点头:“是啊,生孩子本来就有风险,养孩子的过程也是时刻都要揪着心。”

冉春花笑了笑:“说是这么说,但谁不想要个孩子呢。”

冉春花的脸色有些落寞:“我前头两个嫂子都生了一串了,刚过门的弟妹也要生了,就剩下我,肚皮响都不响一下。”

原本冉春花是不着急的,她比两个嫂子都嘴甜,她婆婆人也好,不怎么念叨这事儿。

大概也是因为家里孙子多了,老人家不在乎多一个少一个的。

况且这年头,生孩子就是为了以后多劳力,但卫家现在青壮多,根本不缺劳力,所以也不指望孩子。

反而是少个孩子少张嘴呢。

只是社会风气如此,加上比冉春花晚过门一年的卫老四的媳妇儿马上要生了,就让中间的冉春花显得有些寂寥了。

卫家算是村里日子过得相对好的人家了,本来就有人看不过眼,可偏偏人家家里团结,家风正,家底也算殷实,着实没什么可指摘的。

所以不服卫家的人就把矛头对准了冉春花,时不时的就要把冉春花拉出来说一说。

冉春花就是性子再开朗,也经受不住常年的精神折磨。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