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文学网
  1. 少年文学网
  2. 其他类型
  3. 快穿:宿主又开始阴暗爬行
  4. 一言不合就掀了凤凰男的饭桌(11)
设置

一言不合就掀了凤凰男的饭桌(11)(1 / 1)


【这个叫廖可可的以为自己是谁啊?他怎么敢跟清大的高材生叫板的呀?】

【没想到没想到啊,在这种科技节目也见到装逼姐。】

【装逼姐的笑容好诡异啊,一直重复一句话,那模样好像是鬼故事里的怨灵一样。】

【这个叫陆温的,长得蛮好看的,被装逼姐咄咄逼人的逼问,我都心疼。】

因为第一届发明大赛前期海选报名的海报就已经铺天盖地。

后续弥米的团队制作的保镖型机器人,也十分的吸引眼球。

保镖型机器人已经在各大科研博主群内已经传遍了。

目前市面上仅有200个。

第1批型号的保镖机器人。

被一个科技博主,以100万的拍卖价拿下拿下了一代机器人。

原本10万的价格翻了10倍,简直让人啧啧称奇。

因为保镖型机器人带来的噱头,再加上廖可可团队的抄袭风波。

一度把廖可可这个人推上了热搜。

难道真的有这种高考成绩不堪入目,但是却能发明创造的奇人吗?

网友简直是不敢相信的。

所以对廖可可的质疑和辱骂越演越烈。

国家这边也注意到了弥米的状况,特地给她打来去了慰问电话。

弥米一边接听着电话,一边鼠标滑动着,一条条辱骂自己的言论,却依旧是漫不经心。

通知上面的人不用再管之后,弥米就开始着手着自己的研发的新型光学材料。

紧接着节目又开始录制,第二场比赛的题目就是:跟进第一轮比赛手中的作品,让它赋予新的意义,创新和科技。

跟进和创新非常的符合节目的主题。

并且因为上一次的质疑抄袭风波的事情根本就没有后续解决的任何跟进进度,网友现在还处于非常激扬的态度。

现在已经越演越烈。

网友已经开始质疑保镖型机器人是吕家逼迫高端科研团队让出专利,而真正研制保镖型机器人的科研团队已经遇害了。

导演看到这些言论,脑门都噌噌冒汗,导演去和李院士沟通解决方案,没想到李院士居然说要直接采取全程直播的方式。

第2期的录制采取全程直播,每一位选手都拥有一位直拍摄像,并且每个人都有一间独立直播间。

而且比赛结果,全部由网民投票得出。

每票绑定个人身份信息,绝对不会有任何虚假数据,保证比赛的公平公正。

当然,作为话题中心的弥米,大量的网民们当然全都涌入到了她的直播间。

而这一期的节目因为是直播录制,再加上选手们已经有了一个完整的作品,并不是从零开始的,规定的比赛时间也大大的缩短了。

选手们有的喜有的忧。

有些选手的作品已经完善到一个非常高的高度,以他们的知识储备和能力,已经没有什么可以更新的了。

而有些选手的作品上一次结尾的非常的仓促,还有很多可以跟进的地方。

但是弥米完全都没有这种顾虑。

因为这一次弥米要直接拉动华国的科技水平,让华国的科技提升一个高度。

并且弥米提交的跟进方向是全息3D投影。

这个跟进方向一出,直接被无数的网友群嘲。

甚至还有外国网友知道了有个华人要在仅仅15天内研制全息投影,纷纷来到华人直播间,一边嘲讽的同时又想一探究竟。

然而弥米的直播间任何文字都会打码,竟然连a4纸还有反光的物品之类的都被打上了码。

后来码越来越厚,就只剩下弥米的半身没打码。

因为节目组的小题大做,就有不少网友嘲笑。

【这码够厚的,难不成真的有人会信她痴人说梦?】

【真是丢脸丢到国外去了。】

【她到底哪来的勇气和自信啊?】

早在节目组结束第1期录制的空隙里,弥米就在研究光学材料了,在家里通宵达旦地写了一通关于材料光学材料的论文。

她又在国家给她单独开的实验实验室对她研发的光学材料进行了的研究和测试。

整个研究院的老前辈都见证了弥米的新型光学材料的诞生。

弥米早就有了院士称号,整个节目组安排的防护人员也多了好几倍。

弥米脑子里的知识和想法全部都化为了现实。

仅仅15天节目录制的时间里,弥米都在紧赶慢赶准备将这项世界奇迹创造出来。

弥米写下来的任何实验数据以及实验过程全都打着码,赚足了网友们的好奇心的同时,一大批陆温买的水军,肆意的留言——猜测节目就是为了力捧廖可可。

为了力捧廖可可,给廖可可的直播间打上了这么厚的码,鬼知道她研究的出来的东西究竟是他的还是偷梁换柱来的?

“节目组有内幕”、“廖可可没有真才实学”、“节目组对作弊事件姑息”好几个加红加粗的弹幕浩浩荡荡的挂满了弥米的直播间。

因为涌入的网友太多导致网络瘫痪,节目组的技术人员又加班加点的维护网络系统。

尽管直播间卡顿也不妨碍网友们发评谩骂。

他们自诩自己是正义的,以键盘作为武器,以道德作为铠甲,如此反复,无所不用其极。

众多网友的科技水平高度达不到那样的层次,他们的上限到了那里,就觉得全世界全人类的上限就只能到那里。

他们没有任何证据,却肆意妄为的破坏弥米的直播间。

最后,所有的文字就像是一把利刃一般,去刺向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女孩。

也有人提出质疑,“廖可可就是一个农村女孩,没身份没背景,节目组是背靠着国家的,她哪门子来的勇气作弊/偷梁换柱的?”

“不要人云亦云啊,虽然人家没有上过大学,但不代表人家没有学习的能力啊。”

然而网友们根本就不会深思,这些质疑声都被一个个的“装逼姐”“你有什么证据”这些网络热梗霸屏。

大家只愿意看到自己愿意看到的,那些浅显又浅而易见的底层逻辑,都被淹没在网民们的网络狂欢之中。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