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文学网
  1. 少年文学网
  2. 其他类型
  3. 姜氏饭馆
  4. 第13章 做铁锅
设置

第13章 做铁锅(1 / 1)


姜晓月一早就扛起满满的一草棒子的糖葫芦,比昨天的还多,差点没有扛起来。还是老样子给来福留了两串糖葫芦和午饭就出门坐牛车。

到百川镇的时候,姜晓月扛着走一会就累的气喘吁吁的,没办法糖葫芦搞太多,这草棒子重的压人。只能先停下休息好了再进城,再累也不能阻止自己赚钱的脚步。

进了城,还是老样子的一边走就一边喊“糖葫芦咯,卖糖葫芦,好吃不贵的糖葫芦~~。”

有些人是昨天有买过,看到今日又来买, 就上前去买的人就更多些,毕竟这糖葫芦酸酸甜甜的,老少皆宜,又开胃,大人吃了都说好吃,都会两串、三串的买回去,给家里孩子也吃一下这好吃的吃食。

开店的也会喊住,“卖糖葫芦的,过来,这边。”

姜晓月就成了随喊随停的小商贩。

还有些是路过镇的商人,看到这红彤彤的果子,会停下买串尝尝,吃着好吃,过一会又回来全买了打包带走。

不到下午时间糖葫芦就基本会卖完,有几个商队的人马过来问,要求隔天来多做些,这需求量大的呀,给姜晓月乐的见牙不见眼。

这将近一个月的时间姜晓月天天早出晚归,白天扛着糖葫芦去卖,傍晚就拿着铜板收村里小孩摘来的红果子,直到山上的果子都被摘完,连邻村山边都被薅一空。

收到的山楂也全部做成糖葫芦卖了,今天是最后一天卖了,家里已经没有山楂果了,山上的山楂果也被村里的小孩搜罗干净。这一个月也净赚有六七两银子,有的商队的人还大方的赏钱。

姜晓月还发现了镇里也有人跟着自己一样也在卖糖葫芦,远看糖葫芦串的卖相还是不错的,只是不知道味道是怎么样的。

那人看到姜晓月看向自己就赶忙掉头去了另一头街喊卖了,姜晓月还是眼尖的发现是这是自己认识的人,正是村里的村长的大儿子王大柱。估计是这段时间看到自己天天扛着糖葫芦卖的好,就暗地里也学着来卖,姜晓月心里啧的一声,鄙夷的不行。

所以说人类到处有竞争,还是蛮强大的,姜晓月反正也是赚的了自己的第一桶金,别人爱怎么学都跟自己没什么关系。

王大柱看到姜晓月没有再看这边,就心里松一口气,以为这是没有看到自己,不然有些不好解释,于是连喊卖的声音都小了不少,见有人上前来买糖葫芦,开心的上前收钱。

那人付了钱,挑了根大些的果子,吃了一口,嚼了几下就皱起脸吐了出来。朝着卖糖葫芦的人大叫道,“你这叫糖葫芦,怎么这么酸的,你是不是骗钱的,我不要了,你赶紧退钱。”

“啥,怎么酸了, 这果子上面还加了糖哩,你吃不出来吗,你是不是故意找事。”王大柱听闻觉得这人就是故意找事,脸色一变,喊的气势比他还大声。

“什么叫故意找事,你自己尝尝你的糖葫芦,酸成什么样,不如叫酸葫芦得了。还要收我三文钱,这是人吃的吗,给我退钱。”那人觉得晦气很,听别人说糖葫芦怎么这么好吃,今天就出手买来尝一下,没想到这么酸涩难吃,搞不懂那些说好吃的人是什么口味。

“怎么就不能吃了,加了糖的果子,多少人想吃都没得吃,你已经吃了过还想退钱,不可能。”

两人就在大街上吵起来,还互相推搡着……。

这几天王大柱卖糖葫芦还是赚了一些钱,都交到自己娘手上,糖葫芦还是王兰花想的主意。王兰花前些日子看到村里很多小孩都在摘这酸果子,让自己的弟弟王大铁去问,问了才知道原来是姜来福这傻子的姐姐在收着酸果子。王兰花就暗暗的去观察,还发现了姜晓月做的糖葫芦去镇上卖,这黑心肝的居然还敢卖三文钱一串。

心里更是不爽她挣钱,想着她可以到镇上去卖,为什么自己不可以到镇上去卖。于是自己也捣鼓着自己的弟弟去上山摘这酸果子屯着,自己也要做成糖葫芦去卖。还花了三个铜板让村里的一个小孩去姜晓月这个贱人的家里买了一串糖葫芦过来,自己研究着是怎么做出来的。家里没有糖,还把自己的大哥也拉着一起让娘买了糖回来试做。这一试就是大半个月,不成功还要挨打,说是白白浪费这金贵的糖,只不过这糖葫芦怎么做都做不出表面的糖是脆脆的口感,最后只能在酸果子表面刷了几层糖水。

不过家里囤的果子不多,也就只能买个几天,刚开始两天好卖些,后面不知道为什么就卖不出去了。

姜晓月卖完最后一批糖葫芦,回家时连草棒子也不要了,麻溜扔一边去,今天知道卖完就不卖,还背了个背笼来的准备购买一些东西。先去卖布的铺子,要买一些麻布,给来福和自己做两身衣服才行。

去了一家不是很大的布料铺,可能不是集市日,走进去铺子里没有看到人。

姜晓月进去还观察了一下店里的环境,很小,就搭了几个架子,架子上摆着一些有颜色的布料,整体显得很复古的感觉。

看到没有人,大声喊了一声“有人吗,老板在不在。”

铺子里面还有个隔层,走出一女子。“哟,卖糖葫芦的,你今天不卖糖葫芦了,”老板从档口后面的帘子里走出来。发现是自己认识的人,日日看到她在叫喊卖糖葫芦,看着新鲜还买过几串吃,味道确实是不错的。

“是啊,这糖葫芦就是吃个季节,卖完就不卖了。老板娘,我来买些衣服,有没有做好的成衣推荐的呀”姜晓月没想到,这老板娘还买过自己的糖葫芦。

“有的,有的,你随我来。”老板娘喜笑颜开的带着姜晓月进到后阁。

“姑娘,你慢慢看,我这啊,虽然铺子不大,但是衣服尺寸是齐全的。”

好家伙,后面还有个铺满衣服的隔间。“这成衣都是什么价格,是不是什么尺寸的衣服都有啊。”

“最便宜的是这粗布麻的衣裳,做好的要一百七十纹,好些的是细布做的衣裳,要二百三十纹,这棉布做的就贵些,需要三百三十纹哩,还有那更好的华丽的锦缎布,是要量身制作的。”老板娘笑吟吟的介绍到。

“这么贵,”姜晓月没想到这衣服还挺贵的。

“我这店做的都是最实惠的。你买多几套的话,我还可以给你更便宜些。”

“那买布料呢,什么价格。”姜晓月自己是不会做衣服,这不是想到春花会针线活,自己可以请春花帮忙做衣服,就不用花这么多钱买成衣。

“粗布麻的是六十纹一尺,细布市八十纹一尺,棉布要一百纹一尺。”看姜晓月又不想买成衣了,脸色也有些转变,还是耐着性子说出价格。

姜晓月自己是没有什么讲究,就是姜来福身上还穿着打补丁的衣服。想想还是给自己买两尺的细布,给来福来两尺的棉布,多的还可以多做件。

店老板看姜晓月真的买了,开心的为其剪布料,结账的时候老板就主动摸了零头十文,收了三百五十纹。走出铺子还有些恍惚,一下就花了自己三百多纹钱。

出门去了打铁的铁铺子,自己早前定制的那两口铁锅早就已经拿回家,因为忙着卖糖葫芦,还没有空垒个适合的灶头。这次去铁铺是要卖把趁手的刀,买了把适合大小的刀,好刀切菜顺畅,花了五百文钱,只要是铁器都着实贵,。

去到肉摊子上,姜晓月已经是很久没有正经吃过肉了,今天就算是不舍得也是要买的,咬咬牙大手笔的买了两斤肉五花肉,今天怎么样都要吃到红烧肉。

心情愉悦的迈大脚步赶回家,有了铁锅,还买了肉,可以煮个红烧肉。姜晓月想想,口水都要流下来了,今天要好好的吃一顿饭。

回到家了,看到来福在戳他的蚂蚁窝,就叫他去捡些柴火,说晚上准备煮肉给他吃,姜来福一听有肉吃,就急冲冲的跑出去了,也不知道他要去哪里捡。

姜晓月在简易的厨房里面规划了一下,准备做两个适合自己的铁锅的灶。发现自己不会搞,就去春花家这边找林大叔来帮忙一下。

在路上恰巧发现了春花和一名男子在交谈,那名男子自己也见过,是春花明年要嫁过去的丈夫田啊三,是个憨厚老实的汉子,

看到春花向自己招手,姜晓月走过去。

看到晓月过来,害羞的双手拧着衣角,有些脸红的问到,“晓月,你怎么在这,是来找我的吗,啊三哥来看我哩。”

姜晓月也朝着田啊三点头大招呼,田啊三有些憨憨的扬起笑脸。

“是啊,我正要去你家,找林叔帮忙来垒一下灶台。”现在时代谈婚论嫁的人是可以见面的,没有说什么婚前不可以见面的习俗,看着这两人大大方方的在交谈也没有害羞的神情。

“为什么要重新做灶?”春花不解的说到。

“我不是新买了两个铁锅,就要垒个适合的呀。”

“啥,陶罐锅用的不好嘛,咋还做了铁锅了。晓月,要不让啊三哥帮忙吧,”春花吃惊的问到,转念又想到姜晓月的本事,就想让啊三哥去帮忙。

“对,晓月,我可以帮忙,不用麻烦林大叔,我们现在就去,包在我身上。”田啊三到是个隔热心肠的,一听说自己可以帮忙的活就上赶着拍着胸脯帮忙。

“对,晓月,你就让啊三哥去帮你,我爹今日去镇上做工哩。”

“哎,那敢情好。”姜晓月带着田啊三一起回家。

地方已经划分出来的,材料就是土砖,有哥劳动力帮忙,做事顺畅的很。量好铁锅的大小尺寸,很快一个简易的两个口的灶台就垒好。在垒土砖的时候还加了湿黄土泥固定,等干燥了就放上清洗好的铁锅,搭建好后需先起火,让火烤干泥土使得灶台更加坚固,一上午时间就已经做搞好。

姜晓月看着这个垒好的灶台很是满意,一大一小两个铁锅,可以很方便的煮菜。让田啊三留下来一起吃饭,称自己还买了肉。

田啊三有些不好意思,自己只是帮些小忙,还做肉还招待自己,最后被晓月劝留下来。田啊三看到来福捡了一些柴火回来,看到柴火不够,就很自觉的去帮忙先砍柴去。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