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黜储君的圣旨很快就到达了徐城。
子受接旨,心中一片苦涩。
看来大王子的宽厚仁德的名声,父王还是有改立他为储君的心思。
他明白,并非全部因为他重商而带来这种结果。
只要他居于储君之位,树大招风,大王子的党羽就会不遗余力的进行攻击。
无论他在这里做什么事,都会被朝廷无限的放大,最终成为攻击他的把柄。
这样也好,自己先把徐城彻底的发展起来。
朝堂那边的事,有费仲他们盯着,只要大王子不明目张胆的篡位,且由着他!
贬为寿侯,也有了更多的自主权。
若为寿王,若为储君,那么一切的行为都需要服从朝廷管辖。
但作为寿侯,在自己的封地里,按大商的律法,你只要按时朝贡,配合朝廷用兵,其他的事都是地方上说了算的。
这就给了自己改革开放的自由,可以在徐城放手大干一场,这里就是自己的战场。
子受也是憋着了一股子气,对帝乙非常的不满。
你不是看我不顺眼吗?反正我都不是储君了。那我就做出更多让你看不惯的事。
接到圣旨的第二天。
徐城再出公告!
令人瞠目结舌的公告,令人匪夷所思的公告。
不只是重商的策略没有丝毫的改变。
又加上了两条,而这两条,在大商时期,不亚于两枚重磅炮弹!
一是在徐城七城范围内,全面禁止活人献祭,违者斩首。
削减祭祀机构,改革祭祀制度,简化祭祀程序。
二是开办“徐城学堂”进行文化推广,。
所有人都要进行为期一个月的识字教育培训班,要求参加教育的人能够认识三百个常用的文字。
子受将这个培训班叫做“识字班”。
如果一个月没有学会,可以继续参加下一期的培训班。
子受要让徐城大部分百姓都认识字!
在识字教育中,教员们如果发现人才,就将他们推荐到“徐城学堂”深造。
徐城学堂还会开始农耕水利课程、手工业课程,为大商培养实用人才。
而深造之后,经过考试,可以在徐城七城范围内择优选为官员。
这一过程中,平民百姓也可以最终为官!
子受效仿后世的科举制度,每年举行考试,选拔人才。
毫无疑问,后来的这两项政令顺理成章的又成为大商朝堂热议的话题。
要是有网络的话,肯定是要上“热搜”的。
因为子受的政令,是冒天下之大不韪,置祖宗礼法于不顾。
更加是狠狠的动了王亲贵族的利益!
为官本来是他们的专利,这普通百姓也能为官?
“这简直是胡闹!”
“寿侯这是要造反吗?”
“必须严加惩处!”
“大商的害群之马!”
一群大臣愤愤不平,直呼寿侯大逆不道,不为人臣,不为人子。
朝堂之上,帝乙铁青着脸,心里那个气啊!
子受就算做得不对,但你们这些狗日的,当着爹骂儿子,也不怕我扒了你们的皮!
怎么,这次又要逼宫吗?
要我斩杀自己的儿子吗?
帝乙虽然不看好子受,不想让他成为储君,但并不表示他不疼爱这个最小的儿子啊。
年前年后,子受的孝顺懂事,送给自己的棉衣棉被的情景历历在目。
舍身救父,手托横梁,那个英武身姿多少日子都萦绕在脑海里。
慷慨陈词,历数祭祀给王权带来的弊端,那种能言善辩的自信。
还有慷慨的拿出八十万两白银的大手笔。
你们这些人,只知道咋咋呼呼,谁能有这个能力?谁能有这个魄力?
商容最擅长察颜观色,早已摸透了帝乙的心思。
聪明的他立即上前:“启奏大王,寿侯再怎么胡作非为,那都是在自己的封底,按大商律法,侯爷在自己的封底有充分的自由,就连朝廷也不能干涉!”
帝乙总算找到了一个台阶,可以避免自己的尴尬。
他是尴尬啊,众臣要求严惩,可他并不想。
此前罢黜子受的储君之位降为寿侯,本就是借题发挥,给大王子腾位置。
这已经让帝乙感觉对不起子受,还想找机会弥补呢!
还是商容比较看事,不愧本王的宠爱!
“嗯,那依商爱卿的意思,此事应该怎么处理?”帝乙似笑非笑。
商容道:“臣下以为,寿侯之所为,并不违法,但寿侯毕竟是王子,其行应为万民之表率,大王可以下旨进行严厉斥责,至于寿侯最终如何做,是他的事,朝廷不宜采取强制措施。”
帝乙点头,当堂拟旨。
摊开圣旨,帝乙只写了一个字,盖上玉玺:“八百里加急,速速送往徐城!”
众臣也不知道帝乙写了什么,满腹的疑问,一脸的好奇。
帝乙故作高深:“这是孤王和寿侯的事,是家事,诸位也要干涉吗?”
众臣躬身拜倒:“微臣不敢!”
帝乙示意了一下一旁的太监。
太监高呼:“有本启奏,无本退朝!”
大王已经给寿侯下了圣旨,看来此事已有决断。
参劾寿侯的事情不了了之,满朝文武意犹未尽。
胸中好像憋了许多的话,不吐不快。
但是,大王好像不愿意继续谈及这个话题。
既然如此,谁敢再多说半句?是想试试自己的脖子够不够硬吗?
大家都瞪着眼看着帝乙大王。
帝乙心里明镜似的,要是一松口,这帮子人必定会开启新一轮的唇枪舌剑。
哼!帝乙鼻子喷出一口气,站起身来,一拂袖,径自离开朝堂。
太监急忙拖着长音喊:“退朝——”
且说帝乙的圣旨,快马加鞭的送到子受手中,摊开来,看到圣旨的内容,子受嘴角勾起了向上的弧度。
圣旨上面只有一个字——慎!
这是嘱咐自己要谨慎行事啊,看来父王对自己也并不是想象中的那样冷血无情。
关键时候,也能罩着自己!
人祭的事,自己和父王交流过,废除人祭,是削弱神权的举措,相信父王已经认识到这一点。
不论身份选拔人才这事,可是没有和父王进行沟通,难得没有惹得父王大发雷霆之怒。
其实子受并不知道,帝乙做过和子受一样的事情。
当年帝乙身为储君的时候,也试图选拔平民委以重任。
因为帝乙明白,选拔平民,其实就是削弱王亲贵族的势力。
大商的弊病,一是神权,二是亲贵。
在这两大势力的影响下,王权的实力被剥夺。
帝乙也曾想进行改革,正如子受的想法是一样的。
所以看到子受在徐城的公告,他看到之后,首先就是眼前一亮的感觉!
如果子受能够有所作为,为大商带来一股清明之气,他纵容一下又何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