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君洛拿着雷霆铳说道:
“雷霆铳的优势在于射程远,精度高,这些优势主要得益于它的枪管。”
“它的枪管比其它的枪支要长,并且用了特制的铅弹。”
“但它的缺点也很明显,就是装填非常费力。”
“这个缺点一方面是由于前装弹药,另一方面正是由于枪管过长,特制的铅弹和枪管的间隙很小。”
“现在我们已经将后装弹药的问题解决了,接下来就是要解决枪管的问题。”
朱君洛还是比较了解现在的加工能力的。
他现在只能一步一步去引导,尽量让军工研发少走弯路。
朱君洛一边说一边画了两张草图。
一张是关于枪械设计的,另一张是关于子弹设计的。
递给了吴天放,并把其中的关键部分重点做了说明。
剩下的事就交给吴天放和范思聪去解决吧。
交待完这些,朱君洛又打开另一个盒子。
盒子里是一颗带着木柄的手榴弹,约一个拳头大小,比之前的手榴弹小多了。
这是朱君洛之前让吴天放按照他的要求设计的。
这颗手榴弹更像后世的手榴弹了。
但比起后世的手榴弹要大一些。
这是因为里面装的是火药,火药的爆炸威力有限,只能通过加大装药来增加威力。
这颗手榴弹木柄尾部有一个铜帽,打开铜帽后有一层牛皮纸封着。
捅开牛皮纸后,可以从里面拉出带着铁环的细绳。
通过拉动铁环,就可以将里面的导火索引燃。
里面的导火索由硫磺和玻璃粉等制成,通过细绳的摩擦产生燃烧。
再将弹体内的火药引燃。
弹体由生铁铸造而成,制造成本低廉,制造速度也很快。
弹体外留下预制的沟槽,这是为了能产生更多的破片。
弹体内除了火药,还装了铁砂。
朱君洛拿起来试了试手感,觉得虽然有些重,但整体设计让人拿在手里并没有感觉有多沉重。
朱君洛拿着手榴弹走到靶场里,在之前试射霰弹枪的靶子前三十多米的地方停下。
朱君洛掂了掂手中的手榴弹,拉动铁环后迅速朝着靶子扔了出去。
落地后滚了几米,然后在几个靶子中间停下,没过多久便是轰的一声爆炸。
只见距离最近的几个靶子被炸倒。
稍远一些的靶子还在立着。
等了一会儿,朱君洛带着众人走到靶子前。
看着倒下的几个靶子,上面被炸的千疮百孔。
其余几个靶子上多了几个不规则的破洞。
甚至还有弹片留在一面。
朱君洛把弹片取下来,看到弹片约鸡蛋大小,上面还有几道沟槽。
看来还是火药的威力不足,并没有把弹体全部炸碎。
只是炸成了大小不等的破片。
朱君洛深知这个手榴弹的威力和后世比起来差远了。
但对现在来讲已经很不错了。
这种手榴弹是根据缴获的英军手榴弹改进而来的。
之前自制的手榴弹是在急切之下赶制的。
用来防御作战还行,但如果用作进攻的话,之前的手榴弹因为重量的原因,投掷的距离有限,只能交给掷弹兵使用。
朱君洛考虑到普通步兵除了燧发枪,也需要有近战的投掷弹药,以弥补近距离作战和掩体战壕战的火力空白。
所以让军工厂加紧仿制。
虽然朱君洛知道后世的手榴弹威力大,但现在没有威力巨大的烈性炸药,只能先用火药来代替吧。
而烈性炸药对于刚刚起步的化工业来说,还很遥远。
只能让化工司先把基础打牢,以后有了条件和人才的储备再考虑炸药的事。
朱君洛看完这两种武器,总体还是比较满意的。
现在的火器威力和生产能力,已经让朱君洛有了一些直面欧洲殖民军队的底气了。
从军工厂出来的时候,天色已经不早了,朱君洛回到龙城。
在总督府看着沙盘,陷入了深思。
朱君洛在思考着下一步的发展规划。
现在虽然各个方面都在快速发展着,但人口是个最大的问题。
这片大陆上华夏族人只有这里不到二十万的人口。
虽然有不少原住民部落,但是人数也不会太多。
通过一段时间对库塔部落的了解。
这里的原住民部落生存条件比较落后,大多都还是住着用兽皮或者茅草建造的窝棚。
最好的也就是用泥土搭建简单的房屋。
而且他们经常会因为疾病和瘟疫大量死亡。
虽然出生率很高,但死亡率同样也很高。
朱君洛想到了华夏故土的华夏族人。
但现在这里的华夏族人已经很久没见过大海了。
两百多年前乘坐的船只也早已经化为飞灰了。
倒是留下了不少船只建造的典籍,和航海的大量记录。
当时朱允炆带着其它人来到这里的时候,是乘坐着宝船来的。
谷中的造船资料中也对宝船进行了详细的记载。
这些典籍中记载,宝船在洪武末年已经出现,但并没有大规模建造。
朱允炆当时从温州港带走了部分忠于皇室正统的水师。
在当时,由于和西方长期的贸易往来,对西方的了解较多。
而往东,那个时候所有人都认为全部是海。
为了保险起见,他们一直往东走。
朱允炆本来已经在麻林国登陆,也就是后世的肯尼亚。
但没有过多久,朱棣就派出数量十分庞大的舰队前来。
朱允炆只能带着人沿着海岸向南绕过非洲南端继续向西航行。
又在非洲大陆的西边登陆。
还没有停留多久,朱棣派出的舰队又跟着追过来。
这个时候,朱允炆知道,他无论往里跑,都会被追上的。
不由得万念俱灰,正准备自我了断的时候,被跟随他的属下劝解。
在下属的劝说下,死马当活马医,继续往西航行。
终于在长达两个月的航行后,来到了这片新的大陆。
从最早的近万人,一百多条大型舰船的水师。
到达这里的时候,已经不足千人了。
而船只也只剩下了十几条。
这时候,朱允炆本来以为朱棣的舰队不会再追来了。
但又过了没多久,就发现了朱棣派出的舰队踪影。
朱允炆无耐之下,只能在这片大陆上寻找栖身之所了。
这个时候,已经没有再继续在海上逃跑的力量了。
无论人员还是船只都远远不足以支撑他再远渡重洋了
这个时候,万幸随从中有人通过追踪猫的踪迹,才发现了这个山谷。
古代远洋航行都会带着猫,用来抓船上的老鼠。
他们在山谷附近扎营的时候,带来的猫突然跑进了山里。
一个随从善于追踪,跟着猫的足迹找到了这个山谷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