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文学网
  1. 少年文学网
  2. 其他类型
  3. 万里书库
  4. 第23章 八方会试
设置

第23章 八方会试(1 / 1)


时光匆匆,十年已去。

今天是宋国历148年2月9号,是八方会试的最后一天。八方会试,是宋国用以选拔人才的一场盛会,其效果与春闱等同。

八方会试一共考三天,三天三个科目,分别是:诗文、策论、算学。由十七位副考官与三位主考官审核打出四十一个甲、乙、丙、丁,其中甲为上,丁为末。得甲多者为上者。

午时正,宋国国都信阳,会试场外。

“不知道少爷这一次考的怎么样啊。”一个侍从站在一架马车的旁边,忧虑道。

“是啊,听说这次的会试出题的人是欧阳先生,号称宋国支柱的欧阳居。上一次会试也是他出的题,那可是史无前例的难啊。”一旁的另一个侍从附和道。

两人的打扮是一样的,显然是同一个府上的。看穿着,也不是普通的粗布麻衣,想来也是个大户人家的侍从了。

就在众人还在谈论的时候,会试场的大门訇然中开,从其中走出一个穿着官服的带刀士卒。他大步走到众人前面道:“会试结束!”

为期三天的八方会试在这一声大喝中算是落下了帷幕。

一个个书生打扮的人开始从士卒的身后走出来。有穿着朴素的寒苦书生,也有身着绫罗绸缎的高门贵子。但,尽管衣着打扮各不相同,但是他们却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愁容。

刚出会试场,就有人抱着自己的家人放声痛哭,诉说会试的难度之大,令人发指。

刚刚的侍从见有人出来了,便站到马车上寻找自家的主子。看到自家主子出来了,那侍从便不断地挥手示意,想让主子更好的看见自己。

侍从的主子找寻一番,很快便看见了自己的侍从。

“少爷,少爷。这次考的怎么样?”那侍从从自家少爷的手里接过笔墨,然后问道。

对方苦笑着摇了摇头,说道:“这次的考题啊,是真的难。比起上一次来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而且啊,这次的策论,跟老师预测的完全不一样。老师给出来的十个可能的策论题目,一个都没中,甚至乎可以说毫不沾边。上个月夏国不是完全占领了北陈了吗?南北二陈皆入夏,很快就要打到宋国来了,这次的策论居然和这个无关。出人意料啊出人意料。”

听到这话,两个侍从都有些意外,连少爷的老师都没猜中这次策论的题目?那这次策论问的到底是什么啊。其中一个侍从说出了自己的疑惑。

那少爷说道:“这次的策论,让我们论读书的意义。说一下书读在己身,于家何益于国何益,于天下何益。看似简单,实则不然啊。”

那两个侍从还想再说些什么,自己家的少爷却被人搂住了。

“哟,子仪,你在这啊。走走走,咱去怡香楼吃酒去。”一个书生走来,带走了自己家的少爷。

“少爷又被拉去吃酒去了,阿花,咱们回去吧。”一个侍从对另一个说道。

另一个点了点头,便上了马车,两人驱车离开了。

两人刚离开,便又从会试场里走出了四个人。这四个是最后从会试场出来的了。四人结伴,应是认识的。

粗布麻衣,寒门学子。

“月澜,怎么样,你觉得难不难啊。”

“太简单啦。怎么,凉津,你不会这都写不出来吧,不过就是默个诗,写个策论,做几道算术题嘛,这你都写不出来,那你还是不要上大学了,丢人啊。”

“切,你哪次期末考考赢我了?还嘲讽我。”

“不见你和从明还有程若妍去争第一去,次次都考个第三,了不起啊。”

被怼了的那人还想再争辩,却被身后一人制止了。

“走了,回去等消息吧。大概五六天就出结果了。出结果了我们就回书院去。”

在那人的带领下,四人往信阳近郊的一处破破烂烂的小旅店走去了。

八方会试的评卷速度很快。结束会试的当天下午,就开始评卷了。最先开始的是诗文的评卷。诗文卷共分三道题,环环相扣。第一题是给出了一首残诗,要求解读。下一题则要求根据自己解读出来的内容,续写补全。最后一题则是创造出一首与残诗主题相符的诗。

午饭过后,三位主考官就组织其余开始了评卷。

一张张卷子经过一个个考官的手,每个考官都给出了自己认为最合适的等级。但可惜,一个下午都快过去了,三位主考官没有一个人对同一张考卷给出过一个甲,最高就是乙。当然了,副考官里还是有给甲的,但总的来说也不多。

眼看着一个下午的时间就要过去,考卷也过了三分之二了,主考官张生总算是憋不住了:“荒唐,何其荒唐!诗文卷,到现在没有一个我看得上眼的诗出来!我宋国的诗文已经不堪到如此地步了吗?连月都写不来了?!”

就在张生发泄的时候,又一张卷子被传了过来。

张生本不想再看了,但是没办法,这是自己的责任。

他直接略过了前两道题,直接看第三道,诗文创作。只是粗略一眼,张生就感觉到不对了,这首诗,跟其他的不一样。再看,倒吸了一口凉气。他不自觉地念了出来。“渡远荆门外,来从宋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张生的声音传入了一旁另一个主考官黄之和耳朵里,他猛地转过头,看向了张生,准确的说,是看向张生手里的那一张卷子。

“这诗,是卷子上的?”黄之和低声问道。

张生点点头。

“给我看看。”黄之和从张生的手里夺过卷子,也是略过了前两道题,直接读诗。细细看过以后,黄之和缓缓抬头,随即大笑:“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好啊,是在是好!有着一首诗足以!当的甲!”

黄之和的反常引起了远处第三位主考官的注意。他走过来,道:“啥情况啊老黄,啥东西让你这么兴奋。”

黄之和将卷子递过去,让对方好好看看。

在看完卷子以后,第三位主考官也同样难掩喜悦与兴奋。

最终,三人一直给出了甲。

张生原以为,这样的诗卷一共可能也就这一个了。没想到,同样惊艳的,居然还有三张。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经过一个下午加第二天的上午,诗文也总算是全都审阅完了。

算上原先的一首,一共四首诗得到了三位主考官的全甲,副考官自不必说了。

张生将这四张惊为天人的卷子全部取来,三位主考围在一起,想要看看这四人都是和人。

“先说好啊,这么做是违规的啊。出了事咱们三个一起负责。”张生说道。

“哎呀,你快点吧。我现在很想直到到底是谁写的,能写出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这样富含至理的诗句。”黄之和催促道。

“是啊,快点揭开。”

在两人的催促下,张生依次揭开了四人的名字。

“沈从明,张长风,杜月澜,顾凉津。这四个人你们听说过吗?”张生依次念出了四人的名字。

其余两人纷纷摇头。

三位主考没有人听说过这四人的名字。这四人既不是信阳里面赫赫有名的学子,也不是哪位大拿门下悉心教导的书生。三位主考没听说过,很正常。

“奇了个怪了。我去叫人查一下。先开始算学的审阅吧。”

算学的审阅是按照分数来的,共十道题,满分十分,九分以上得甲。共计八千左右的考生,百余人都得了甲。用时两天。

算学改完以后就到了策论了。策论比诗文要好一些,全甲者二十有余。当然了,较去年而言,差了不是一星半点儿。

“今年这个策论,全甲者方二十三人。可悲啊。”主考官黄之和看着统计出来的数据,苦笑道。

“但你不得不说啊,还是有几篇好的。像那个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就很不错。是全甲里面的上等。”另一位主考官杜安附和道。

“欸杜安,你这么一说,我也想起一个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更胜一筹。”张生也来搭话了。

“是啊,还有个 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 亦是惊人啊。话说回来,张生,你不是去查了那诗文很好的那四个人吗,怎么样,查出什么了?”黄之和说着,突然想起来前几天那四张诗文卷。

张生摇摇头,道:“如此有才的四人,竟无一人知晓。不过倒是有一个让人震惊的共同点——这四人来自同一个书院。”

话罢,其余两人皆是一惊,同一个书院?

“什么名字?”

“鸣虚书院。”

——————

很快就到了放榜的日子。一大群的考生将皇榜围得水泄不通,个个翘首,争着抢着寻找自己的名字。

宋国的八方会试将中榜者分成三个等次,其中第二、三等皆公示在榜。第一等的十二人,则由人从下到上依次叫名,请入太院,与二十位考官见面。

一个侍从正背着另一个站在人群外围。

“怎么样,阿花,找到少爷的名字了吗?”

“没呢,太远了,看不清,你再挤进去一些。”在上面的那个侍从回应道。

闻言,下面的侍从便又往人群中挤了挤。随即问道:“现在呢?”

“没有!”上面的侍从惊喜道。

“太好了,少爷应该是进了一榜了。”下面的侍从将背上的人放下来,继续道:“走,阿花,我们去那边听官老爷叫榜去。”

两人没有怀疑自己家的少爷有没有落榜,因为自己家少爷可是名誉信阳的大学子,被外界说是这一次八方会试第一名的候选人。

两人走到远处停着的马车处,道:“少爷,您应是入一榜了,一榜的老爷待会就会出来叫榜了,要不您也来听一下?”

随即,马车上下来了一个人。

“走,去听听。”郭子仪说道。

郭子仪刚下来,就吸引了周围人的目光。

“看,是郭子仪。我估计啊,这次就是他拿了全甲。”

“全甲?什么全甲?”

“这次会试啊,有一人全甲,有三人拿了四十甲。”

“哇,郭子仪不愧是天骄啊,今年这么难的题目,能拿全甲!”

“谁说不是呢?”

在一阵议论声中,郭子仪也是带着两个侍从到了叫榜的地方等待放榜。等待期间,不断有人迎上来道贺。弄得郭子仪都不好意思了。

“少爷果然是不同凡响啊。全甲呢。”侍从适时拍一下马屁,让郭子仪更开心了。

“侥幸侥幸。”但是,开心归开心,面子还是要做足的,不好显得自己太过自满。

终于,叫榜的人出来了,手里拿着一卷镶嵌着金缕的书锦。

他信步走到众人前,先是介绍了规则:“待会叫道名字的考生,意味着是一榜,请再次依次入太院,接受诸位考官的问询。”

他环视身前那些考生,大多都是绫罗绸缎的高门学子,很少寒门。

当然了,也有例外。

角落里也有几个穿着破烂的人,在等待一榜的放榜。

他看着角落里的几个布衣学子,心里不禁叹了口气。哎,二三榜无名,来这里碰运气的吗?可惜啊,出身,决定命运。

他缓缓打开手中的书锦,在看清了第十二名的名字后道:“第十二名,张三!”

人群中,一个人在听到后,高兴地跳了起来,嘴里不断地高喊:“中了,我中了!”

“张三,请到这里来。”叫榜的人指了指一旁的空地道。

“第十一名……”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