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文学网
  1. 少年文学网
  2. 其他类型
  3. 我靠种田娇养战神王爷
  4. 第139章 这“树”有毒
设置

第139章 这“树”有毒(1 / 1)


林芊已经安排了人送来了酒精,给每人都消了一遍毒,又分发了纱布口罩。

等这一切做完,便可以开饭了。

林芊指挥着护卫队的人让出几条通道出来,让灾民们排成几队领取食物,领完再到另一侧的棚子里登记一下。

王婶则带着新加入后勤部的陈瑾娘给他们分发食物。

陈瑾娘自从脱离林老大一家的魔掌后,经过一段时间的休养,脸色饱满了不少,人也显得精神干净,看着一下子年轻了好几岁的样子。

她干惯了农活,所以手脚很是利索,林芊给她开了一个月二两银子的月钱,还是很值的。

灾民们有些不敢相信,原以为会是清汤寡水的食物,没想到东家这么实在一个大好人,顿时觉得前一个月灰暗令人绝望的生活,一下子变得阳光明媚起来。

领到食物后,一个个狼吞虎咽了起来,生怕吃慢了就被旁人抢了去。

有些拖家带口的男人,将自己那份分出一半,拿给家中的老弱妇孺吃,因为她们实在干不了什么活,便只能一直饿着肚子。

一顿早饭后,护卫队便带着灾民去山里上工去了。

这座苍山连着后头的落霞山,已经被林芊买下来了,便是她名下的私产,在自家的山里采摘,任谁来了也说不出什么不是来。

灾民们每人拿着铲子和竹筐,看着山里这密密麻麻的植株,个个惊疑不定的。

林芊嘱咐他们不要贴根挖,要离根部远一点,慢慢刨,不能挖坏了。

铁生吓得手足无措,道,“东家,这树可不兴烧啊,根茎大着呢,不好引火,而且有毒,之前里正叔家的牛嚼了几口它的根,就口吐白沫,毒死了。”

林芊扶额,“这东西叫木薯,绿叶绿杆的是甜木薯,有微毒,所以不能生食,但是我有解毒的方法。”

木薯富含淀粉,在后世,可是养生保健的宠儿,做成营养粥,小吃,糕点之类的美食,可贵着呢。

没想到在这里,却是连牛都不吃的东西。

要知道,这木薯可是高产食物,亩产量能达到五六千斤,大灾之年,就这一片能救活一州百姓。

“不行不行,我觉得不妥。”铁生着急说着。

其他人的反应都是一样的。

这东西山上很常见,但是不能吃,所以没人去刨它。

林芊却没管他,催着让人挖了一株出来。

果然,根茎肥大,一窝十几个,个头很大,有二十多斤重。

她在心里粗略估算了一下,这些木薯若是处理后全部磨成木薯粉,是可以保存很久的,市面上白面三十文一斤,她这一斤木薯粉哪怕只卖二十文一斤,这一季她也能进账四万两银子左右。

真真是赚翻了。

林芊让灾民们将扒出来的木薯在山里的河流里清洗干净,再削皮切块运回村里的大晒场上晾晒。

木薯干是无毒的,磨成粉就是木薯粉,可以做成木薯粉条,汤圆之类的小食,口感很是爽滑。

如果想吃新鲜的,就要将木薯片置于河水浅流处浸泡三天以上,就基本去除了毒素,再煮成粥就完全没问题了。

挖出木薯后,还要立即补上一颗新的,种植方法也交给了他们,只需留下手掌长短的木薯节原地种下即可,这样下一季,又是一山的粮食了。

且这东西属于“懒人作物”,很容易泛开,不用打理也能长得很好,完全不担心养不活。

灾民们干的很起劲,因为干得多,食物就越多。

一上午忙完,灾民们又回到了村口的粥棚那,等着分发午饭。

林立新因为在作坊里表现出色,所以被林芊提拔为织造坊的大管事了。

他也被调出来,负责灾民的清点工作,这一点名才发现,有些浑水摸鱼的已经脚底抹油溜了。

林芊坐在椅子上,脸色不大好。

铁生知道自己这个护卫队长当得不称职了,当即一咬牙,带着一队人将那些人给截了回来。

他们是外地人,对这边地势不熟,根本跑不了多远。

这些人带回来后,没有鞭子伺候,而是让他们去苞米地里干农活。

之前因为抢收苞米,没来得及把苞米杆子砍了收回去,秸秆还在地里呢,这些刁滑的人便被带到田地里,收拾完苞米杆,还得犁地,还能播种施肥,总之活计多的是,反正不把他们吃下的那份给干够,是不能走的。

这边灾民每人都干的不错,分到手竟然还有一盘五花肉,顿时激动得哭了出来。

说实话,如果这里一直有活干,他们都不想返乡了,那边官吏层层盘剥,他们只会受欺压,而留在这里,哪怕没有工钱,也能过的舒服。

到了下午干活的时候,以工换食的法子进行的就更顺利了,没有人再想跑了,都愿意留下来,至少能吃饱饭,不必再担惊受怕了。

林芊将“以工换食”的安顿措施献给了崔县令,至于他会不会效仿,那就看他自己的意思。

崔县令听了她的话之后,一拍大腿,顿时就像找对了方向一样,立即就给手下的衙差分了工,各自行动起来。

这些天城外围着的灾民严重影响了城中百姓的生活,因这事,他都快愁秃了脑袋。

如此这般,用以工换食的法子,那些精明的富户们也就没话说了,毕竟他们雇佣帮工也是要花银子的。

虽然这个法子有些大胆,却十分的可行,且有了之前提前秋收的事,崔县令对林芊那是十分认可的,如果这事儿弄好了,保不齐他这官儿还能升一级。

于是,对想出这个法子的林芊更是另眼相待。

当天中午,城外粥棚便有衙差大声读了一条规定:“县老爷有令,从今天起,不再免费派粥,想吃饭,就到各个粥棚报名做工,各处管事会根据做工表现,来分发饭菜份量。

衙差一念完,底下的灾民就炸锅了。

这哪成?

原本之前啥也不用干,就有一顿稀粥喝,人都是有惰性的,可以饭来张口,干嘛要卖力气了?

虽然那稀粥可以照见人影子,根本填不饱肚子,可也饿不死不是?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