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忙的团团转的王二,刘文浩让钱小六给自己拿来一壶温开水。自己就坐在后厨前的长廊上,等着府里的下人把自己交代的事情办好。
大约半个时辰,府里的家丁就把自己需要的东西。都给准备齐全了,提炼细盐需要的锅也架好了。
系统给的提炼方法很简单,就是把矿盐捣碎。接着就是制成卤水,再过滤、提纯、烧干之后。
就可以得到白花花的细盐,而且这种盐不会有矿盐和井盐那样的苦涩味道。更不会有中毒的可能,绝对可以说的上是:天下第一盐。
看到东西都准备齐了,刘文浩当即开始分派任务:“钱小六,你带三个人负责把矿盐捣碎。”
“王二,你负责带人把捣碎的矿盐给本少爷制成卤水。有了卤水之后,再反复的过滤、提纯。”
“直到卤水没有任何杂质为止,再把卤水倒锅里烧干就行。”
听完刘文浩的话,大家都有点懵。自家少爷这是要干啥啊?怎么就还要把矿盐给捣碎了。
王二作为府里的老人,壮着胆子问道:“少爷,您这是要干嘛呀?这矿盐好好的,怎么就都要给它捣碎了?”
听到王二这么问,刘文浩笑着解释道:“本少爷我要制盐,而且还是细盐。其他的先不要问,按本少爷说的做就是了。”
一听刘文浩坚持要制盐,而且还是什么细盐。大家都认为这是自家少爷又开始败家了,没奈何只能按他说的去做了。
约莫一个半时辰左右,王二苦着一张脸来到刘文浩面前汇报道:“少爷,那卤水已经没有杂质了。还请少爷过目,看看是不是可以倒入锅里烧干。”
正在逗野猫玩的刘文浩,一听王二这么说。立刻站起身,来到后厨的院子里。
一看水桶里那毫无杂质的卤水,刘文浩笑着点了点头道:“恩,不错、不错。可以倒进锅里烧干了,制盐成功之后每人赏一百五铢钱。”
听了刘文浩的话,一旁的众人才算是心头有些喜色。
自家少爷虽然是在败家,但好歹我们有赏钱可拿。且随少爷随意折腾吧,大不了一会再去采买些矿盐回来就是了。
又过了约莫半个时辰,王二欣喜的来到前厅向刘文浩汇报:“少爷,喜事啊、天大的喜事啊。那个细盐小的们做出来了,那盐可真叫一个又白又细啊!”
一听细盐提炼出来了,刘文浩当即飞奔出前厅。来到后厨的小院内,查看起刚给整出来的细盐。
只见大锅内,盛满了白花花的细盐。
刘文浩激动的立刻拿过一个瓷勺子,在锅里弄了一点细盐。然后伸出舌头舔了一点,尝了尝后大笑道:“对了,对了。就是这个味,这就是我要的细盐。”
放下瓷勺子,刘文浩对着一旁的钱小六道:“小六子,快点把这些细盐都给本少爷装起来。看看有多少重量?”
钱小六得了刘文浩的吩咐,立刻拿来盐袋子。开始往里面装细盐,等到装完后上称。
刘文浩仔细一看,我的天、好家伙。两石矿盐捣碎后,就得到半石不到的细盐。
不过已经很不错了,够府上先用着了。
刘文浩心情愉悦的看向钱小六道:“小六子,你去账房那把赏钱都领来。给大家都分一下,这都是大家应得的。”
然后又看向王二道:“王二,今天本少爷心情好。要亲自下厨给大家弄点好吃的,你带人给我打下手。”
而就在这时,从外面回到府里的张静斋。听说刘文浩要亲自下厨,给府里所有人弄点好吃的。
立刻上前劝诫道:“少爷,此事万万不可啊!俗话说:君子远庖厨,少爷您可不能下厨做饭啊!”
一听张静斋这话,刘文浩撇了撇嘴道:“张叔,看你这话说的。那些人五谷不分、四肢不勤,只知道死读书。”
“本少爷我可不想学他们,再说了。我先做几次,等王二和府里的厨娘学会了。我就不下厨了,安心读书写诗。张叔,你看这样总可以了吧。”
一听刘文浩这么说,张静斋也不好再劝诫什么。毕竟是自己从小看着长大的,且由着折腾吧。
刘文浩用大张的蔡侯纸,做了一个简易的厨师帽。然后走进了后厨,开始一展自己的厨艺。
穿越之前的刘文浩,家里父母赚钱不容易。自己为了给家里减轻负担,就自己勤工俭学、自力更生。
学校放假的时候,就在小饭馆里给人当学徒、甚至亲手上锅做菜。
久而久之,练就了一手不错的厨艺。这要是去考厨师证,拿个二级证书绝对没问题。
那时候的刘文浩,因为自己厨艺不错。鲁菜、粤菜、川菜什么的都是张手就来,所以他决定今天先做一道白切鸡。
然后拿府上的羊肉,整一个羊汤泡饭。
汉朝这个时候,没有辣椒、孜然等调味品。更没有多余的绿色蔬菜可以下锅,很多美食暂时没法做出来。
但有什么条件,就做什么菜。等以后条件改善了,再去做那些可口的美食。
仅仅半个时辰,在其他人的协助下。六只白切鸡、三盆羊汤泡饭,就顺利的做好了。
这些饭菜都端到前厅后,刘文浩站在前厅的门口吆喝道:“府内众人听着,本少爷今天高兴。和大家一同欢庆一下,今天的鸡肉、羊汤泡饭人人有份。”
“还有,本少爷我再立一个规矩。今后我们府上,大家可以同桌吃饭。不分主仆身份,大家坐在一起热闹吃饭。本少爷我喜欢热闹,你们不能反对。”
府内众人除了张静斋之外,其余众人皆是欢喜的拍掌叫好。
这才是他们希望跟着的主家人啊,不但给饭吃、还不嫌弃他们的下人身份。
而张静斋此时也是激动的落泪了,看来自家少爷长大了。
想他张静斋,十二岁的时候快饿死在街道上了。是刘府的老太爷心善救了他一命,最后还让他留在府里当一个家丁。
后来老太爷过世,他辅佐老爷继续操持着刘家。后来因为老爷的信任,还被委任为府上的管家。
如今老爷和夫人皆驾鹤西去,他作为府里的管家。还得继续辅佐少爷成才,才算对得起刘家两代人对自己施予的恩惠。
可就今天刘文浩的表现来看,尤其是提炼出来了细盐。他张静斋打心眼里高兴啊,少爷他终于长大了、懂事了。
他张静斋总算是没有辜负老爷身前所托,完成了老爷的临终遗愿。
随后众人的欢呼,把张静斋拉回到了现实中。
在刘文浩的吆喝下,张静斋和府里的两位账房先生、家丁钱小六、周二牛、郭喜。还有随侍小玉和春桃,一起坐在主桌上吃饭。
其余府内家丁、侍女等人,则是分坐两桌。在前厅外的院子里吃饭,至于厨子和厨娘则是留在后厨那里吃饭。
所有人在这一刻都吃的满嘴油,一个个交口称赞着自家少爷真是好手艺啊!
只是主桌上,张静斋等人因为是第一次和自家少爷坐在一起吃饭。显得十分拘谨,只敢细嚼慢咽、不敢多说话。
刘文浩见他们这样,觉得这个时代的尊卑礼节已经是深入骨髓。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改变的,只能潜移默化的慢慢来。
想到这里,刘文浩觉得自己有必要活跃一下气氛。
于是刘文浩放下手里的筷子,开始主动和府内的众人拉起了家常。
府内众人,很多家丁、侍女都是卖身进入刘府的。但他们有些人,家里也是有父母兄弟的。
刘府从太爷开始,府内家丁、侍女每月可拿八十五铢钱作为月俸。
在这个人口仅仅三、四千人的湾水镇上,算是善人之家了。更不要说像张静斋和账房先生这样,在刘府比较有地位的人了。
所以,刘文浩选择和他们拉家常。也是为了让他们逐渐放开自我,不要显得那么拘谨。
一家人吃饭就应该热热闹闹的,互相攀谈一二。而不是埋头干饭,还一言不发的。生怕说错话了,引来主家的不高兴。
有了刘文浩的带动,主桌上的众人总算是逐渐的放开了自我。众人也都活跃了起来,开始敢说话了。
而这,就是刘文浩想要的效果。
一顿饭吃完后,府内众人开始收拾。而刘文浩则是在钱小六、郭喜的陪同下,走出刘府出外遛弯。
吃饱喝足了不出去遛弯,消化消化一下食物。岂不是对自己身体的不负责,自己未来可是要干大事的人。
这一遛弯,刘文浩对于当今社会的了解变得更加深刻了。
湾水镇不过三、四千口人,除了自己家外。镇里的大户有两家,一个是做米粮生意的王家、一个是做布匹生意的谢家。
而这两家也是湾水镇上的大地主,整个湾水镇上。除了他们刘府剩下的那二十亩水田,其余的田地全被他们两家瓜分了。
本来刘府有祖宅一套、后建的住宅一套,田地还有一百三十余亩。
可惜原来的刘文浩就是一个败家子,不但把后建的住宅卖给了谢家换取钱财以供自己享受。
还把家里的田地分批贱卖给王、谢两家,以完成自己所谓当侠客仗义疏财的梦。
好在自己穿越过来了,这家里的祖宅和最后的二十亩水田是万万不能再卖了。要不然,自己真的就是蠢了。
而王、谢两家,一个占有田地四百七十亩、一个占有田地三百四十余亩。这湾水镇上很多人,都成了他们两家的佃户。
而王家又因为经营着米粮生意,是这湾水镇上名副其实的第一大户。
两大家族干得啥缺德事,自己这一路上。倒是听钱小六和郭喜两人说了不少,也打心眼里看不上这些为富不仁的人。
他们两家如此行事,怕是一旦黄巾起义爆发。他们必定遭受清算,当真是自己作茧自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