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文学网
  1. 少年文学网
  2. 其他类型
  3. 跳进长生殿的生物学家
  4. 第36章 幸蜀
设置

第36章 幸蜀(1 / 1)


“这场乱世即将席卷而来,我又能作何?”他自言自语。

漫天遍野的哀鸿遍野,似在回应他内心的无力与迷茫。

“陛下洪福齐天,我们一定会渡过这难关的。”纵然形势危急,大臣中不乏盲目自信之人。

唐明皇轻轻一叹,什么也没说。

夕阳西下,他握紧了拳头。面对这乱世,自己也只能尽力守望,守护心中那一点希望的火种。

申豹默立在明皇身旁。

看着熟悉的城池命运堪忧,申豹感慨万千。

他熟悉历史的进程,但除了焦虑,却又无可奈何。

事到如今,怕是只有背井离乡这一条路可以走了。

明皇脸上虽不显露,但申豹知道他也在暗自叹息。

随着时间推移,城内百姓闻声慌忙逃窜,到处都是哭声与挽歌。

主要街道上人头攒动,拥挤不堪。手推车、牛马拖拉的老弱病残赶路,跌倒受伤的不断有之。

年轻力壮的男子推搡老人妇孺,自顾不暇。到处哭声、喊声、叫唤声混乱如麻。

整个长安城已经陷入一片混乱与恐慌中。

朝议之上,气氛凝重。唐玄宗坐在龙椅之上,眉头紧锁。杨国忠站在朝堂之中,一脸沉重。他们都知道,此刻的危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严峻。

“陛下,微臣以为必须立即派兵前往潼关,查明情况,以制定下一步的计划。”一位大臣挺身而出,打破了沉默。

唐玄宗微微点头,“此事甚好,哪位将军愿意领兵前往?”

朝堂上鸦雀无声,众将领面面相觑。杨国忠见状,心中不禁焦虑起来。

之所以无人应答,是因为

他们派去镇守潼关的大将音信全无,只怕战事已不容乐观。

此刻再送人去,怕是直接送命了。

虽然明面上在讨论应对策略,但可惜文官武将们已经人人自危,无心应对。

这些平日在朝堂上威风八面的大臣,现在一个个慌张失措,只求自保。

面对叛军来攻,他们已经丧失斗志,思想尽是各自逃命。

唐宫中再无对策,只剩手忙脚乱。

到最后关头,才知所谓威仪不过是强弩之末。

看群臣无一人有应对之策,杨国忠只能自行想主意。

“陛下,叛军已逼近长安,形势危急。臣建议带皇室尽速西逃蜀地避难。”他恳切劝道。

唐玄宗面色凝重,陷入了沉思。

他建议唐玄宗带皇室西逃,避入山险易守的蜀地避难,此谓“幸蜀”。

杨国忠分析敌军来势汹汹,长安已难以固守,不如趁现在保全实力。

“蜀地险要难攻,可暂避战祸。更重要的是,西逃可以保全大唐江山社稷的根本。”他继续建言。

前往蜀地的建议,虽然充满了艰辛与危险,但却是目前唯一的选择。毕竟,只有通过这样的方式,才能暂时避开安禄山的追杀,也为唐室江山赢得一丝喘息的机会。

唐玄宗也知大势已去,只能接受杨国忠的提议,准备与皇室西奔蜀地。

这一夜无人成眠,所有人都在惊惶而又手足无措地等待黎明到来。

玄宗独自站在月光下,眼中闪烁着迷茫而又坚定的光芒,他的心被无法割舍的情感交织。

“皇上,该起程了。”杨国忠焦虑的声音在他身后响起。

玄宗回过头,看着这位忠诚而又智谋的重臣,他的心微微一震。这个男人,他陪伴他走过了风风雨雨,现在又陪他面对这个最为艰难的时刻。

次日天明,玄宗携杨贵妃、皇子、公主、嫔妃等人悄然出奔。

整个皇室就这样匆匆离开了这金碧辉煌的皇宫,踏上了西逃的路程。

这一次不知前途是否有尽头,但在这里等待毫无生机。

此去一别,再难回头。

由盛转衰只在一夕之间。

杨贵妃轻步走在皇帝身旁,她知道这一去可能再难回来,不禁回眸凝望这熟悉的宫殿,眼中满是不舍。

“别回头了,去蜀地只是暂避风头,我们定会再回来。”皇帝轻声安慰。

杨贵妃勉强点头,将视线移向前方。行列步履艰难,她知道前路迢迢,将是一段漫长旅途。

然而能与心上人相依为伴,则是此生最大的宽慰。杨贵妃深吸一口气,挽紧皇帝的手,随行列西行。

杨国忠的提议尚存一线生机,但唐室江山,已是危在旦夕。

申豹与荷唐在逃难的人群中,同样面临着前路的未知和恐惧。但他们没有选择,只能默默地跟随着大军的步伐,尽力去适应这种颠沛流离的生活。

出逃蜀地的路途非常辛苦。

大军行进匆匆,士兵们都疲于奔命。

大军刚离开长安不远,粮食就已经断绝。

本是高高在上的禁卫军,这时只能放下身段,在路边丐讨食物充饥。

就连杨国忠也不得不在路边小店为唐玄宗买些胡饼充饥。

粮草跟不上,即使皇帝和贵妃也只能忍饥挨饿,与众人同甘共苦。

漫漫逃难路,磨损了不仅是体力,更有尊严与体面。

在如此艰难的逃亡路上,偷懒开小差的人很多。

不仅有普通士兵和宫人偷偷离队,连负责看守皇帝的内侍监袁思艺也在半路溜号了。

这种弃君亡命的行为在逃难混乱中到处可见。

天下既乱,人性亦乱,只剩趋利避害的自私本能。

这看似自私无义,但也符合生物的本能。

在自然状态下,动物为了生存会选择趋利避害。

人作为高等动物,也有这种生存本能。

当环境逆境,秩序崩塌时,人的行为也会退化为简单的动物本能。

所以众人离散奔逃也是顺应天性。

环境夺去了理性,留下的只有自我保护的原始冲动。

而且,在趋利与避害的选择中,避害是先于趋利的。

因为只有安全了,才有余力去追求利益。避开威胁是为了更好生存。

这一点,申豹在逃难过程中感触颇深。

现实的残酷往往超出想象,直到置身其中,才能体会。

随着士兵宫人溜走,逃亡队伍愈行愈少,是这乱世的写照。

出逃长安后的第二天,皇帝和随从们惊魂未定地来到了马嵬驿。

马嵬驿已是破败不堪,来往的难民们窸窣进出,无不面露疲态。皇帝和贵妃只得暂歇此处。

虽已脱离长安,但众人还是提心吊胆,生怕叛军随后赶到。

所有人都疲惫不堪,暂时忘却身份与礼法,相互依偎着单薄的衣裳入睡。

在这生死存亡的时刻,他们都是同舟共济的命运共同体。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