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文学网
  1. 少年文学网
  2. 其他类型
  3. 寒门遗孤
  4. 第32章 论功行赏
设置

第32章 论功行赏(1 / 1)


从刘家出来后,江言去了趟牙行,买了几个相对健康的女奴。

江言也想过用村里人,可即便是村里人也远不如自己的人靠谱。

一些比较重要的机密只能交给自己人,小心驶得万年船,等以后自己产业要是做大了再请外人也不迟。

随后江言又买了酒曲,订购了五百斤小麦,高粱,谷子等杂粮,老板说量大可以送货上门。

把准备婚礼事宜交给叔婶和刘家以后,江言就继续忙活自己的事了。

次日上午。

刘寻找的工匠已经到了,为了加快进度,刘寻直接找了二十多个顶好的工匠,又给江言买好了青砖运来。

江言感叹,“这岳父大人挺靠谱!”

田元丰觉得老宅风水好,建议新房建在老宅地基上,被江言否决了。

这间小屋承载了他穿越过来的许多回忆,江言不想拆掉,以后稍微改造下,还能成为作坊或者藏酒的地方。

最终,工匠们把新房位置选在老宅右边的一大块空地上,这块地是村里一位叔叔家的。

江言只好带了些礼品亲自上门拜访,花了十两银子买下,工匠们立刻开始动工。

江言又找到叔叔,请了几个村里的叔伯搭建酿酒作坊。

就这样,家里变得热闹极了。

江言也没闲着,随后的日子,天天在酒坊里忙着,手把手的教几个妇女酿酒。

……

刘家。

“哎呀,娘亲,就让我去看看江言哥哥嘛,女儿都好些天没见着江言哥哥了。”

此时刘芊对着王氏撒娇,想要去看看她的未婚夫。

“你这丫头,亲事都定了还急什么,姑娘家家的也不害臊,不怕人家说闲话呀。”

王氏有些恨铁不成钢,伸出手指按了刘芊脑门一下。

王氏觉得江言肯定在忙正事,先不说名声好不好听,女儿去了只会给他添麻烦,他们家里现在事多着呢。

“所以啊,你就忍忍吧,走,娘带你去看看嫁妆准备的怎样了。”

刘芊这才停止了撒闹。

……

京城韩府。

经过长途跋涉,韩忠也回到了家中。

经过这些天后伤势也好了许多。

回来后,韩忠并没有急着去见皇帝,而是等几日后的召见。

倒是去了一趟赵国公府,他与赵国公年轻时就是战友。

此次北疆战争韩忠并没有功劳,相反还有过,皇上不追究他丢城失职都算好了。

他觉得,还是让赵国公替江言请功比较好。

三日后。

朝堂上,皇帝召见了韩忠为首的一干武将,当听说江言并没有一同进京领赏,觉得有些可惜。

他还是很想看看,江言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的。

姜喆一身黑色龙袍,高坐龙椅,心情不错。

“这次我朝北疆大胜,实乃天佑我大阳!”

“想必众卿已然看过战报,此次胜利最大的功劳当属江言。”

“朕欲对此次胜利的众将封赏,众卿以为该如何封赏江言啊?”

皇帝说完,很快,一场众臣们的日常撕逼大战即将开始。

“回禀陛下,臣以为,此次大胜乃天佑我大阳,以及边关众将士奋勇杀敌,江言不过是做了些军匠的事,并未上阵杀敌,只需赏金百两即可。”

说话的正是吏部尚书“陈文泽。”

老大都表态了,身后以陈文泽为首的文官小弟们纷纷响应。

“臣附议!”

“臣也附议……”

而一旁的赵国公则是静静的看他表演,如果说文官之首是陈文泽,那武将勋贵之首便是赵国公了。

见赵国公并未表态,姜喆问道。

“江言是老国公给朕举荐的,对诸位爱卿的建议,老国公有何看法?”

赵国公不慌不忙的走出队列,拱手。

“回陛下,老臣以为,陈尚书所言,真乃书生之见,好似睁眼说瞎话。”

陈文泽眼睛瞪的老大,看着赵国公不紧不慢的说着。

“江言的种种功绩,边关将士们皆有目共睹。”

“哦?爱卿请细说。”

“是,陛下!”

大家都知道,前些时间边关告急,得老臣举荐,江言临危受命,急赴前线。

随后身先士卒,与众军匠一同投身研发军械,功夫不负有心人有心人,终于制出神兵,也正是因为有此神兵我,军才得以大获全胜。

随后,又主动将此神兵制造方法献于朝廷,此为第一件大功。

当得知军匠人手极缺,江言联合郡守,说服十数万边关百姓,团结一心赶制军械,一心为国,共同抗击敌人。

使得我朝百姓展现出了强大的凝聚力,若陛下的所有臣民都能有此保家卫国之决心,则国家幸甚,名族幸甚。此为第二件大功!

再后来,妫郡城破,敌军兵临幽郡城下,江言紧急训练军士军阵。

随后又与李麟众将一起排兵布阵,一举击败敌人,击杀敌军统帅元成庭,此为第件三大功!

“老臣以为,此国之栋梁应当重赏!”

“李麟何在?”

“臣在!”

“刚才老国公所言是否属实?”

“回陛下,老国公所言句句属实,臣等及其属下皆亲眼所见。”

“嗯,老爱卿说的有道理,应当如何重赏呢?”姜喆问道。

“回陛下,老臣以为,应赐伯爵位,封地一县。”

赵国公刚说完,陈文泽等一干人立马跳了出来。

“陛下,臣以为不妥,哪怕我朝开国功臣直接受封伯爵的也是屈指可数,此子何德何能,与我朝开国功臣相提并论?”

“臣等附议……”

“陛下,江言之功绝不逊于我朝先烈功臣!”赵国公说道

“此次若非江言出手,我大阳北方十郡危矣,国之屏障尽失,到那时北元将占据主动权,我大阳则会处处受制。”

“臣等附议老国公之言!”

一众主战派大臣立刻为赵国公站队。

“陛下不可……!”

陈文泽还想再柬,被赵国公立马打断。

“不可?如此忠义贤良不赏,难道要赏某些只会摇唇鼓舌,整日混迹于青楼的酒囊饭袋?”

“你…你!血口喷人!”

陈文泽等一众文官气的咬牙切齿。

“哈哈哈哈!陈尚书,老夫又没点名说你,你急什么?”

“江言此次的功绩恐怕尔等鼠辈,一辈子也做不成一件。”

哈哈哈哈~

“你,你…!”陈文泽再是生气,也不敢当众辱骂本朝国公。

赵国公混迹官场几十年,作为主战派勋贵之首,现在又举荐江言大破敌军,自然不虚场上的任何官员。

“陛下,老臣这里有一首词,乃是江言北上之后,为垂垂老矣的死伤将士们所作。”

“哦…?快快呈上!”

姜喆先前就非常喜欢江言的三首诗词。

他拿到词念了起来,“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可怜白发生……”姜喆念完有些失神。

他仿佛看到无数大阳男儿为保家卫国,将其一生都奉献给了国家,最后成了花白老人。

“唉!酿成今日大祸,朕,愧对边疆将士,愧对百姓!”

“不必说了,朕意已决,封江言长宁伯爵,领一县之地,赐朕亲提忠良义士匾,赏银一千两,命殿前监接旨即刻前往宣旨。”

“赏李麟等抗击外敌有功的各级将领,进爵一级,赏银五百。”

其他各级将士,着李麟依据军功进行奖赏,另外厚葬此次边关战死的将士。

“臣等叩谢圣恩,吾皇哇岁哇岁哇哇岁!”

“退朝!”

韩忠这次没有奖赏也没有惩罚,皇帝明白,丢城实属无奈之举,所以并没有打算追究。

韩忠也准备之后自己去请辞,年岁已高,让李麟接替自己的位置。

……

当天退朝后,下午,姜喆诏赵国公,韩忠等主战派进宫商量北疆事宜。

“朕已得到书信,元国不日便会有使者进京进行谈判。

众卿觉得朕该如何利用手中这几万俘兵获得最大权益?”

“陛下,长宁伯临行前有言请臣转告陛下。”

“哦?长宁伯想对朕说什么?”

韩忠说道:“长宁伯说,如今我北疆将士已经大量装备强弩,短时间内无惧任何来敌。”

“北元派人来谈判俘虏事宜时,陛下当态度强硬,首先要求归还我大阳北方数郡之地,还要赔偿我朝的战争损失”

“若北元拒不接受,那就当着边关蛮夷的面直接斩杀一批俘虏,一直杀到北元拿出诚意为止。”

姜喆听完有些皱眉:“这样可能会激起北元的疯狂反扑呀。”

“陛下,依老臣看,北元不敢,抓获那些俘虏后,属下来报,俘虏中有不少胆小如鼠之人,与一般的北元士兵不同。”

“于是着人一审,还没用刑那人就全招了,他是北元高官世家子弟,且俘虏中还有不少他这样身份显赫的。”

所以,韩忠断定北元不敢,因为北元那些高官权贵都不会同意,就算北元真的攻来,他们有了新军械,完全不惧。

此举作用是重新立威,让蛮夷知道如今攻守易型了。

长宁伯还说,当严厉整肃军纪,勤练士卒,军队乃国家安全之根本。

一味的忍让换不来别人的尊重,尊严只在剑峰之上!

“好一个尊严只在剑锋之上!”

朕知道该怎么做了。

这个江言,朕倒是有点想见识下他是怎样一个人了。

“老爱卿,这次你小婿举荐人才有功,朕也知道他是个人才,理应奖赏,但如今的朝堂……”

待朕慢慢肃清朝堂后,定不会忘了他张之龄。

对于张之龄,姜喆印象还是很深的,毕竟当年敢在朝堂上指着皇帝骂的屈指可数,姜喆也是气坏了才贬的张之龄,并没有想真的杀他。

……

大阳北边,元国。

此时北元的朝堂上也是炸了锅,面对南征的失利,一众高官把责任全部推给了战死的元成庭。

不少高官勋贵集体向皇帝“元成洪”发难,要皇帝尽快派人和谈换回被俘的几万将士。

因为,这其中有不少都是这些高官勋贵世家的子弟。

元成洪迫于满朝文武的压力,只得同意众臣的请求。

随后开始商讨和谈事宜,准备派出使者前往阳国进行谈判。

……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