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战在即。
燕青忙从场中走出,把舞台让给两位高手。
武松与李猛刚才都有激斗,先调息一段时间,而后再开始切磋。
武松vs李猛!
武松左右手各一柄雪花刀,摆好起手式,一双虎目直瞪李猛。
李猛横刀直立,渊渟岳峙,气势拉满,杀意满格。
说起来,这两位的武功,有不少相似之处。
武松的刀说白了就是狠,对自己狠,对敌人也狠;没办法,武松不狠的话,西门庆、蒋门神、张团练这些狠人要谁来杀?
李猛的刀更是充满杀意,这种杀意不仅针对辽国蛮子,也针对边疆那些喝兵血的文官,针对那个把人命当球踢的高太尉!
仿佛是冥冥中的定数,李逵本就是天杀星下凡,现在李猛魂穿,杀意不降反增;武松更是天伤星当面,前伤猛虎,后伤大嫂,最后连自己都要伤!
难道这大宋的花花江山,只能以杀止杀,以伤换命,才能还世间一个清平世界?
两人对峙良久,气势非凡,都在感应那稍纵即逝的出手时机。
不能再等了,再等下去,气势便泄了!
双方几乎同时动手,李猛一记斜劈,武松使双刀抵住,火星四溅。
两个人,三把刀,顿时成为全场的焦点。
应该说,此时演武场中的这三把刀,都是千里挑一的好刀;若是寻常的朴刀,仅这第一下的碰撞,便要报废。
第一刀后,双方再没有试探,直接把打斗级别,提升到一流武者的层次。
就一个字,快。
非常快,快到看不清楚的地步,场中只有一片雪白的刀影闪动,至于是什么刀法,什么路数,在场众人中,只有几位真正的武学高手,才能分辨出来。
鲁智深有些怀疑:“场中打斗的真是李逵那厮?这刀法,连洒家赢他都不易!”
杨志平日里深入简出,今日不知为何出来放风,此刻也发表评论:“李逵刀法的路数,竟然有大宋边军的味道,真是奇哉怪也。”
青面兽杨志的祖上,正是大名鼎鼎的金刀杨令公,那是与辽军厮杀了一辈子的英雄人物。
家学渊源,杨志一眼就看出了李猛刀法中的独特味道。
正说话间,场中却生出变故,武松将左手刀弃之不用,仅用右手单刀拼斗!
鲁智深眼睛一亮:“这黑厮好生了得,竟然逼得二郎以单刀对敌,这下有好戏看了!”
作为武松的战斗伙伴,鲁智深对打虎英雄自然十分了解,单刀状态下的武松,更狠更毒!
果然,武松用单刀后,场中形势又是一变,如果说之前的打斗是切磋的话,现在的交手更像是生死相搏,看得人心惊肉跳。
杨志看过一段,大惊失色:“鲁提辖,要不要分开这二人,这样下去会出人命的!”
鲁智深又眯眼看了一会儿,微微一笑:“杨制使,你此番却是看错了。这李逵不知吃了什么灵丹妙药,一身刀法着实了得。二郎一直在变招进攻,这黑旋风却以不变应万变;两人看似生死搏杀,但节奏却被李逵逐步掌握。如果洒家看得不错,不出二十招,胜负便要分了!”
花和尚学佛之后,虽然每日酒肉穿肠过,对世间诸事的理解,却逐渐深刻起来。
隐然间,这个和尚已经成为二龙山派系中武功最为高强的存在。
相比之下,杨志的人生一直失意,也影响了自己练武的信心与毅力,功夫已经有滑坡的趋势;因此对比斗双方的形势判断,出现了偏差。
世间诸事,一饮一啄,皆有前因。
除了鲁智深与杨志,其他的人只是瞎看,不明觉厉。
王小飞突然觉得,自己认李猛当师傅,真是赚了,原来这哥们儿不比武松差啊!
鲁智深说得不错,李猛此刻在一点点积累胜势,将战斗节奏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
这是与强敌对阵时极为有效的法门。
面对高手,一棍子自然打不死,贸然使用绝招,有可能会阴沟翻船;只能先小心防守,寻求每次碰撞中的细微机会,然后想办法放大这种机会,让胜利的天平慢慢向自己倾斜。
无数次的生死搏杀,无数次的死里逃生,才让李猛学会了这一循序渐进的对敌方法。
这种方法已经不属于刀法范畴,而是专属于李猛的战斗之道。
武松越打越心焦,越打越吃力,等到醒悟过来时,他的刀法已经不属于自身控制,完全被李猛带跑了。
武松也是聪明人,心念一转,自然明白,对方从刚开始就布下了陷阱,自己一味猛攻,现在已经陷了进去。
由于是战友之间的切磋,眼看胜负已分,两人不约而同地放慢速度,最后同时收刀。
除了鲁智深、杨志,其他人心中都出现一个疑问:“怎么不打了?”
武松知道自己输了,连忙向对手行礼:“李大师的刀,确实厉害,武某甘拜下风!”
李猛这一场打得也很吃力,谦虚道:“武二郎的刀法也厉害得紧,你我的实力只在伯仲之间,我只是用了一点法门,算不得什么本事。”
周围大部分的二流武者,都没看懂这场打斗。
赤发鬼刘唐,也算是用刀的行家,平日里交游广阔,在各头领间都能说上话,此时心痒难耐,忙向鲁智深请教:“鲁大师,这场中你的功夫最高,你给咱们讲讲,为啥武二哥说自己输了?”
鲁大师哈哈一笑,也不谦让,当即给在场的诸位兄弟,进行这场切磋的复盘。
花和尚从战斗节奏控制的法门入手,细细讲过一遍之后,众人这才有所醒悟。
鲁智深问道:“黑旋风,却不知洒家这番分析,说的对不对?”
李猛也是一笑:“鲁提辖说的完全正确,在下佩服。”
老李也不藏私,将自己总结的积少成多的战斗技巧,分享给了诸位兄弟。
讲到要紧处,还当场进行示范。
佛家讲究缘法,李猛并不知道,自己今日这一番分享,竟让不少人开悟了。
很多在场的弟兄,从李猛的授课中得到启发,回去之后一番实验,竟然取得了不小的进步。
梁山上发生的这一幕,是中华大地武学交流的缩影。
尽管北宋是一个尊文卑武的朝代,但每当国家蒙难之际,中华武学总是能够大放异彩。
无数的江湖儿女,通过一场场的交流切磋,将中华武学传承下去,也将一颗武者之心融入中原大地,让尚武精神历久弥新,永垂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