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文学网
  1. 少年文学网
  2. 其他类型
  3. 抗战:从东北军开始全面战争
  4. 第321章 夜航测试成功
设置

第321章 夜航测试成功(1 / 1)


“束老!”

刘敬意一个箭步冲上前架住束北斗。

指挥塔伫立的科研人员连忙一同搀扶住束北斗。

夏立国匆匆进到指挥塔。

见束北斗蹲坐在地上,昏睡不醒,连忙走到指挥塔电话机前,他快速拨了一个号码。

很快。

电话接通。

“澄澄。”

“我是你爸。”

“你马上到北航研究院指挥塔来,你束叔叔昏迷了。”

“好,我马上去!”

夏芊澄挂断电话。

她打电话叫了两名值班医生,带上必要的医疗器械,直奔北航指挥塔。

夏立国安排完医生。

他蹲在束北斗面前,忧心忡忡。

“老刘。”

“束先生这是怎么了?”

刘敬意轻叹。

“机载雷达装机测验,他带着科研小组干了三十几个小时。”

“应该是累的。”

夏立国抬头看着围成一圈的科研人员。

“大家让一让,给束老腾出点地方,通通风。”

他能看得出。

这些年轻的面孔眼神里充满希望。

机载雷达成功了。

他们激动,兴奋。

尽管如此。

也无法掩盖住他们疲倦的微表情。

这样搞不行啊!

他抬头看向谢柯,“参谋长。”

“请我方空军降落之后,立即安排科研小组成员休息。”

谢柯点头,“好!”

几分钟后。

两辆广川汽车公司研发的救护车,开进北航研究院。

救护车是在军用卡车的基础上升级而成。

后车厢焊接成集装箱式。

有独立的后车门,可上下伸缩式蹬车梯。

车厢内装有固定式担架床。

两侧焊接有长条式休息凳。

车厢内有各种紧急医疗器械。

在车辆行使过程中完成紧急止血,临时输液,问题不大。

车停稳后。

夏芊澄带着医生,在警卫员的带领下快速上了指挥塔。

在指挥塔室内。

夏芊澄见到了躺在刘敬意怀里的束北斗。

她快速戴上听诊器。

近到束北斗身前探查。

认真地检查完一遍,夏芊澄收起听诊器,她看向父亲夏立国。

“爸。”

“束叔叔可能是因为长时间没有休息,没吃东西导致的劳累过度,低血糖、血压降低造成的间歇性休克。”

“送医院调养几天,应该就没事了。”

夏立国:“闺女。”

“你束叔叔,爸就交给你了。”

“有什么情况,立刻向我汇报。”

夏芊澄点头。

“那我先走了。”

“好!”

和夏立国告别后。

两名医生抬着束北斗上担架。

夏芊澄紧随其后,离开北航研究院。

回医院的路上。

浩瀚长空传来阵阵飞机的轰鸣。

夏芊澄坐在副驾驶,她探出窗外,望着天空,什么也看不见。

她搓了搓略带倦意的眼睛。

也不知道,此刻,安然他怎么样了?

凌晨一点十五。

刘敬意担任指挥塔指挥员。

“2号保持航向,速度稍有点快了。”

“2号收到。”

“3号保持,高度下降150米。”

“3号下150米。”

谢柯跑出指挥塔。

他跑到院子里,和一众飞鹰队的飞行员看着远处即将落地的飞机。

老实说。

谢柯非常紧张。

他打鬼子的时候,都没有像此刻一样紧张过。

他不能待在指挥塔。

刘敬意频频呼叫沈亦琴和李耳的声音,他听了容易焦躁。

沈亦琴握住操纵杆,他屏住呼吸,看着前方亮着航道灯的跑道。

他手里攥了一把冷汗。

在模拟器里摔死个一次两次,一百次,他死不了。

在这儿。

阎王爷只给他一次降落的机会。

摔了。

人就没了。

沈亦琴眼睛成一条直线,盯着跑道,时不时的会分心瞅一眼雷达给出的数据。

噌~

起落架落地的震感好似电流,贯穿沈亦琴全身。

2号机平稳降落!

在他一侧的跑道上,李耳细心,大胆的操控着飞机。

噌~

他后轮触地,摩擦跑道升起一缕青烟。

紧接着平安落地。

李耳咽了咽口水。

他满头大汗,看着跑道左右的航行灯,激动坏了!!!

“3号平安落地。”

“2号平安落地。”

指挥塔内听到俩人的声音,科研组的工作人员顿时激动地跳了起来。

霎时。

掌声响彻整个指挥塔。

成功了!!

华族人从今往后!!

具备夜航的能力了!!

在他们欢呼雀跃时,两架应龙战斗机发动机停车。

在地勤人员的推动下,缓缓停泊在车间门前。

飞鹰队全体飞行员站成一排。

当应龙战斗机机舱盖摊开的一瞬。

谢柯:“敬礼!!”

哗!

全体飞行员敬礼。

沈亦琴、李耳热泪盈眶。

老实说。

他们被眼前这一幕感动了。

他们下了登机梯。

看着突然认真起来的兄弟们,不由自主的扯了扯嘴角。

感动之余。

难掩心中激动的情愫,也有些小确幸,写在脸上。

骄傲!

李桂东等人看着窃喜地俩人。

“兄弟们!”

“上!”

一帮飞行员一拥而上。

在一片欢呼声中把他们俩人放倒。

众人合力,把沈亦琴、李耳举过头顶。

谢柯在一边看着。

嗯……

毕竟是年龄大了。

这么疯狂的事情,他害怕闪了腰,回家没办法跟老婆交代。

在一边看着他们玩耍就好了。

凌晨两点。

警卫护送科研小组离开北航研究院。

谢柯命令。

在科研小组睡醒之前,狗不能吠,鸡不能鸣。

等到科研小组都走了。

飞鹰队还在。

夜还深。

他们望着天空,透着喜悦。

兴奋。

激动。

他们年轻的面孔充满朝气,对祖国的未来,充满希望。

谢柯陪他们感慨半天。

总觉得干站着不是那么个事。

“沈亦琴,李耳?”

“到!”

“弄两口?”

沈亦琴、李耳嘿嘿一笑,“走?”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