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天下形势已经再明朗不过,北有大汉,南有大仲。
袁术有心进取,但并不多,想突不破汉军的防线,也屯兵于边境,不断的试探汉军,意图寻找突破口。
这也不过是两国之间的小摩擦罢了。
登基后的袁术,看似积极进取,实则早就开始享受了。
这就好像屌丝逆袭的暴发户,一夜之间无论地位还是财富迅速剧增,曾经压抑在心口的郁气再也压制不住,全部释放出来,便会陷入其中,无法自拔。
袁术便是如此,之前仅是一州之牧,既无爵位,也非京官,州牧之位还是袁逢死后,擅自继承,并非汉室直接任命。
现在他是大仲王朝的王者,现在一切由他说了算,因此迷失自我在所难免。
大造宫殿园林,扩充后院美人,幸亏豫州是富庶之地,否则还真不够袁术挥霍的。
还有不少朝臣理智,为大仲王朝殚精竭虑,还不至于让新建王朝迅速崩盘。
而刘信呢?现在根本无意进攻大仲。
没办法,曹操的兖州、皇甫嵩的司隶、马腾的凉州和刘备的益州,这都是他目前最急需稳定的地方。
原本有着曹操、皇甫嵩、马腾和刘备协助,顺利过渡这些地方并不是什么大问题。
但有了刘备和马腾一事后,刘信生怕出现不必要的麻烦,格外关注着这两州的状况。
更何况,这四州之地本不是燕国地盘,刚刚回归大汉后,许多政令要按照新朝的政令来,许多政令若想传达并实施下去,也是难度极大的一项工程。
内阁各部也做出了大量的人员调整,各级官员都需在各自的岗位上磨合一段时间。
......
时间不知不觉来到194年7月。
一场前所未有的危机悄悄降临大汉。
冀州的大部分地区自五月起,烈日炎炎,滴雨未下,河道已经见底,再如此下去,别说庄稼了,活活把人渴死都有可能。
前些时日,户部部长荀彧刚在朝堂的说过此事,这才过了五天,幽州的代郡、涿郡和上谷,就连原来燕国国都燕京所在的广阳郡,也纷纷送来急报,看样子,近期都没有要下雨的意思,再拖下去怕是今年的秋收就要完了。
一个半州同时出现旱情,这可是不得了的大事。
荀彧召集文武众卿急匆匆往皇宫而来。
德阳殿中,众人坐定,荀彧迫不及待的开口讲述了灾情以及对后续的猜想。
早在上次朝会时,荀彧便上报过这一事情,刘信早有心理准备。
而且他早就练就了一身养气功夫,现在贵为天子,更不能轻易表露自己的情绪,于是不动声色的看着堂下众人,“诸位爱卿可有良策?”
内阁皇甫嵩苦笑道:“除了救灾别无他法,只能报最好的希望,做最坏的打算了,幽冀的秋收看来是指望不上了,臣建议免除受灾地区明年的赋税,同时开仓放粮,让受灾百姓不至于挨饿。”
看来大多数人很赞同皇甫嵩的建议,这或许是古代应对灾害的办法。
商业部部长接道:“逢旱必起蝗,除了旱灾,我们还需准备抵御蝗灾,万一挡不住......”
“嘶!”提起蝗灾,在场众人无不倒吸一口凉气。
这可比洪涝干旱更可怕的灾难,洪涝干旱过后庄稼多少还能留些。
蝗灾可就不同了,蝗虫铺天盖地飞来,所过之处寸草不生,一旦遭灾,大汉粮仓中的存粮怕是要挥霍一空。
届时若是与大仲开战......
无妄之灾啊!
想到这里,众人感到头皮发麻,首辅程昱问向荀彧:“文若,幽冀两州粮仓存粮几何?”
荀彧这几天一直在计算着得失,连忙回道:“若只是幽冀两州受灾,两州的存粮支撑百姓渡过今年不成问题,若是灾情进一步扩大,怕是存粮就要见底了。”
幽冀两州是产粮大州,这些年大汉风调雨顺,粮仓中的确有着不少存粮。
但是别忘了,三辅和凉州刚刚经历的战火,许多百姓无家可归,庄稼被毁掉了七八,之前就从粮仓中抽取了大量粮草来支援这两地。
再加上广阳郡是原本燕国的都城所在,人口过百万,就连周边的郡县人口也比起以前大幅增加。
百姓不可能像官员那样,随着政治中枢搬迁到洛阳后,就迅速做出布置,来到洛阳。
因此,大量的人口对于此次灾情来说,又是一大负担。
中原也是产粮地,不过,大汉与大仲的战火一触即发,这边的粮草随时要供应前线的将士,不到万不得已,也不能轻动。
所以说,现在幽冀的情势已经到了危机之时。
“陛下,臣有一策。”刚刚归顺大汉,便被选入内阁的杨彪起身说道:“三辅及凉州刚经历战火,人口凋零,不若趁此时机,将部分幽冀百姓前往此地,以解燃眉之急。”
别说,这还真行的通。
三辅和凉州本来人口就少,又被董卓余党和羌胡叛军祸害的许多,现在百姓确实不多。
幽冀的百姓是三辅凉州的数倍不止,若是迁徙,不仅能让百姓远离灾地,还能让两地的百姓数量缩短差距。
许多刚加入刘信阵营的官员,非常赞同的点头议论。
“臣觉得杨大人所言有理。”陈宫说道。
“臣附议。”不少人赞同。
这些刚加入刘信阵营的官员或许不知道刘信的秉性,但跟随刘信多年的老臣,知道刘信爱民如子,怎么可能让本就受灾的百姓背着背井离乡的包袱前往这些不毛之地。
或许在大汉的新政令里,的确有为了缩短两地差异所颁布的政令,但那也得百姓自愿。
“不妥。”首辅程昱终于开口了,他太明白刘信的原则,且不论有多少百姓不是自愿,就算是自愿,那千里迢迢前往凉州,也够让这些灾民吃一壶的,搞不好还要丧命,“百姓正在受灾,灾民需要朝廷的保护和温暖,而不是在他们心灰意冷之时让他们背井离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