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边胤禛也在为了新政推行的事情头疼,最难办的就是士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这一条。因为触及了士绅阶层的根本利益,遭到整个士绅阶层的一致抵制。
读书人之所以能普遍获得人们的尊重,主要是他们知书达礼、与人为善,但是,不少读书人利用自身的特权与“才能”,干起了损公肥私、损民利己的不法勾当。
这样的事例,在雍正朝也没少发生。其主要表现就是,特权阶层利用自己不用纳税的便利,在自家名下收纳了许多贫民的田地,这样老百姓们,就不用向国家交税了。但是,国家的税不收了,那些个挂名的绅衿儒士们却不会让你白挂的,得给他们交纳好处费。穷人的“税”没少交,国家的口袋却瘪了,用于民生的投入就少了,最终吃亏的还是老百姓。
还有一些读书人,依仗自己读了些“济世”文章与特殊身份,与地方的贪写恶吏相勾结,包揽词诉,扰乱正常的司法审判,为害乡里。
他们的不法行为,同政府的法令和权力也发生冲突。他们腐蚀各级官员,是产生吏治败坏的一种社会因素。
凡些种种,有些读书人就变成乡下的“公害”了。
这也就难怪连雍正帝也看不下去了。雍正帝痛斥那些“荡检逾闲不顾名节”士人的种种不法罪行:
胤禛(雍正帝)说:" 他们出入官署,包揽词讼,勾结地方官,分享政府的司法权;武断乡曲,欺压平民,称霸乡里;抗违钱粮,藐视国法;代民纳课,私润身家。种种不法,殊甚可恶!"
鉴于这种情况,从雍正元年开始,首先在河南,由田文镜主持,试行士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的新政,士绅一体当差纳粮就是官员士绅和平头百姓一样,都要纳税,都要参加义务劳动。中国历史上,老百姓除了交钱粮纳税,还要当差,参加官府组织的筑堤、治河、修路、运输等“义务劳动”,即所谓“徭役”,这也是赋税的一种补充。
这项新政一经实施,便掀起轩然大波,反对声浪此起彼伏。再加上田文镜在推行过程中,行事过于操切,手段冷酷态度强硬,随着推行新政的力度不断加大,反弹势力也在不断跟进,田文镜在两年内,就弹劾罢免河南中高层官员,达二十二名之多。并直接导致了,雍正二年河南封邱生员,罢考事件的发生。
满朝文武百官,弹劾田文镜的折子,从来就没有停止过。
从雍正四年开始,胤禛正式在全国范围内,强制推行士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的新政:
第一条严禁绅衿包揽钱粮。雍正五年定出惩罚事例:
胤禛(雍正帝)说:" 凡贡监生员包揽钱粮而有拖欠的,不管多少,一律革去功名;拖欠至八十两的,以赃或枉法论处。"
第二条严禁绅衿欠粮。制定两条新法令,一是雍正六年规定:
胤禛(雍正帝)说:" 凡系绅衿拖欠钱粮,地方官要把他同平民欠粮分开,单独汇报,以便照绅衿抗粮例治罪。"
一是雍正八年定例:
胤禛(雍正帝)说:" 州县官要把生员应纳钱粮造册送学官,由学官协助督促完纳。"
第三条严禁绅衿驾词兴讼。有个名为王辙的进士伙同武生王允彝、王甸极等包揽词讼,诈骗钱财,雍正帝革其进士,对他们严行审判。
第四条加强对生监的管理。政府规定:每年年底,生监要五人互保,没有抗粮包揽等事,生员完粮后,方准应试。
这一系列规定,给士绅们上了一道又一道的紧箍咒,读书人们延续了上千年的好日子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