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文学网
  1. 少年文学网
  2. 其他类型
  3. 谋动三国之李儒
  4. 第10章 迁都
设置

第10章 迁都(1 / 1)


董卓派出去攻击曹操、鲍信、张杨的军队都取得了胜利。但是奉命攻击孙坚的华雄却被孙坚斩杀。战事陷入胶着状态。

董卓和李儒在相国府商议。

李儒道:“情况与我想象的有些不一样,孙坚的战斗力意外的强,现在想要短时间内击败叛军估计已经不可能了。”

董卓道:“老夫亲自率军前去迎战孙坚,跟这家伙把老账新账都一起算一算。”

李儒道:“不可,现在洛阳城的公卿都各怀鬼胎,相国如果离开,洛阳城必然生变。”

董卓道:“战又不行,不战又不行,如之奈何?”

李儒道:“我倒有个大胆的想法。”

“哦?”董卓露出了感兴趣的表情,“雅公一向谨慎,现在竟然有大胆的想法?快说来听听。”

“近日在街坊流传着一首童谣。”

“东头一个汉,西头一个汉,鹿走入长安,方可无斯难。”

“愚以为不如迁都长安以避叛军之锋芒。”

董卓摇摇头,道:“不妥,那样倒显得老夫胆怯了。”

李儒道:“上善若水,夫唯不争,故莫能与之争,如若迁都长安,袁绍与袁术两兄弟必然兄弟阋墙,到时候我们坐收渔翁之利,岂不美哉?”

董卓想了一会儿,说道:“雅公说的确实有些道理,但是迁都之事事关重大,容老夫去和陛下商议后再做决定。”

李儒点点头,正准备离开,董卓忽然一拍脑门,说道:“看老夫这记性,有件事忘记说了,陛下与老夫商议,决定任命雅公为太学博士。”

“陛下的意思,何太后和弘农王新丧,暂时不宜明目张胆地重用雅公,还请雅公理解啊。”

李儒笑道:“理解理解,太学博士一直是儒梦寐以求的官职,可以潜心研究学问。”

董卓进宫和皇帝商议迁都的事情,皇帝也赞成迁都。

第二天,在朝堂上,董卓对着文武百官说道:“大汉在洛阳已经定都二百余年,洛阳的王气已经衰弱,吾观长安反而王气旺盛,吾欲奉驾西幸,迁都长安,公等打点行装准备上路吧。”

太尉杨彪说道:“长安残破,不宜定都,今无故捐宗庙,弃皇陵,恐怕百姓会惶恐不安。百姓如果惶恐了,再安定下来就困难了,希望相国明察。”

董卓道:“哎呀,太尉大人,我们不是弃,是搬,是暂时搬过去,你懂不懂弃和搬的区别啊?”

尚书令黄琬说道:“杨太尉说的有道理,当年王莽篡逆,长安被一把火烧了,尽为瓦砾之地,百姓大多搬走,人口只剩下不到一成,现在放弃洛阳豪华的宫室,到长安那鸟不……咳咳……到长安那荒凉之地,实在是不合适。”

这时候李儒说道:“现在关东盗贼蜂起,天下大乱,长安山川险固,可以免受盗贼的侵害,又因其靠近陇右,木石砖瓦很容易得到,宫室不须月余就能造齐,虽然没有洛阳豪华,但是住得安心啊!”

李儒现在是太学博士,类似于高级顾问,可以在朝堂上随便发言。

司徒荀爽说道:“相国如果迁都,那么关东就不再为国家所有了。”

董卓说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迁都之事已定,诸公勿再多言!”

当时李傕、郭汜、张济、樊稠都在关东和联军交战,董卓令弟弟董旻和吕布带领天子百官和百姓先行前往长安,而他则和徐荣、李儒留下来接应李傕等人。

李傕等人接到撤退的命令后先后回到洛阳。董卓令他们先行前往长安,而他则亲自留下断后。

董卓有一种想要会一会孙坚的执念。

然而孙坚在行军到洛阳东郊后突然引军撤退,原因不明。

于是董卓也向西撤退。

一路上到处都是死亡的百姓。

李儒面露不忍之色。

董卓说道:“只有天下长治久安,百姓才能安居乐业,在此之前有一些牺牲是难免的。”

董卓军行至荥阳,李儒说道:“此处地形适合伏击,不如在此处设伏,以防追兵。”

徐荣道:“李先生所言甚合兵法。”

于是董卓令徐荣在此设伏,自己与李儒继续西行。

快到达长安的时候,后方传来了战报,说徐荣大破曹操和鲍信的追兵。

“雅公真神人也!”董卓赞道。

皇帝刘协亲自在长安城外迎接董卓。

刘协、董卓、李儒三人策马来到河堤之上。

董卓笑道:“陛下,多日未见,您似乎长高了一些。”

刘协道:“董公的白发也似乎多了一些。”

董卓道:“岁月催人老,臣的一生已接近终点,平定天下,还需要靠陛下。”

刘协道:“董公不在的这段时间,太傅袁隗、太仆袁基来找朕,说要让朕说服李傕、吕布等人对付董公。”

董卓道:“这两个老东西,一刻也不安生。”

刘协道:“董公应该还有公务处理,朕就先回宫了。”

“臣恭送陛下。”

刘协策马离去。

李儒道:“相国,我真的看不透陛下。”

董卓道:“我也是。”

“陛下是一个聪明人,他应该知道最为一个君主,制衡臣子的重要性,然而他对相国的信任似乎超过了应该有的限度。”

董卓叹了一口气,道:“这对我来说未必是好事啊,捧得越高,摔得也就越惨啊……”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