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文学网
  1. 少年文学网
  2. 其他类型
  3. 我靠种田娇养战神王爷
  4. 第141章 到底卖的什么关子
设置

第141章 到底卖的什么关子(1 / 1)


灾民们也不知道今日这粥和饼怎么这么香,用薄饼卷了肉菜,一口送入嘴里,根本没功夫细品,只觉得这饼皮子微韧,有点弹牙,夹着油润的肉菜,好吃得欲罢不能,再端起粥喝一口,微粘爽滑,只恨自己没读过书,斗大的字不识一个,不知道该怎么形容这样好吃的食物。

只能干巴巴地喊道:“哇,好吃!好吃!”

转眼,大部分灾民都吃好了,一个个坐在地上,揉着肚皮打着饱嗝,一脸的心满意足。

林芊嘿嘿一笑:“大伙儿都吃饱了?”

“吃饱了,东家厚道的,准备了这么好吃的饭食!”

“我还能再添一碗,嗝~”

一道不和谐的声音引来在场一片哄笑。

林芊点点头,笑道:“可有吃出来是什么粉做的?”

大家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女人们心细,可琢磨了好一会,也没回味出什么来,只觉得嚼起来弹牙,一定不是普通的面粉。

林芊好像赌坊里的庄家,只摸着底牌笑着,不吭声。

等议论的声音小了,她才亮出底牌:“咱们今天吃的粥和饼,就是用木薯做的。”

话音刚落,人群顿时慌乱起来,“东家,这东西不是有毒吗?你是要毒死大家啊,你不能这么对我们啊!”

有人大哭:“大家一起死了也好,总归这大灾的日子也没法过了,哇哇……”

“大家伙都安静,听我说。”林芊看着情绪激动的人群,抬手压了压,“我刚才也吃了,难不成我也活腻了,拉着你们一块死?”

“咦?”众人又坐下来了。

“你们可有觉得不舒服?”

有人细细回味一下,除了吃太撑,似乎没有哪里不得劲的。

林芊继续道:“这个木薯,生吃确实有毒,但是经过浸泡或者晾晒的处理,已经解了毒,且营养丰富,可以大胆地食用,绝对没有问题。”

灾民们安静了下来,脸上已经有抑制不住的激动和兴奋,这如果是粮食,那可不得了,相比那亩产量不足五百斤的麦子,这就是巨产啊。

听东家说,这木薯好养活,全国哪都能种,也没有明显成熟期,想吃随时都能挖,只不过在九月份块根的产量和营养会达到最佳,这对于他们一年有三季靠野菜山货度日的饥民来说,简直就是天大的惊喜啊。

如果也能在家乡的小山坡上种植木薯,那他们也能过一个肥年了。

这木薯粉做出来的饼子,卷点小菜,夹上一片腊肉,啊,那滋味,想想就美得不行。

林芊是出了名了,但名声可不是一边倒的好,也有人在暗地里骂她剥削廉价劳力,而城中另一名女子却突然声名鹊起,她的功德也被百姓传颂。

“柳通判家的小姐,前几日刺血抄佛经为泊州百姓祈福,还在清灵寺开了三天的消灾祈福法会,跪了三天,听说膝盖都跪破了。”

“柳家还在临川府下面的各个县广开粥棚,救济灾民,每顿还有肉包子吃,灾民们都喊她活菩萨呢。”

林芊在去县里头的路上,遇到好几个路人,都在传颂柳家及柳小姐的感人事迹。

林芊有些怔愣:“跪了那么久,不怕瘸了吗?”

不过这柳依依愿意为了名声做几件对灾民有益的善举,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等到了城门外,果然见到了柳家旗号的粥棚,大概那一排十几个棚子都是她们家的。

粥棚里架着大铁锅烧着,锅里有大米在沸动,香气四溢。

干完一上午农活的灾民已经排好了长长的队伍。

但是,柳家这边的主人还没到,所以这会还不能分发食物。

只是,大家干了一上午的体力活,一个个都饿得饥肠辘辘,还眼睁睁看着那些热气腾腾的吃食,却不能动,心里难免怨怼。

熬粥的人却冷声道:“着什么急,这不是还在煮吗,再等上一个时辰吧。”

“什么,还要等一个时辰?凭什么!我们都要饿晕了!”

灾民们有些心浮气躁的,“这锅里的粥已经熬绵了,再熬就没了!”

熬粥的人却瞪了一眼,没说话,只是将锅膛的柴火撤了一部分出来,火势立马就小了很多,锅里沸腾得没那么厉害了。

灾民们都傻眼了,却也没敢多说多少,他们知道,是因为“大人物”们还没到场。

林芊进了城后,登上了城楼之上,她倒想看看,这柳家到底卖的什么关子。

灾民们人很多,排队是最没耐心的,等久了就容易出乱子。

不过,林芊很快就看明白了,“这是柳家主子还没到,他们既然想要立身扬名,那必定要亲临此地,受百姓敬仰。”

“虚伪的很!”星儿冷嗤了一声。

林芊猜的没错,等了将近一个时辰,柳家的马车才从城内缓缓驶来。

而排队的灾民现在已经一肚子窝火,他们是拿劳力换的食物,又不是免费领的,凭什么让他们干等了这么久?

几辆马车终于抵达粥棚前,从马车里下来的是几个世家夫人,柳家主母和柳依依也由着丫鬟搀扶着下了马车。

柳依依依旧是一身烟紫色的纱裙,妆容淡淡的,再加上那一抹温婉的笑,让人很难不注意到她出尘的气质。

连自己这个女子见了她,也忍不住动心几分。

林芊眯了眯眼:“柳依依步伐稳健,哪里像跪了几天的人。”

此时灾民们一片欢呼,心想等的主人家来了,终于可以吃上饭了,看着那一锅锅稠厚的白米粥,他们眼睛都亮了。

柳依依却十分惊喜,她这一波名声做的果然不亏,百姓见了自己,已经欢呼了。

因着白泽县是第一个“以工换食”成功的地方,受到了圣上的赞赏,所以许多从别地来的官绅富豪都会来白泽县观摩取经,回去好跟着效仿。

其中不乏一些朝廷内有绝对影响力的人物,只要她们回去提一嘴柳家积德行善的事,自然会有人上达天听,到时候柳通判的官位怕是要再往上升一升了。

城外的柳依依并没有留意到城楼上站着的人,且也没有立刻就分发食物。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