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神情不改,面色不变,只是定定的注视着伍子胥,注视着伍子胥越发疯狂的表情。
“这就是你的道吗?难怪王子殿下说你适合领军,却不适合治国。以仇入道,以仇治军,确实能起到事半功倍之效,然而此举形同饮鸩止渴。伍相,你的路走偏了!”
“哈哈哈!”伍子胥狂笑,“你,也有资格对我的道指指点点吗?”
王建没有理会伍子胥的嘲讽,而是深吸一口气,用略显苍凉的声音唱诵起来:“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众人沉浸在歌谣中的时候,王建说道:“这是秦国歌谣。仇恨,确实能激起同仇敌忾的斗志,确实能把一盘散沙的百姓凝成一股,确实能让军队迸发出更强大的斗志。然而,伍相想过没有,挑起仇恨易,消除仇恨难,难上加难!”
“为将者,眼中只有胜负,以仇入道,以仇恨凝聚军心,以仇恨激发斗志,并无不可。但是为相者,应当思量十年之计、百年之计。今后两国该如何相处,两国百姓该如何相安。”
“秦国,地处边陲苦寒之地,与犬戎势不两立,若能战胜犬戎,即便将其尽数坑杀,也无伤大雅。但中原列国乃文明之地,虽灭国却不绝其祀,如何能将敌国军队、百姓尽数坑杀?”
“伍相,若有朝一日你成功灭楚,当如何收拢楚国军心、民心,如何掌控楚国疆域,如何治理楚国百姓?”
伍子胥哑口无言。
因为,他根本没想过这些。
他只是想杀掉楚王,为父兄报仇雪恨。
至于其他的,根本就没想过。
王建哈哈一笑,“仇之道,旁门左道!你能用,对方也能用,最终的结果就是冤冤相报。今日一人流血,明日万人丧命,一代代积攒的血海深仇,后世子孙如何背负?”
“为了仇恨而宣扬战争,为了战争而宣扬仇恨,你们……究竟是图什么?战争,又能给你们带来什么?又能给这个天下带来什么?”
“假若列国都行仇之道,以同仇敌忾之心互相征伐,如野兽般互相厮杀,子孙后代必将血流成河,尸堆成山。”
“当今天下,礼崩乐坏,再也无人如襄公般恪守礼制。然而,这并不是推行仇之道的理由!仇之道,不过是愚民之道!匹夫之道!”
“盛世将百姓当做牛马,以忠君爱国为借口,敲其骨、吸其髓。乱世将百姓当做草芥,以同仇敌忾为借口,夺其身、用其命!”
伍子胥双拳紧握,却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之前在吴国的时候,就跟河神大人交流,解开了心结,暂时放下报仇雪恨的想法,而是专心经营吴国,冲击霸主之位,以绝强的优势碾压楚国。
但,伍子胥的道是仇。
现在,前方的道路断了,走到一半,前方无路。
之前伍子胥从来没有在乎,这条路哪怕只能走一半,也足够了。
可是现在,看到姜国众多贤者,伍子胥深刻明白了自己的肤浅和弱小。
更让伍子胥无法接受的是,王建当着自己的面证道,还把自己当成证道的砺石。
只是,王建的话让伍子胥无法反驳。
同仇敌忾之心,确实是这样。
平时用其力,战时用其命。
一个“与子同仇”,就能煽动成千上万愚民上战场卖命,即便上不了战场的人,忠诚度也会空前提高,可以承受更沉重的剥削,源源不断为前线输送粮草。
廉价而高效。
简单而易得。
没有什么比仇之道更容易入手的治军之法了。
伍子胥深吸一口气,“王先生有什么灭国良策,治国良方?”
王建毫不客气的说道:“我有四个良策、良方,每一个,都比仇之道更强!”
说这话时,王建身上的气势猛然爆发。
一股强大的威压席卷开来。
伍子胥身子晃了晃,却坚定地站在原地,没有后退。
只是,他心中的震惊无以复加。
自己想破脑袋,一夜白头,也就悟出了一个仇之道,对方竟然悟出了四个,而且还夸下海口每一个都比自己强。
“哈哈哈!愿闻王先生高论!”
王建拱手,向四方行礼,随即开始了自己的讲道。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戎者,兵也!然而,戎人是异族,征伐戎人,乃外战,生死之战。余者皆为华夏苗裔,乃内战,胜负之战。”
“列国交兵,皆循礼制,只决胜负,不分生死。无仇、无怨!点到即止!愿赌服输!”
“若将外战之法引入内战,以仇代礼,列国交兵,既分高下、也决生死!”
“此后败者,必以复仇之心,行复仇之事,暗蓄武力、以待良机。如此,或可反败为胜。”
“反败为胜者,必行斩草除根之策,防止敌人东山再起。此后每逢战争,必至最后一人,必尽最后一血!”
“是以,为将者,首禁仇之道!”
伍子胥牙关紧咬。
他没想到王建如此针对自己,针对自己的仇之道。
可是,伍子胥想象了一下王建描述的场景,心中顿时动摇。
一旦仇之道进入战场,今后的战争必将惨烈无比。
这不再是国君、公卿、士族之间的胜负比赛,而是两个国家,两个国家所有百姓之间的生死决斗。
败者,必将被斩草除根。
屠刀一开,就再也不可能收回去。
伍子胥冷声道:“王先生,不要只顾着评判仇之道,大家等着听你的良方良策呢!”
王建哈哈一笑,“我从小钻研家学,师从家中长辈,又在军营呆了三十多年,练兵、治军皆有所悟。”
“之后家中遭难,携子嗣一路奔逃,中途染上疾病,险些丧命。好在有岳先生和白郎中施以援手,我这才险死还生。”
“生死之间有大恐怖,也有大机遇!我回溯毕生所学、所思、所想、所感,隐约触摸到兵之道。”
“这段时间,每日与国中诸贤交流经验、印证心得,对兵之道的领悟越发清晰、明朗。”
“我道有四,分别是:形势、权谋、阴阳、技巧!”
“其中小道可强兵!中道可强军!大道可强国!四道齐聚,可止干戈、安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