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爹用烟杆挑开红布,亮出来白花花的银子。“聘银六两,送过去的那些鸡,细布他家没拿过来都折成了银子,给了三两,一共九两。”
“哟,那些布料啥的可值不到三两诶,老二,你占便宜了。”大伯娘喜滋滋的说。
“不说话没人拿你当哑巴。”老太太瞪了眼大伯娘。
“难怪的,娘,有些话我不知道当讲不当讲。”她大伯娘咂吧着眼看着她奶。
“有屁快放!”
“我上个月不是回了趟娘家,你们也知道我娘家是上梁村的,挨着林家的下梁村,我弟媳妇跟我说了个事,当时我还不信呢。”大伯娘喘了个粗气,故作神秘。
“啰嗦啥呢,快说。”她奶不客气的拍了下大伯娘。
“哎,娘,您别急。说是林家,就是跟洵哥儿说亲那个林家,有个表姑嫁给了镇上一个富户,家里一起合伙做生意的一家也是住镇上,开粮店的,死了婆娘好几年了,这会子想续弦,他家那个表姑知道了,回娘家一说,林家心思就活泛了,说是离过年没几天,家里没出嫁的姑娘都去镇上逛街呢,说是逛街骗鬼呢,就是给那个开粮店的相看来着。”
“你们猜怎么着?”大伯娘讲的起劲,“跟洵哥儿定亲的那个林田娥真是去逛街陪着的,结果被看上了,好几个未定亲的姑娘气的哟。”
大伯娘一脸的愤恨,好似是她家姑娘没被瞧上似的。“我弟媳妇说这事的时候,我想着这事准不能成啊,那个林田娥都跟我侄子定了亲了,怎好再许给别家。结果,哎,哪想到啊。”说着大伯娘就去摸那个红布上的白银。
被她奶一巴掌拍掉手,“这林家真不是东西,自家已经定了亲了还想着攀高枝,攀就攀吧,用盖不上砖瓦房来恶心咱家,老二,砸了他家去。”老太太听了一头的火。
“亲娘诶,还嫌不够丢人么。”他爹气的拍了拍桌子。
沈杏看着这一大家子,再看看这堂屋,除了吃饭的方桌并就一个简单的香炉台,上面供奉着菩萨。哎,简陋,穷啊。
她爹其实已经表了态,此事到此为止,亲事就这么窝囊的退了,堂屋里一大家子都垂头丧气。
“季婶子在家不?”,院子里走进一个二十多岁穿着满是补丁的花碎布袄的女子,梳着妇人的发髻,脸嘿啾嘿啾的。
她娘听到声迎了出去,脸上挤出几丝笑意,“是大丫啊,啥事啊?”
“一家子都在那?”王大丫伸着脖子往堂屋瞅了瞅,“这不,我们家那口子前几天跟沈叔借了个犁耙使使,使完了就来还你家了。”
“你放院门口吧,一会我收。”
“那哪能啊,我得给你放杂房里。”放完犁耙,王大丫热情的拉住季氏的胳膊,“季婶子,下午看到两人来你家,是啥人啊?”
季氏没搭理她,拉着她往大门口走去,这王大丫全村都晓得,什么话到了她嘴里,十里八乡的都知道了,是个漏嘴的。
王大丫看季氏不搭腔,“哎,婶子,我看那两人怎么像下梁村林家的啊,看着眼熟的很。”
“没啥人,你眼看花了,大丫,天不早了,赶紧回去给徐全做饭吧。”她娘把王大丫连拉带拽的拖到院中央。
“沈洵娘,你俩在干啥呢?”布婶子端着个碗走进来。
“布婶。”沈杏跟她妹早在王大丫进院门就出来了,看到布婶喊了人。
“嗳!沈洵娘,自家做的饼子送几块给你家尝尝。”布婶子把碗递给她娘。
“咋这么客气的,谢谢布婶子了。”得了她娘的暗示,沈杏快步接过布婶手里的碗,送进厨房。
布婶倒没理王大丫,“沈洵娘,我家那口子这两天闹肚子,倒不是很严重,我这得了个偏方,用大蒜煮水喝能好,咱家没种大蒜,厚着脸来你家拔几根。”
“布婶子,瞧您说的,又不是啥稀奇的,喏,就在那,你自己看着拔就成。”
布婶子也没再客套,看到大蒜就去拔了,拔了几株,“就这些尽够了,虽说不值当啥,但咱农家自个长点菜吃吃,也不是白来的不是。”
“这哪够。”说着她娘又给拔了几根给布婶子,布婶子连连道谢后出了院门。
“哟,这大蒜长得真不错,肥的很,正好我家也没有,我也拔几根。”王大丫自顾自地开始在菜地里招呼起来。
“大丫,我刚想起来,早上他爹刚唬过大粪,荷儿赶紧去追布婶子跟她说一声,顺便把你弟叫回来,这么晚了,就不知道归家。”她娘煞有介事的大声嚷着,沈杏朝沈荷眨了个眼。沈荷咪笑了下跑了出去。
“不是骗人的吧?”王大丫停住手,撇撇嘴空着手往外走去。等外人都走了,她奶跟她大伯娘也回去做饭了,她奶走的时候叹了一口大气。亲事已退,多说也无益。
沈杏随着她娘进了灶房。
“杏儿,不是我小气,王大丫她干啥来了,一张嘴就知道她没憋好屁。给她捞便宜我心里不舒坦。”她娘正利索的把大咸菜切成丝。
“娘~,我知道了。”沈杏边往灶膛里填柴火边笑了笑,她娘还挺有性格。
暮食大家吃的静悄悄,连一向活泼的小弟也察觉到家里低气压的氛围,只顾着低头啃黄馍。
“爹,”沈洵放下手里的大碗,“地里的活计都做的差不多了,我想明天去镇上找活干,做短工,实在不行就去码头上给人扛活。”
“你说啥,你多大啊,就去给人扛活?”季氏的眼眶瞬间红了,母亲哪舍得儿子干那苦力活。
“多大,十五了,都能娶亲了。”他爹把筷子一丢,一脸倔气。
“爹,娘,那林家不是还回来九两银子嘛,咱家就起大青砖大瓦房,气死那林家。”小妹也不吃了,气呼呼的说。
“你懂啥,还起青砖大瓦房?”他爹拿起一旁的旱烟杆,“那九两够起几间?起好了一家子不吃不喝了?要是遇上个前年那样的灾年,咱家还过不过?”
“爹,娘,后天不是镇上五天一次的大集嘛,家里积了半个月的鸡蛋有一百多个了吧,可以拿去镇上卖了。”沈杏想着,这次退亲对她哥的影响还是蛮大的。
“鸡蛋有173个,是该去卖了,别放坏了。”她娘对家里的鸡蛋如数家珍。
“大哥想为家里赚钱是好事,不过也不差这一天,我想着,爹这几天又做了些竹筐和篮子,东西不重就是占地方,哥可以给爹帮忙,多担一些去卖,另外,娘,家里的鸡蛋这次就我去卖吧。一文钱一个,不会少卖的。”沈杏搜过原身的记忆,原身还没去过镇上。她想去镇上看看,家里除了地里种的粮食和他爹卖几个篮子的零花,是该想想其他法子赚钱了。
“你才多大,还是我跟你爹去,别被拍花子的拍了去。”她娘还是不放心。
“娘,我都十一了,都没去过镇上,我就在爹旁边卖鸡蛋,肯定不会丢的。再说,到时候哥去找活干,我还能给爹帮忙呢。”沈杏学着原身小时候撒娇卖萌样,朝她娘猛眨眼。
“我也去。”小萝卜头沈旭也跳了起来,“我也想去,娘。”小妹沈荷也不甘示弱的站起来。
“都去啥去,她娘,这次就让杏儿跟着去吧,年前说给娃买绢花也没买,年后又在山下摔了,带杏儿去镇上耍一回吧。洵儿也大了,该为自己和家里考虑了,至于两个小的在家看家,你娘还要忙活菜地,可没工夫管你们。”
她爹大家长发话了,两个小的嘟囔着,偃旗息鼓的坐下来继续吃,沈杏开心了,她得去镇上看看,想想有啥能帮家里赚钱的。
哎,这话说起来就惭愧了,想沈杏在现代也是个高材生,到了这古代大基朝,来这一个多月,最大的感触就是觉得自己就是半个残废。为啥,生火不会,拌猪食不会,做黄镆不会,连洗衣服都没她妹洗的干净,只能偷偷地跟家里人学,好在咱脑子还行,这些活不难,看一看再自己动动手就做的像样了。
现代看书上别人穿越到古代,那叫一个爽,啥上山捡蘑菇,捡各种山珍去卖一卖好多银子,随便卖个炒菜的方子就发财了。她一现代城里的娃咋有机会去认识山珍?至于做菜方子,天哪,她可是一直靠点外卖续命的啊。
沈杏暗搓搓的不死心,她也想去山上碰碰运气,可想想自己在山外围摔了个大跤,方才有她穿越这么个诡异事,那个村庄不远的月蒙山她可不敢自个去。至于家里人,是从来不去的,说是那山里猛兽太多,山外围的一些野菜,菌菇之类的都被靠近山的村民挖干净了,去也是白忙活。
不过,在月蒙山附近还有七个大小不一的小土山叫七邱山,说白了就是小土坡一样的荒林子,她爹做木碗,竹篮子啥的材料就来自这个七邱山。
那天她爹还有她哥要去七邱山锯木头,她耍赖的跟着去了,运气不错,刚下过雨的野林子里倒是有不少菌菇,她也学人家去采,打算带到镇上去卖。
结果,她爹说那些个都不能吃,闹饥荒的时候有村民饿的受不了吃了,轻则拉肚子,重则丢命。她不信,这蘑菇看上去颜色也不艳啊,不是说颜色鲜艳的有剧毒么,这不艳的也有毒?她哥叹口气地把她采的菌菇都丢了,无奈地道:“要是能吃,哪能轮得到咱们采啊!”沈杏抬头看看日头,额。。。
歇了这些心思,但她识字啊,知道她三叔读过几年书,硬着头皮编着谎的跟她小婶借了本已经发黄少页的三字经,全是繁体字,凭着记忆顺着念还行,单独挑出来叫她认,哎,惭愧惭愧啊。
去镇上看看,说不定能有啥赚钱的法子呢?
隔天,沈杏带着她娘数了好几遍的180个鸡蛋,跟着她爹和大哥走到村头,每个大集,牛叔会在那赶着牛车等全村要去镇上的人,平时她爹和她哥都是自己调着篮子,木碗去镇上,牛车坐一趟要2文钱,她爹是舍不得的,而且挑的货多,去镇上赶集的村民也多,也占板车地方。这次是她带着鸡蛋,她娘怕她不稳妥把鸡蛋摔了,才叮嘱她爹让沈杏坐牛车去镇上,她爹倒是开朗说180个鸡蛋也重,正好让闺女省把子力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