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文学网
  1. 少年文学网
  2. 其他类型
  3. 步步惊心之江山为重
  4. 第1364章 慈母多败儿
设置

第1364章 慈母多败儿(1 / 1)


我们无从得知,当康熙知道噶礼意图弑母的时候,有没有后悔,没有早点宰了噶礼这个喂不熟的狼崽子,以至于噶礼有机会做出,如此丧尽天良、禽兽不如的行径来。

但如果此时的胤禛,能够预知未来的话,他一定会不顾康熙的责骂,坚决砍了这个不孝子。

爱新觉罗·昭琏在《啸亭杂录》里面也记载了此事:“康熙中,两江总督噶礼,满洲人。贪婪一时,家赀巨万。尝造金丝帐以眠其母,以其母素奉佛。家畜女尼数百,而其母昵其少子,初不喜礼之所为。会礼与张清恪公伯行互相参劾,圣祖初颇右礼,乃置张公诏狱。而吴民素服张公,从行者数千人,争至畅春园代为张公请命。上益厌张之沽名,会问安于孝惠章皇后宫,礼母固后近戚,上遇之,不及避,上因询其子所为,何以与张龃龉故。其母乃言其子贪状,且言张之冤谴。上怫然曰:‘其母尚耻其行,其罪不容诛矣!’因置礼于法,而复起用张公。后其母贫窭,以织纤为生,其族之无知者,咸归怨之,时谚曰‘噶礼之母,为祸之祖’云。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噶礼这个人贪赃枉法、富可敌国。生活极其奢侈,而他的母亲素来好佛,家里供养着上百尼姑。对噶礼的所作为非常厌恶。等到噶礼和张伯行互相弹劾的案子爆发。康熙皇帝一向宠信噶礼,反而将正直无私的张伯行下狱。当地百姓却一向信服张伯行,有数千人跟着张伯行上京,到畅春园为张伯行伸冤。

康熙反倒觉得张伯行此人沽名钓誉,因此非常厌恶他。

后来康熙到太后宫中请安,正好遇到噶礼的母亲,也过来请安。便问起噶礼平日的所做作为,噶礼的母亲大公无私。直言噶礼贪婪无度,而张伯行正直无私现在被下狱问罪实在冤枉。

康熙听了噶礼母亲的说法,当场发了大火。

康熙:" 噶礼的母亲尚且把这个儿子的所作所为视为耻辱,可见他是真的罪不容诛!"

于是下旨罢免了噶礼两江总督的职务,张伯行则无罪释放官复原职。

之后噶礼的母亲生活贫困,以织纤为生,噶礼家族中很多无知之人,反倒因为这个怨恨噶礼的母亲,,散布谣言说她是招致一切灾难的源头,

于是才有了后来噶礼和他弟弟色勒奇、儿子干都将毒药放在食物中谋杀母亲的事情。

总事情闹到这一步,固然是噶礼自己丧尽天良。然而康熙作为皇帝,对自己的宠臣,一味地纵容袒护,又何尝没有在,某种程度上,给了继续为非作歹的底气呢?

噶礼是这样。此时的曹李两家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曹寅以广储司员外郎之职长期主持江宁织造署事务,清朝四品以上官员才有资格直接给皇帝进呈奏折,但他身居五品时,呈送的奏折就比那些二三品的封疆大吏更多,康熙还鼓励他多多益善。

康熙四十年前后,曹寅注意到贩铜是个好买卖,就拟了一份奏折,说自己也想参与此行,可以给内务府创收,但贩铜需要大笔资金,所以想从内务府借十万两银子。康熙看过这道折子,立即准奏。随后好几家内务府世家也闻到这里面的肉香,都来抢食,争相压价竞争。曹寅贩铜逐渐亏本,他又拟写奏折,找了一个丝毫经不住推敲的借口,说自己不想干了,康熙还是当即准奏,连亏损的本钱都不追究。

康熙的一味纵容,让这些宠臣做起事情来。越来越肆无忌惮。

在任上贪赃无法自不必多说,更兼他们生活奢侈无度,

不说别人曹织造家风奢靡就是是不争的事实,胡适《红楼梦考证》里面说。他一家都爱挥霍,爱摆阔架子;讲究吃喝,讲究场面;收藏精本的书,刻行精本的书;交结文人名士,交结贵族大官,招待皇帝,至于四次五次;他们又不会理财,又不肯节省;讲究挥霍惯了,收缩不回来。

胤禛性喜节俭,对织造、盐政奢侈风俗深恶痛绝。

历史上的雍正五年,也就是曹家被抄家的前一年。曹頫接到口传谕旨

胤禛(雍正帝):" 前织造等衙门贡献物件,其所进御用绣线黄龙袍曾(增)至九件之多,又见灯帷之上有加以彩绣为饰者,朕心深为不悦……此皆靡费于无益之地,开风俗奢侈之端,朕所深恶而不取也。"

雍正谕旨切中现实中的曹家、《红楼梦》中的贾府,尤其宁府的时弊。雍正整顿织造、盐政,也是为了纠正贵族阶层的不良风气。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