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凡仲和何里长守着那人直到周巡检带人来把那人带走,随后从屋内把一名女子带走。
“小郎,等我消息。”周巡检道。
张凡仲心中不满,还想亲眼看下大明衙役办案,结果没戏。
“二爷,走吧。何大哥应该没事了。”
第二天,周巡检过来说了案子的情况。
昨天被抓的男人是死者店里的伙计。之前按死者的吩咐送了几次东西去死者家里见到了主母。主母见伙计年轻,便和伙计勾搭成奸。
因为死者也是远离家乡在云阳县经商,两人便想杀了死者在这做个长久夫妻。
何大郎与死者一同去过两回渝州进货,伙计便跟主母商议下一次两人再相约去渝州就杀了死者,把嫌疑推到何大郎身上。
“周大哥,这一次实在是不知道怎么感谢才好了。”张凡仲只得又掏出张100两的银票感谢周巡检。
要等云阳这边出手续放人,还不知道什么时间。而且何里长作为粮长还要送粮,两人决定先回何家湾。
去掉了一块心病,何里长彻底轻松下来,对张凡仲这个年轻人更是满心佩服。
“二爷,多带点银钱去,能用银钱解决的事就不要跟人斗气。”
回到何家湾,送粮的事都耽搁两天了。不是张凡仲跟黄三和他手下喝了顿酒人家卖面子,何里长怕要挨板子。
学校的事不用张凡仲操心,张凡仲也不懂建筑,尤其是大明朝的建筑。以前都有安排,由四长老看着工地。
这一天天的悠闲也不像是要拯救大明的样子,张凡仲自己都有些着急。
为了大明那边粮食充足一些,这段时间张凡仲购买许多红薯、土豆跟玉米送去何家湾,王勇做的挂车起了很大作用。
何家湾请了很多附近的人来建私塾,知道可以读书还包中午的伙食,大家都来打听可不可以送孩子过来读书。
听说不是何家湾的孩子也能来读书,一样可以包一顿中餐,村民们都说何家湾出了活菩萨。
活菩萨何里长在外送粮,大家想磕头都找不着人。
这一趟送粮何里长又受了气,不过带的银钱多,都主动化解了。
小郎说得对啊,能用银两解决的事都不是事。
何秀终于从羊鹿寨回来了。
小伟头脑灵活,何秀让他负责羊鹿寨的事务。而诸宗治经过羊鹿寨保卫战后,态度端正了许多,真有融合到新山寨的行动。
赵大、赵二来到羊鹿寨后,看羊鹿寨说话算话,不仅把家人接来了,还没有动他们财物,现在也主动跟着寨民一道劳动。
“何叔,两个山寨的住房要解决好。秋季一过就是冬天,就要冷起来了。春天还要多多招人,没有住房也不行。”
何秀笑道:“你放心。农忙完了后这段时间,山寨就在修整房舍,修整之后就让他们多建房子。”
“还要多准备冬衣。”张凡仲道。
“这我就没办法了。”何秀道。
看来还是只有自己这边想办法,这么多东西又是一笔费用,而自己现在连装修的钱都没有。
“何叔,明天陪我去趟渝州。两件事,一要接里长家的大郎,二是要采买些玩物。”
“何大郎没事了?”
“没事了。”
“老汉,我也好久没进城了,明天我也要去。”何姑娘插话道。
好怀念上次在渝州买买买的感觉。
“爹,我也要去。我现在都会加减法了。张哥说再学几天我都能去私塾当教习。”二娃也过来了。
何秀和刘氏听了不由得笑。
“二娃,你在哪里学的张哥、张哥的叫?莫得规矩。”
“是我要二娃这么喊的。”
何秀听说是这样,也不扭到说这事,对何姑娘跟二娃道:“要得要得,明天都去。”
第二天,几个人都去了渝州。
去了县衙才知道何大郎并没有关在县衙而是关在渝州府的牢房。
黄三领着张凡仲一行人去把何大郎接了出来,张凡仲偷偷地又塞了一块碎银给黄三。
人家吃饱了给你带路?
黄三很满意。
“三哥,中午一起吃饭?把那几位哥喊起一路。”
“他们送粮去了没回来。”
张凡仲想起来黄三他们就是负责征粮的。
“三哥咋个没去?”
“龟儿子才喜欢去,我找个理由推了。”黄三很得意。
送粮的过程不仅粮长受气,就是他们陪着送粮的也受气。粮长完不成任务,也就是他们完不成任务,回来一样打板子记考评。
他两人聊完话,里长家大郎就过来见礼。他只知道自己的案子破了,张凡仲在其中起了啥作用他还不知道。
“三哥,你有事就去忙,中午老地方见。”
黄三点点头自去了。
衙门里能穿正式皂衣的并不多,大多数都是临聘人员、勤杂工。能跟这些人称兄道弟也算是有些头面。遇见什么事能说一声衙门里咱们有人。
何秀带着何大郎去江边洗澡,去去晦气。其实是何大郎从牢里出来浑身味道太大,要不可以回家再洗。
张凡仲带着两姐弟又去了文澄阁。
买了笔墨纸砚,何姑娘看上了胭脂水粉,张凡仲哪里能让她买这些东西。
“妹儿,不买这里的,哥哥送你更好的。”
过来站在一边的掌柜听到了,不由得出声问道:“小郎,莫乱说,我们这里都不算好那渝州城就找不到能入你法眼的咯。”
三人跟着掌柜就上了二楼。
张凡仲喝了口茶道:“掌柜,我晓得你啥子意思,下回我让他们给你送点来,你给我回个价。价格低了我就拿给家族的卖了。”
“你放心,小郎我说的价格你放心。你看你们卖的水晶香胰子价格如何?”
这老狐狸,居然通过几块水晶皂摸到了老子的底细。
“呵呵。我信你。改天让他们送上来。”
“前天又来了新货,你看看不?”
一个0的生意也必须做啊,现在穷得口渴。
“咦,掌柜,这是什么材质的?”
张凡仲看见两对手镯,一淡红一淡绿,咋看咋像翡翠。
“这叫翡,这叫翠。”掌柜见张凡仲喜欢便拿了出来。
这时翡翠并不流行,大家还是比较欣赏传统玉石。
“多少?”张凡仲只想知道这时翡翠的价格。
“翡色这对原本十二两,翠色便宜一点要十两。小哥你要本店就收个成本价,算20两罢。”
“还有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