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禛接着说道
胤禛(雍正帝)说:" 李卫尽自聪明,可就像你说的,只读书太少了。年羹尧信里也说,他办案做事无不及人处,却是任性。看看他取中的头名秀才的文章就知道了。还有他写的判案断词,都十分可笑,年羹尧也转过来了。"
胤禛无奈的摇头笑道
胤禛(雍正帝)说:" 亏得年羹尧是四川巡抚。把秀才们告状压下来。弄到阿玛那里,不知又生出什么事呢!"
胤禛曾经看过一张,年羹尧转过来的,李卫任县令期间,考过的童生的卷子。
上头李卫批签“真好文章,取一等”考题是《子曰赤之适齐也,与之粟九百辞》。“文章”是一篇鼓儿词:圣人当下开言说,你今在此听分明。公西此日山东去,裘马翩翩好送行。自古道,雪中送炭是君子,锦上添花为小人。豪华公子休提起,且表为官受禄身,为官非是别一个,堂堂县令姓李人。得了俸米九百石,坚辞不要半毫分!
看这么一张秀才岁考文卷,真是别开生面。
另外还有一篇判案断词,是李卫判断一件“发妻被占”案,上头写着:
前日刘元公来告,他老婆叫人占了。本官坐堂问明,刘某乃是一个乌龟。今日你也来告,本官问各造人等,仔细想来,你也是个乌龟。诈财不成,活该赔了夫人又折兵。刘某如今正在枷号示众,等他放枷你再来,本县腾出枷来枷你,省得弄脏本县的新枷。多枷几个你这号王八,只怕这里风俗就要好些。
马尔泰若曦说:" 噗哈哈!"
若曦实在忍不住爆笑出声。
马尔泰若曦说:" 却不知年羹尧从哪里抄录得这样详细,又为什么都转寄到你这里来?"
胤禛(雍正帝)说:" 是我叫年羹尧留心他的政绩的。"
说笑了一阵,胤禛低头叹了一声
胤禛(雍正帝)说:" 李卫文字上太差,没想到这一层,就是有岳思颖在身边,也不好太过插手他的公事,所以我把戴铎派过去了,帮着整理文书,侍候奏章,抄写机密案卷,如今才好了些。"
说到这里,胤禛长叹一声
胤禛(雍正帝)说:" 谁知道一时不察,这些东西也落到老八的手里,这次李卫升调西北,老八就拿他不通文墨说事。想要阻止他升迁,彻底断了他的前程。"
若曦皱眉
马尔泰若曦说:" 那你怎么解决的。"
胤禛轻笑一声,说道
胤禛(雍正帝)说:" 邬先生给我出了个主意。让我把这几篇东西拿给皇阿玛看,就说是笑话儿,大节下讨老人家一乐儿。"
若曦笑道
马尔泰若曦说:" 倒是拿得好主意,皇阿玛看了之后怎么说的?"
康熙当时看了,也忍不住失笑,到后来竟笑不可遏,端着杯,里边的茶水撒了一手,将一叠子纸递给张廷玉,噎着气道
康熙说:" 你瞧瞧,只怕你这大手笔也写不来呢。"
张廷玉看了也笑,却道
张廷玉说:" 这人很明事理,只是书读少了,文章粗率可笑。除了取中秀才的那一篇‘首佳’不足为训,官司断剖的并不差谬。"
康熙叹道
康熙说:" 秀才文章做不上,胡圈乱写的事有的是。"
张廷玉沉静地说道
张廷玉说:" 李卫是在任上清廉自守,从这歌词中倒仿佛可见。岳武穆云‘武官不怕死,文臣不爱钱,天下太平’,李卫风节不俗,只不会文言。他的这些个白话判词,变成文言,未必不是好文章呢!"
说着看了一眼张廷玉
康熙说:" 衡臣啊,你的文笔是很好的,你说李卫文章可改,你改一篇朕听听。"
张廷玉答应一声,信手拈过一张,看时,上面写着“从判女尼讼其徒嫁人。”便读李卫写的判词原文
张廷玉说:" “尼姑也是人,换了换衣服罢了。佛经国法几曾说过不许人家还俗的?老秃母狗,你想嫁你也嫁吧。"
读得南书房内众人都是一笑。却听张廷玉又说道
张廷玉说:" 改成文言下判——小尼姑脱去袈裟,便穿衲袄,正佛家所谓不二法门,朝廷未尝禁也。尔独何心,乃欲使之老死客门?尔如见猎心喜,不妨人云亦云——吏曹行文,也不过尔尔吧?"
若曦听到这里也是哈哈一笑
马尔泰若曦说:" 这位张大人,也是一个妙人。"
胤禛随后又说起自己两年前,就已经派了文书去李卫任上,协助他处理文案,如今成都在李卫治下“境无盗贼,路不拾遗,夜不闭户”。
还拿出了戴铎寄过来的,他暗中捡回来的李卫当东西,换钱花的当票,呈给康熙御览。
康熙看了也是万分感慨
康熙说:" 四阿哥朕相信你的识人之能,不通文墨没什么要紧,只要他能做事,能始终清闲自守,朕便赐他“廉吏”二字。这文采嘛,可以慢慢调教的。他的升迁朕恩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