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株传说中的东西栽种下去之后。就在入口处安装了一道机关石门。
本来这事应该是越少的人知道越好。奈何找不到懂的机关球的人。最后还是黄中堂毛遂自荐表明自己可以负责此事。
这样,机关石门就由他负责建造。同时也在这几丈深的地下修建了几层密室。上面就是王宫,这算是彻底的稳住了龙脉。也能保证无人敢破坏。
同时听从玄清子和李景瑛的建议,王宫外方圆千米都空出来了,不允许兴建任何建筑。
阿七亲自带人看守着寸步不离。这件事本来是一件很无聊的事。
可是对于他来说却感激零涕。因为越是保密的事越是需要心腹看守。让他带上去看守就是对他的认可了。
只是对于血牙米是否可以种植下去,杨再兴保持了怀疑态度。而且也没有人手去经办此事,所以此事只能暂且作罢。
绍兴二十三年,也就是1153年。兴城终于建设好了。
从小清河上游修建了一座水坝加高水位之后,又用水泥修建了一个封闭的流水通道直通城内。
到达城内之后,正东、东北、正北、西北、正西、西南、正南、东南八个地方修建了万吨水的水塔。水塔装满水之后从顶部落下,形成一个个蓄水池,蓄水池中的水又流向各个坊市,最后流到城外的护城河。居住的人群从此不用担心缺水问题了
而城内的排污水流向另外一个巨大的粪水池。从而排到田间地头。
这年代既没有化工污染,而且外面的荒山树林砍伐也不严重。所以排污水可以直接作为肥料,饮用水也不用担心缺乏。
“可惜,没办法过滤。焦炭过滤到是可以,但是没办法大量的使用,成本太高。”
杨再兴摇了摇头,只能下令不允许任何人喝生水了,也要派人看守水坝和各个蓄水池了!
不仅兴城建好了,就连大名府也处理好,内部也重新建好了。
这两年除了一些地方闹鬼之外,总体来说一片平静。只是南方的商人北来求购粮食之事被杨再兴压了下来不允许批量出售。
南方本不该缺粮,但是重税之下摩尼教白莲教四处鼓动平民造反导致百姓流离失所,无法耕种。
富饶的江南一片狼藉之下,大量黄金白银落入杨再兴手中。
不是抢的,而是有钱人已经不该把钱财放在家或者南方的私人钱庄当中了。
“还不错,农业部要继续想办法提高产量。”
杨再兴看完今年的税收之后放下手中的文书。
如今治下两千三百万人口,三亿亩左右的耕地。每年仅粮食税收都有两千万石七百多百万吨粮食。
除去地方截留的,也让各个各个粮仓装的满满的了。
最主要的是,棉花的种植让老百姓都有衣服可穿,不再是一家人一套衣服或者一个人一辈子一套衣服了。
如今西域棉花种植已经逐渐推广开来,今年最高近百万斤棉花。
这就刺激了民间的大量织布制衣作坊的兴建。
制作好的棉衣,高价又卖给西域诸多部落。他们可以用金银购买,也可以用牛羊置换。
这一倒腾下来,经济就盘活了。
“不容易啊,加大西域棉花种植推广。鼓励民间百姓成立棉花种植培养学校。”
这样,当马背上的民族把目光盯向荒野的棉花之后。一支强军驻扎在边境,随时可以拉住他们吃粮的咽喉。
张宗昌和一群文武对视一眼之后齐身弯腰高呼。
“恭请请王爷登基。”
杨再兴笑了笑。
“要不要来一个三请三退?算了,不搞虚伪的那一套了。相国可定好时间?”
“王爷,小年这天如何?您不是说新年新气象吗?”
“国号呢?”
“臣请教了茅山李景瑛道长和重阳宫玄清子道长。两位道长给了明、清、兴三个国号请王爷挑选。”
杨再兴的双眼猛然一缩,别人不知道他知道啊。
南宋之后就是几十年蒙古人建立的元朝,之后就是近三百年的明,然后又是近三百年满洲人建立的清。这难道……杨再兴感觉道士们有点动心。略微思考便定了下来。
“那就兴吧!明年为开平元年!”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杨再兴扶着额头。
“打住,打住。时间不到不说本王真的活万岁,你们该造反了!以后不要再喊万岁了。俗,俗不可耐!”
“陛下,是否该邀请周边诸国前来朝拜?”
张宗昌像似没听见杨再兴说时间不到一样,直接开始做后续的安排。
“请把,这次吃住都安排在六楼客栈。破例由财政部结算。”
以前来使都是他们自掏腰包,这次是建国大典。还是不能太抠门管吃住吧!
“回礼?”
杨再兴双目一瞪。
“相国过寿别人送礼,你给了回礼么?一个个人组成家庭,一个个家庭组成国家。我们不应该把他看成国,而是该看成家。”
众位大臣一起无语,这该有多抠门啊!
“不过,血牙米可以给他们限量供应一点。记得提前做好预算!”
这玩意自己人吃都不够,但是呢?给别人两口甜头,让别人羡慕嫉妒恨还是可以的。
“那南边的宋朝该不该邀请?”
“邀请啊,为何不邀请?名正言顺的汉人国度,赵构小儿又不会前来。让南边的一群蛀虫看看他们看不起的你我是如何把贫瘠的北方治理的井井有条。还能国泰民安的!”
“陛下说的是。”
“陛下说的不错,一群腐儒……”
“到时各军主将一同前往,除了西域和辽阳需要挑选人员好生看守之外,其余地方可以放心回来。难得好日子,一起热闹热闹!”
接着,杨再兴又把「男儿当自强」这首略微改编的词递给韩世忠。
”找人谱曲,需要大气豪迈之声。小年这天,我需要听到兴城内外,同时响起嘹亮的歌声。”
又把「兴城欢迎你」递给相国张宗昌。
“演武堂和学院各出千人,共同唱译这首歌。语言一种热烈积极向上的声音。”
“学子在前,军武在后。让世人看看我们的雄心壮志精神。”
挺内群臣共同蒙圈,这是什么节奏?纵观古今建国都没有这一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