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文学网
  1. 少年文学网
  2. 其他类型
  3. 穿成农家女娃,种地熬糖样样在行
  4. 第217章 功德碑
设置

第217章 功德碑(1 / 1)


尤其是些拎不清的亲戚,总会觉得你借了他家的稻种,就是欠他们一个天大的人情,到时候发生点什么矛盾,这事肯定就要被拿出来说一下,届时就算问题不在于自己,自己也理亏。

这样还不如跟夏至姑娘借,至少他们不会起什么冲突,而且夏至姑娘本就对他们有天大的恩情,不在乎多欠一点。

叶夏至见众人这么通情达理,就安下心来,继续跟他们说正事。

这个村子有三十几户人家,其中有九户要借稻种,其余的都已经去没受灾的亲戚家借过了,或者是手里还有一点点银钱,准备自己去买。

叶夏至想着龙昌县其他受灾的庄稼人估计也在为这件事情发愁,她自己又不能每个村都跑一遍,于是就拜托会骑马的衙役,让他们帮代劳一下。

衙役们得过唐县令的吩咐,让他们凡事都听叶夏至的安排,于是立即答应下来。

最后经过统计,她总共要借出去将近五千斤稻子。

她也不知道她那些水田的佃租有没有这么多。

于是就回了一次柴头村,询问这段时日帮她管理事情的叶谷雨。

叶谷雨:“有啊,一共收了六千多斤佃租呢,最近粮食价格高,有些佃户想用铜钱来交佃租,幸好我没同意。”

叶夏至夸道:“还是大姐你机智。”

叶谷雨瞪了她一眼,道:“你也真是的,都不掂量下自己有多少稻子,一下子就借出去五千斤,剩余的都不够我们吃,到时候我们还得花钱买高价粮。”

借出去五千斤稻子之后,就剩一千多斤,还要去外皮。

不仅她们自己吃,食肆的客人也要吃,还有作坊那几十号人,这点米都不知道能吃多久。

叶夏至之前没想这么多,如今叶谷雨一说,才想到这茬,赶紧揽着她的肩哄道:

“怪我怪我,你也不用这么担心,现在粮食价格是高,过段时间定会降下来的,况且等收割晚稻的时候,他们要还我们两倍稻子,五千斤换一万斤,我们一点都不亏。”

叶谷雨:“亏不亏你都已经借出去了。”

叶夏至摸摸鼻子,不敢再多说什么。

这段时间正好是播种时节,叶夏至怕庄稼人们等着她的稻子,于是只在家里住了两天,就再次前往县城。

老乡们领到稻种之后,对着叶夏至又是一顿千恩万谢。

……

唐县令那边也终于忙得差不多了。

商贩们或许是得到他即将要调走的消息,生怕新调来的县令到时候不认,导致修建功德碑之事落空,于是时不时就在叶夏至面前晃一晃,再说几句好话,企图让叶夏至帮忙提醒下唐县令。

这事本来就是她提出的,见唐县令不再忙得焦头烂额,就跟他了提一提。

唐县令见灾民安顿得差不多,就听从叶夏至的,开始计划修建功德碑之事。

富商们得到消息,终于放心下来,纷纷前来表态,说他们可以自己做石碑,不劳唐县令费心,让县衙少点开支。

唐县令接触过的富商不多,但也不少,知道他们一贯的做派,听到他们的提议,想都没想立即拒绝了。

笑话,让他们自己制作功德碑,别到时候一个个把碑做得花里胡哨、大小不一,那得多难看,他宁愿自己出钱也不用他们。

被拒绝的富商们一脸遗憾,他们都想好功德碑上刻些什么了。

有几个不太死心,问唐县令:“那我可不可以自己写碑文?”

唐县令有些头疼,敷衍道:“写吧写吧。”

要是太离谱,他还是要改一下的。

得到唐县令这话,众人才心满意足的离去。

果然如同唐县令的预测一般,富商们递上来的碑文基本都是洋洋洒洒上千字,从祖宗十八代到自己的生平,几乎事无巨细都写上去了。

这得多大的石碑才能刻下这么多字?

越看越头疼,他干脆自己提笔帮他们删删减减,修修改改。

富商们满心期待地想要看到自己的功德碑,时不时就去城门口看一下。

一个月之后,城门口终于立起了十二块石碑。

富商们都疑惑,他们不是十一个人吗,为何会有十二块功德碑。

凑上前去一看,第一块功德碑竟是叶夏至的。

捐款最多的何家当家顿时懵了,当初不是说过谁捐的钱最多,谁的功德碑就排第一吗?

这么第一不是他?

于是就带着疑惑去县衙,想要问下唐县令是不是搞错了。

唐县令摇摇头:“没搞错啊,我的意思是你们当中谁捐的钱多,就能排你们当中的最前面,夏至姑娘跟你们不一样。

她虽没出多少钱,但是她的机敏热心,救了成千上万的黎民百姓,后来又提出过滤用水来帮灾民们防治瘟疫,这难道不是大功绩一件么,功德碑自然也有她的一块。”

给叶夏至建功德碑之事,是他在募捐之前就有的想法。

何当家没想到唐县令竟跟他们玩文字游戏,心里有些不忿,但一时间也不知道该如何反驳。

等出了县衙,冷静下来一想,好像又有点道理,叶夏至在这次洪灾中的功劳,确实是他们无法比的。

况且如今功德碑都建起来了,再纠结也改变不了什么,还不如找人来多鼓吹一下自己。

大多数百姓都不识字,看不懂功德碑,他便叫府上的一个识字的机灵小厮日日在功德碑那里候着,见到有人上前观望,就去跟人讲解一下自己的的碑文。

唐县令虽然将他提供的碑文删减不少,不过还是十分突出要点。

其余人见何当家如此厚脸皮,也纷纷效仿起来。

一时间,只要路过的人,都会被候在那里的各家小厮仆从拉过去,听他们讲解碑文,为了留住人,甚至还十分慷慨地送鸡蛋、红枣或者米饼等。

这件事一传十十传百,不少百姓得知这件事,都跑出到城门口去听那些人吹一顿牛皮,然后喜滋滋地领上一个鸡蛋,一颗红枣,一小块米饼等。

除了叶夏至那块功德碑前面,其余的每日都围满了人。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