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的清晨,刘义隆依旧很早醒来,袁齐妫在一旁伺候其更衣,现在袁齐妫褪去稚嫩,身上多了一丝成熟韵味。
刘义隆看着身旁的妻子,有些不舍,但是还是克制住了,毕竟他还有更重要的事情。
“妫儿,一会要去母妃那里问安,千万别忘了。”
“陛下放心,臣妾记住了。”
“都说了,没有外人要叫夫君,别叫的那么生疏,你是我的结发妻子,不论日后朕有多少妃子,皇后只有你一个。”
“臣妾记住了。”
“好了,朕有了,你在休息一下吧。”
刘义隆离开寝宫,袁齐妫脸上带着微笑,她很享受刘义隆对她的宠爱,但她也知道,这一切都来之不易,她要珍惜这一切。
刘义隆来到书房,命人将魏国使者叫来。
不一会,崔浩跟着宫中侍人来到书房外。
“陛下,魏国使者在殿外候旨。”
“叫他进来吧。”
“诺。”
崔浩来到殿下,“外臣参见陛下。”
“免礼,赐座。”
“谢陛下。”
刘义隆打量着崔浩,见其果然如传闻那般,皮肤纤细洁白,如同美貌妇人。
崔浩也打量着刘义隆,只是越看他越心惊,眼前的刘义隆虽然年纪轻轻,身上的气质却十分骇人,帝王之气显露无疑,对比拓跋焘多了一些贵气,毕竟拓跋焘是鲜卑人,身上有些彪悍气息。
如果说拓跋焘像是一个虎背熊腰的猛士,刘义隆就是谦谦玉公子,两人虽然都有帝王之气,但是却其是两种气质。
崔浩对于刘义隆心里有了更多的重视,这是一个劲敌,绝不可等闲视之。
“崔先生大名,朕早有耳闻,大魏第一谋士,可是名声在外啊。”
“臣不敢,陛下谬赞了。”
“先生大才,却只是左光禄大夫,委屈先生了,如果先生愿意,朕当委先生以众人,权掌中书。”
崔浩十分震惊,他没想到刘义隆当面招揽,而且许下重诺,他突然有一点点心动,但是想到拓跋焘对他的信任,他稳定了心神。
“陛下,臣才疏学浅,难当陛下信任。”
刘义隆分明看到崔浩曾经有一丝动摇,但很快消失,也是,如果崔浩能这么容易反叛拓跋焘就怪了。
“哎,可惜,先生既然不愿,朕也不强求,此次还要感谢先生能来建康恭贺朕之大婚。”
“陛下,我皇对陛下推崇已久,此次特借此机会前来,也是有修好之意。”
“哦,对于魏帝朕也是向往已久,希望能有见面的一天。”
崔浩没有继续说什么,刘义隆却继续道:“不知先生此来,还有什么事情?”
“陛下,我皇闻陛下手中有一些精良器械,可否出售?”
刘义隆早知道有这么一天,不过出售器械给北魏,他们也是想瞎了心。
“不瞒先生,我手中虽然有,但是数量有限,军中尚且缺乏,无法用于交易啊。”
崔浩心道:果然如此,看来这次是无法得到宋国的精良器械了。
“既然如此,那就算了,陛下可否准许向我国出售荆露等生活用品。”
“这个倒是没有问题,你可以去商会找黄金,此事由他全权负责。”
“那,多谢陛下。”
“先生远来,可在建康多留些时日,看看我建康的风土人情。”
“那是自然,早闻江南风光无限好,自然要游览一番。”
“这样,我派人带领先生作为向导,先生尽管游览,一切费用都由朕来出。”
“那就多谢陛下,臣就不打扰陛下,先告辞了。”
刘义隆点了点头,崔浩退出大殿。
刘义隆心中一沉,他知道,崔浩是一个厉害之人,果然如史书所写,崔浩不愧北魏第一谋士。
刘义隆一瞬间心中起了杀心,但是很快就放弃了,崔浩此来必然会有高手相护,一旦刺杀不成反被其小看。
刘义隆不再管崔浩,其余都交给下面的人去办,尤其黄金,这次得让他好好宰崔浩一顿,北魏想要交易,可以,出点血没问题吧。
刘义隆虽然羡慕拓跋焘有崔浩,但是他手下的大臣也不弱,王昙首、王华、徐麟、徐羡之和傅亮,五个人难道还比不上一个崔浩吗?
再说崔浩在北魏也不是很安稳,鲜卑贵族对他的怨言可是很大,这个到时候可以利用一下,而且刘义隆的招揽也在他心里埋下一颗种子,到时候,他哪怕不能被刘义隆所用,也要毁了他。
见过崔浩,刘义隆就返回寝殿,毕竟新婚燕尔,还是有些想念袁齐妫。
不过刘义隆却忽略了一个人,青儿将这一切都看在眼里,曾经刘义隆是属于他一个人的,现在……青儿心里有些难受。
夏真兴七年,也就是宋元嘉三年,公元425年,夏主赫连勃勃去世,终年四十五岁,谥号武烈,庙号世祖,葬于嘉平陵。
赫连勃勃之子赫连昌继位,改元承光。
其实赫连昌只是赫连勃勃第三子,当初赫连勃勃打算废除太子赫连璝而改立幼子酒泉郡公赫连伦,结果赫连璝听到消息立即起兵七万攻击赫连伦,赫连伦率三万人迎敌,结果兵败被杀。
此时赫连昌率一万骑兵突袭赫连璝,斩杀赫连璝,收服其部众,于是赫连勃勃立赫连昌为太子。
赫连昌此人身长八尺,魁岸美姿貌,不过治理国家却真的不行,不过他还是有些头脑,继位之后,立即向北魏和刘宋称臣,两边不得罪。
不过虽然如此,但是国内却不是很安稳,所以北魏拓跋焘有心想要攻打胡夏。
此时的崔浩已经回到平城,得知以后,立即让寇谦之为拓跋焘卜卦,从卦象上看,此战必胜,拓跋焘更加高兴,重赏了寇谦之,同时崔浩还建议拓跋焘可以和刘宋约定,共同攻打胡夏,两面夹击,之后平分夏国。
拓跋焘迟疑,不过崔浩道:“陛下,胡夏虽然经历帝位更替,然其势依然不可小觑,如有宋国加入,必然可以使其首尾不能相顾,其势可破。”
“好,崔卿就辛苦一趟,去建康和宋帝商议共同伐夏事宜。”
“诺。”
崔浩再次南下建康,这次他是带着使命前来,而且他很有信心劝说刘义隆出兵,两面夹击夏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