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城 正德殿
听闻长宁郡主遇袭受伤,太后娘娘着急的前来问询。
皇帝陛下安抚道,“母后放宽心,都是些皮外伤,静养些时日就会好了,朕早就派齐太医前往五华山,照顾长宁,务必还您一个活蹦乱跳的孙女。”
太后这才放宽心,“诶,这孩子也是,怎么好好祈个福,也能遇上这些糟心事。哀家来事见你愁眉不展,可是遇上什么难事?同叛军有关?”
“叛军的事到也不急,有牧寒松,伍子毅这样的大将在,这群鼠辈也掀不起什么风浪。最多也就是暗地里想给朕制造些麻烦,他们本想焚毁御供佛品,好让民间百姓认为朕德不配位,多亏有牧寒松,长宁拼死护住了这批佛品,否则倒是真的会惹来一场大风波。”
太后笑道,“既然危机已解,陛下为何还愁容满面。对了,长宁这次回来,陛下可要好好嘉奖她才是。”
皇帝陛下又重重的叹了一口气,很是烦心的模样,“如今,让我头疼的正是,您的好外孙女,我的好侄女——长宁。”
太后不解,“长宁?”长宁这孩子闯祸了?陛下,长宁可是嘉儿唯一的骨血,我不管她闯了什么祸,只要不是投敌叛国的大错,我可不许陛下罚她。嘉儿死的早,你若连你唯一的骨血都护不住,你怎么对的起你唯一的亲妹妹。”
皇帝无奈的笑道,“母后,你看看,你看看你这护犊子的劲儿,你都不问问。。。。”
太后娘娘将手中的茶盏重重放下,“哼,我问什么,长宁怎么啦,她就是当街纵马,打了权贵,掀了这皇城的瓦片,你这舅舅也只能兜着。”
话虽如此,太后娘娘深谙长宁脾性,猜想一番,又犹豫道,“莫不是她看上哪家俊俏小儿郎,打算抢回去做个面首?嗯。。。这也不是什么大事。。。”
皇帝此刻瞠目结舌,感叹道,“幸好长宁自小在边疆长大,若是养在母后膝下,只怕妥妥成了纨绔子弟啊。不过如今,我倒是希望,这丫头能去抢个儿郎回来。”
说罢,递上了几封信件,“这三封信里,有一封是魏知行呈上的,说是五华山一行,对长宁情根深种,想尽早迎长宁过门。希望朕能尽快选个良辰吉日,为他二人证婚。”
太后娘娘喜笑颜开,“这是好事啊,魏二那小子总算知道我们长宁的好了,我之前还担心,他对长宁不上心,委屈了长宁。。。。”
皇帝陛下打断道,“母后听我说完,这第二封信是牧寒松写的,他在信中请求朕解除魏二与长宁的婚约。”
太后娘娘震惊,“什么?这。。。这是为何?可是那魏知行做了什么对不起长宁的事?”
“不仅如此,他还搬出已故的纳兰战,说是义父临终前已经为他和长宁定下婚约,有婚书为证,信物就是他和长宁一直佩戴的龙凤佩。”
太后震惊的说不出话来,一旁的苏嬷嬷忍不住发问,“怎么之前没听说过啊?”
皇帝也颇为头疼,“正是,牧寒松在信中解释,是纳兰将军临死前定下的,长宁并不知晓,后来订婚之时,他远在边关,来不及上奏此事。如今觉得魏知行优柔寡断,软弱异常,不堪为长宁良配,这才写信奏明,请我为二人赐婚。”
“这?魏知行是丞相之子,文官清流,牧寒松是武将之首,和长宁也算青梅竹马,虽有义兄的名分,但咱们可不是那等迂腐之人,倒也无伤大雅。。。。”太后娘娘倒是想的开,很快就接受了这两男争一女的戏码,开始认真比较,自己的宝贝外孙女到底跟谁更为般配。
“母后您先别着急站队,”皇帝陛下抽出其中的一封信,“这是长宁她快马加鞭送来的密信,说是受了佛祖的感化,从今往后打算效仿先贤,修身养性,常伴佛祖。希望我能成全她,并未她退了同魏知行的婚约。”
“咳咳。。。”太后惊得被茶水呛到,一旁的苏嬷嬷连忙上前拍背顺气,太后一把挥开,接过信件,快速翻阅,果然是长宁的笔迹,“什么,这丫头!简直胡闹!快,快,派小李子和元宝去五华山,务必把郡主平平安安的接回来。”
皇帝陛下:“母后不急,长宁怎么也要斋戒百日,为柔嘉祈福后才回来。”
太后娘娘:“还祈什么福啊,这才入山一日,就受佛祖点化,在等几日,这丫头岂不是要缴了头发做姑子,柔嘉可就这么点儿骨血,要是真看开,远离红尘,你就不怕柔嘉夜里来找你这个皇兄算账。”
皇帝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