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文学网
  1. 少年文学网
  2. 其他类型
  3. 我在核冬天里囤物资
  4. 第42章 天火新城
设置

第42章 天火新城(1 / 1)


随着天火堡垒实力的增强,生活的逐渐改善,周边地区越来越多的幸存者被这里的秩序与希望所吸引,前来聚集定居。

堡垒的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已经迅速发展到了5000人的规模。随着聚集人口的增加,天火堡垒的内部空间已无法容纳。沐宸也意识到必须扩建外围居住区以容纳更多幸存者。她立即召开紧急会议,部署在堡垒外围选择适宜的场所建设外城。选址需要考虑辐射水平、地形地貌、运输便利性等多方面因素。

会上,各相关部门就选址问题展开激烈讨论。经过充分论证,大家一致确定在西北方向的一个山谷地带建设外城。这处山谷四周环绕着连绵的山脉,山体为谷地提供了天然的屏障保护。远远望去,参差的山峰在地平线上起伏,为谷地遮蔽了外界视线。这使得山谷成为一个相对隐秘和安全的所在。山谷内部植被较为茂密,有助于吸收辐射尘埃。检测表明,这里的辐射水平尚在可接受范围内。一条清澈见底的山间小河从谷地边缘流过,可以提供少量生活用水。空气也带着树木的芬芳,相比外面的荒芜废土,这里的环境显得十分宜人。

站在谷地中间向四周望去,连绵的群山仿佛一个坚实的怀抱,带给人安全的感觉。这片净土将孕育外城的诞生,也将孕育希望。综合各项优势,这片山谷地带是当前最佳的外城选址方案。

选择建设地点后,沐宸当机立断地批准了这个方案。她明白现在分秒必争,必须迅速行动。沐宸立即召见探路队队长李楠,安排他带领队员深入所选山谷进行实地勘探。要详细考察地形地貌、水源分布、辐射强度等信息,收集各类数据。

土木工程师李楠郑重接受了任务,向沐宸保证一定全力以赴、迅速完成勘探工作。随后,沐宸又召集城市规划团队,提前开始设计外城的规划布局、建筑风格、功能分区等,以便后期工程立即开展。她还与后勤部门研究物资储备和人力调配问题,做好建设所需要的各项准备工作。勘探队很快启程出发了。沐宸目送他们离去的身影,内心充满期待与希望——新的外城就要在那个山谷诞生,新的文明之光也即将到来!

李楠作为土木工程专家,被任命为山谷地带勘探队队长。经过几日的现场工作,他终于完成了勘探任务,归来向沐宸报告工作成果。

李楠呈上的勘探报告深厚地记录了他们为获取第一手资料所付出的心血与辛劳。面对未知的山谷地区,探路队需要冒着辐射风险步行勘察,才能完整绘制出地形图。他们克服饥渴艰辛,沿河流取水测量,才获得了水资源分布的数据。在搜集土壤和空气样本时,队员们也不得不长时间暴露在辐射下。好在他们戴着防护装备,才减低了辐射伤害。

可是装备的供给有限,李楠为了让手下多一份安全,总是将最好的防护服和仪器留给他们,自己只能忍受更大的辐射风险。看着李楠眼角新添的细纹,沐宸明白这其中的艰辛。正是他们不畏牺牲的勘探工作,才为外城建设提供了可靠基础。

李楠指着报告中的地形图,向沐宸解释这个山谷的地貌特征非常适合建城:“看,山谷的两侧有连绵的山峰,我们可以沿山势规划出错落有致的居住区,一层一层向上布局。”“山谷中央这块平坦的大片开阔地,非常适合规划为商业区和市政广场。九曲河流这里可以修建水坝,既发电又储水。”“远处这些小山头,可以建高级住宅区与发电风机,视野一定很棒。靠近出口的地方则适合工业区与仓储。”李楠指点着地图上的多个点,已在脑海里勾勒出城市雏形。他兴奋地说:“只要发挥我们的创造力,这里一定可以建成山水风光、功能完备的文明新都!”看着李楠脸上浮现的热忱,沐宸也深深感受到这片净土蕴含的巨大潜力。

沐宸在查看了详细的勘探报告后,非常满意地点点头,接着她询问李楠:

“根据地形面积和资源情况,你初步判断这个新城最多可以容纳多少居民?这关系到我们的迁移计划。”

李楠根据记忆中地图数据,稍作估算后回复:

“据我粗略测算,整个山谷地带约50平方公里,如果规划为现代化城市,以每平方公里1万人计,这里可以容纳50万居民。”

“但考虑到资源有限,我建议第一期建设控制在20万人规模。未来随着能源、食物等的增加,可以逐步扩容到50万。”

沐宸听后点点头:“你的估算非常合理。新城的迁移计划,我们先以20万人作为目标,分批次有序进行。随后再逐步扩大规模,我相信这里一定可以容纳下更多生命的希望。”

李楠向沐宸保证,他会配合城市规划师,设计出一个既功能完备、又能最大限度容纳难民的美好新家园。

在听取李楠的勘探报告后,沐宸当即召集城市规划团队开会,商讨外城的设计方案。

会上,大家围绕勘探报告的资料展开激烈讨论。对于城市的规划布局和风格方向,各人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有的建议充分利用山势地形,建设多层错落有致的山城。有的则认为应该规划开阔的平面布局,以方便车辆运输。对于建筑风格也有古典或现代的不同倾向。

起初,各种意见难以调和,甚至出现些许争执。但是在沐宸的提醒下,大家逐渐意识到必须放下成见,取长补短,才能设计出理想的新城。

沐宸心中已然有了宏观的蓝图——天火堡垒作为前沿要塞,必须建成一个坚不可摧的军事防卫基地,牢牢掌控周边要地与交通线。

而新城则定位为后方支撑,负责大规模的产业建设、人口聚集。新城可以依托天火堡垒这个强大屏障,以及山谷的地形掩护优势,专心发展经济力量。

两个城市战略布局分工明确,相辅相成。天火堡垒守内,新城攻外;堡垒提供坚实后盾,新城输送源源力量。

在听取沐宸的城市规划思路后,众人不禁对她的远见卓识深感佩服。她的构想巧妙利用地形,兼顾功能与美观,让人眼前一亮。

“沐宸姐的规划思路非常英明,既注重实用又不失美感,真是佩服!”城市规划师徐洋忍不住赞叹。

“是呀,能获得沐宸姐您的指教,我们受益匪浅。”建筑工程师陈劲也表示,这种整合山水自然之美与现代化城市功能的设计理念,对他们启发很大。

沐宸谦虚地说,这也有赖大家集思广益才形成的方案,她不过起到些微推动作用。

在确定了新城的总体规划方案后,一个重要的问题摆在了大家面前——给这座承载希望的新城起一个名字。

经过集思广益,大家最终决定将其定名为“天火新城”。

这个名称寓意着这座新城将继承天火堡垒的火种,传播文明之光。它将成为人类文明重建新生的希望之地。

命名完成后,沐宸正式宣布天火新城建设计划启动。各部门立即进入忙碌状态,进行城市设计细化、基础建设施工、迁移准备等工作。

大家都自豪又兴奋地投入到新城建设中,为了文明能在这片净土上再次绽放绚丽之花。

天火新城,这名字植入了人类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在努力之路上,他们定会化希望为现实,让生命在这里打造新的荣光!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