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叔自然再没什么不放心的,“东家你放心,我这班子人在十里八乡干活都是出了名的靠谱,保管盖出你满意的作坊!”
林芊笑着点头,爽快地付了银子。
刘叔握着手里两个白花花的大银锭,愣了半天。
他还是头一回遇到活没干完就收到钱的主家,赶紧承诺半个月就能把厂房搭建好,算上材料费人工费,他估摸着不会超过100两银子。
林芊很满意,这可比在镇上买一处大院子划算的多。
刘叔是个老实人,虽然拿着巨款凭他支配,却也没有从中动什么手脚,每一笔费用支出都让人记了账。
木材和砖瓦一批一批运来,在黄泥地上堆得和小山似的。
这可把一些村民惊呆了,一个个都跑出来看热闹。
在这些农户人眼里,建作坊,跟日头从西边出来一样稀奇。
有那自以为跟林芊很熟的人,好奇地上前打探:“阿芊,你这盖的作坊,得花多少银子啊?”
林芊笑笑:“一个小作坊,花不了几个钱,不比城里的房子贵。”
她说的也是实话,如今只是囤了块地皮,初步盖上几间先运作起来,装修上也不会太讲究,指不定以后要到别处兴建更大的厂子呢。
但村人们也清楚,她嘴里说着花不了几个钱,可这一趟一趟运过来的骡车,每一车都装得满满当当的建材,这可是她们想都不敢想的。
有那心里不平衡的,就躲在人群后面阴阳怪气地道:“唷喂,可了不得呢,如今说话的口气都不同了。瞧那显摆样,恨不得让村里所有人都知道她挣了大钱呢,还非得装得不在意的样子,假不假!”
林芊有些好笑地看了她们一眼,她自己凭本事挣的银子,跟她们有关系吗?一点都见不得别人好。
工地这边忙活着,王婶子匆匆赶过来帮忙。
她男人是村里的木匠,手艺不错,也被刘叔喊来干活。
王婶看到林芊,拉过来就问:“小芊,有什么要帮忙的,婶子来给你搭把手,家里播种的活都忙完了,左右也是闲着。”
林芊知道王婶烧饭的手艺还是不错的,便笑道:“有桩事,还真需要婶子帮忙。”
王婶精神一振,甚至有些迫不及待地问:“啥事,你尽管说,婶子一身的力气随你使唤。”
“我想请婶子帮忙准备工匠师傅们的三餐伙食,工钱按照每天六十文来结算。”
“啥?一天六十文?”
王婶子瞪大眼睛,嘴巴惊得能塞下鹅蛋了,是一脸的难以置信。
跟工匠们一样?她都怀疑是自己听错了。
倒也不怪王婶反应这般大,一个出色的木匠干一天体力活也不过才挣五六十文,她一个没本事的妇人也能挣这个数?这钱给的也太豪爽了点。
“小芊,你说真的?帮忙烧饭还有工钱?你叔本来就在这干活,我就想来帮帮你,哪有帮忙还给钱的道理。”
“有二十来个师傅们呢,烧饭可不是轻闲活,我岂能让你白忙活,你再把兰花婶子也喊过来,两个人烧饭会更快一些。”
说完,她预支了五两银子的花销,工钱从中扣除即可。
兰花婶子一听自己被雇了,一天六十文工钱,当即就将手里的葫芦瓢扔了,瞪了一眼自家院闷头干饭的儿子,“老娘不伺候你们了,老娘去挣那一天六十文的工钱了!”
转身就与王婶手拉手,笑得嘴巴都咧到耳根了。
盖房子是个体力活,吃的也多,林芊让王婶子顿顿都弄点肉,凑成一荤两素一汤,主食就吃杂面馒头。
干活的师傅们都震惊了,以前干活的主家也有提供饭食的,不过都是一些粗茶淡饭,随意就打发了,有那抠门的恨不得只给工匠吃米糠喝凉水,能省即省,没想到这次竟破天荒还能吃上肉。
他们乡下人,平时也接不到多少活计,一年挣得也就不多,想吃顿肉只能等到过年。
可人家林东家却说:“给师傅们吃好一点,干活就有劲儿,房子也能盖得更好不是?”
可把师傅们感动得眼泪直流,一个个吃的满嘴流油,“主家是个厚道的,她让咱们心里舒坦,咱也要让人家心里舒坦!就冲这伙食,兄弟们,咱也得给人把作坊盖得结实漂亮!”
“好嘞,刘工头!”
工匠们一个个跟打了鸡血似的,对林芊这档活儿,就更加上心了。
另一边,林芊每晚栓上院门,忙活两个时辰,基本稳定在每天500块的产量,能勉强供应得上铺子里的需求,也就是每天44两的进项,跟那些自带异能或者空间的穿越人士相比,差远了。
但她是做实业的,心急也吃不了热豆腐。
这两日她又寻到了城中最大的一座炼油作坊。
因为油料一般都是本地生产,产量有限,需求高了价格就有往上涨的趋势。
她以每天订购120斤豆油的量签了一年的契约,约定这一年内价格不变。
纯碱是从西山碱矿里挖出来的,成本几乎都在运输和商贩的利润上,她直接找到了源头商,一番讨价还价,每斤又压了2文钱的成本。
搞定了油料和纯碱的货源,她又在砖瓦街找到了一家经营石灰的大商号。
所有原料都是签订一年契约,无论市场行情如何,都不能有价格变动。
而生产牙膏用到的草木灰只需要从农户手中收购就行,价格自是便宜到忽略不计。
牙膏的妙处目前还没普及开来,所以她只做了薄荷味的,其他口味暂时不考虑,因为提纯法实在复杂。
她从上山挖草药的村民手中收购新鲜薄荷,从叶和茎中粗略的提取纯度不高的薄荷脑,够用就行。
作坊的进展很快,匠人们在黄泥地上夯实土地,打桩基,在这些桩基的基础上,木匠们搭建梁架,泥瓦匠铺设地面、建设房屋的墙壁、铺设瓦顶,没几天功夫就盖到了一半。
林芊瞧着作坊离完工也没几天时间了,就将招募帮工的告示贴在了村口的大槐树上。
有那识得几个字的村里人看完后赶紧奔走相告。
“啥?月钱二两!!!”
村里瞬间炸了锅。
林老大一家也得了这个消息,此时一窝老小正猫在屋里,一个个冒着酸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