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张若霭也非常争气,这一年他才刚行了冠礼,就凭真才实学高中探花,当然最后被张廷玉让出去了,但雍正确实很欣赏这孩子。
此次殿试结果公布之后,雍正皇帝为此事专门颁旨,表彰张廷玉代子谦让的美德。圣旨内容如下
胤禛(雍正帝)说:" 今日诸臣进殿试卷,朕阅至第五本,字画端楷,策内“公忠体国”一条云:“僚采之际,善则相劝,过则相规,无诈无虞,必诚必信,则同官一体也,内外亦一体也,广而至于百司庶职,何莫非臂指手足”相关数语,极为恳挚,颇得古大臣之风,因拔置一甲三名。诸臣皆为允当。及拆号,乃大学士张廷玉之子张若霭。朕心深为嘉悦,"
胤禛(雍正帝)说:" 盖大臣子弟能知忠君爱国之心,异日必能为国家抒诚宣力。大学士张英(张廷玉父亲),立朝数十年,清忠和厚,终始不渝。张廷玉朝夕在朕左右,勤劳翊赞,时时以尧舜期朕,朕亦以皋、夔期之。张若霭禀承家教,兼之世德所钟,故能若此。非独家瑞,亦国之庆也。因遣人往谕张廷玉,使知朕实出至公,非以大臣之子而有意甄拔。"
结果没想到的是
胤禛(雍正帝)说:" 乃张廷玉进见,再三恳辞,以为"
张廷玉说:" 普天下人才众多,三年大比,莫不想望鼎甲。臣蒙恩现居政府,而臣子张若霭登一甲三名,占寒士之先,于心实有不安。倘蒙皇恩,名列二甲,已为荣幸之至。"
雍正又在圣旨上说明了自己当时的态度
胤禛(雍正帝)说:" 朕以伊家忠荩积德,有此佳子弟,中一鼎甲,亦人所共服,何必逊让?"
然张廷玉跪奏云:
张廷玉说:" 皇上至公,诸臣亦无私曲,以臣子一日之长,蒙拔鼎甲,但臣家已备沐恩荣,臣愿让与天下寒士,求皇上怜臣愚衷。若君恩祖德佑庇臣子,留其福分,以为将来上进之阶,更为美事。"
雍正在圣旨的最后说道
胤禛(雍正帝)说:" 张廷玉陈奏之时,情词恳至,朕不得不勉从其请。着将张若霭改为二甲一名,以表大臣谦谨之诚,并昭国家制科盛事,令普天下士子共知之。"
一道圣旨将前因后果说得明明白白。
张廷玉硬是将儿子的第三名让给了第四名,使本来的第四名变成了第三名,在中国几百年的科举史上留下一段佳话。主观上,张廷玉因为这一让,在客观上却使儿子未出仕而名气大噪。
皇帝都能接受张廷玉的恳请,做儿子的,张若霭当然能理解为父之心。按照惯例,二甲进士需要进入翰林院学习,称选庶吉士,两三年之后参加考试,成绩优异者可以封官,但多为地方官,但张若霭未完成庶吉士学习,便特授编修,后来,皇帝亲自任命他为内阁学士,礼部侍郎,入直南书房,官至礼部尚书,袭伯爵。
总之,是个一帆风顺的大官。所谓“舍得”,有舍才有得,
张廷玉的父亲老宰相张英在《聪训斋语》卷二中留有“世家子弟处世之道”的家训,谆谆教诲其子孙道:“古人有言:‘终身让路,不失尺寸。’”
此语出自《新唐书·朱仁轨传》,原语为“终身让路,不枉百步;终身让畔,不失一段”。前面一句,是说即便一辈子遇人就让路,也不会多走一百步; 后面一句中的“畔”,是地界,也就是说,与别人田地相连,遇有争端,一辈子把所有的地界都让给别人,也不至于失去一段。
可以说张家良好的家风教育,成功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名臣。
张家六代人,出了张英、张廷玉两代宰相、十二位翰林,十二位进士,其他得功名做高官的更是数不胜数。
张家如此显赫,可以说和他们良好的家训家风是分不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