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文学网
  1. 少年文学网
  2. 其他类型
  3. 登基?找太子啊皇兄又不是没儿子
  4. 第 89章 废除殉葬
设置

第 89章 废除殉葬(1 / 1)


朱祁钰奔丧,阵仗不小。

大明门外,以陈循为首的文武大臣已经等候在那里。

“臣等参见殿下!”

陈循带头行礼。

“免礼!”

“诸位大人在此是来阻止孤吗?”

朱祁钰让他们起身后问道,他还真不敢大意。

有的大臣就喜欢铁骨铮铮与帝王作对,即便现在是皇上、太后和太子几人的治丧时间。

朱祁钰觉得可能有大臣还是想要阻止他走大明门。

“臣等不敢!臣等是来迎接殿下的!”

陈循赶紧开口,他真怕有人头铁说郕王不能走大明门。

那样的话,郕王又要调头回去了,而他们将背负阻止郕王尽孝的罪名。

“有劳诸位大人了!”

既然是来迎接自己的那就走吧,进了宫里去朱瞻墡和孙太后灵前上香守灵。

一行人慢慢来到乾清宫,朱祁钰给朱瞻墡磕头上香。

朱瞻墡的皇后和妃子都守在灵前,有二三十个,只是此刻的她们,绝大多数满眼绝望。

按照规矩,皇帝死后,后妃中没有儿女的妃子是要陪葬的。

不仅是皇帝,藩王死了,其妃子中没有子女的也是要陪葬的。

皇上为襄王时纳的妃子,几乎都有女子,虽然死了,但她们不用陪葬。

不过,等她们死后也是要与皇上葬在一起的。

应该说她们很幸运,能够葬入皇陵,这是多少女人梦寐以求的。

子女只有湘潭公主一个人。

看来朱瞻墡为了增加子嗣纳了不少妃子。

拜完朱瞻墡,朱祁钰又到仁寿宫给孙太后磕头上香。

仁寿宫守灵的人也不少,有万宸妃、周贵妃和重庆公主,还有朱祁镇的其他妃子。

相比朱瞻墡的妃子,她们只是伤心难过,没有绝望。

因为朱祁镇失踪了,她们不用陪葬,可以好好活着。

历史上朱祁镇将殉葬制度废除了,是他唯一被称赞的地方。

受父亲宣德皇帝朱瞻基死时的场景影响,朱祁镇就决定改变这一情况。

第一次是在正统四年(1439)周王朱有燉死的时候,朱祁镇下旨:妃夫人以下,不必从死。

只可惜,当圣旨传到开封的时候,周王朱有燉的七个妃子都已经殉葬了。

第二次是他临死的时候,交代朱见深,他死后不要将妃子殉葬。

重点交代善待钱皇后,让她长命百岁,殉葬制度从他开始终止。

后来,明朝的皇帝死后都没有让妃子殉葬。

当然,朱祁镇当时主要是为了保护钱皇后。

土木堡之变,让朱祁镇的人生走向了低谷,经历了人生最黑暗、最无助、最背负骂名的8年。

而在这8年中,只有一个女人始终陪伴着他。

但钱皇后没有子女,要是他不特意交代,钱皇后还是免不了殉葬的下场。

之后,朱祁钰又去给太子朱祁鐄上了香,至于枣阳王朱祁钲和朱见潾只是让王诚代表去了一趟。

在殉葬这个问题上,朱祁钰也觉得太残忍了。

朱祁钰一边守灵一边思考,最后还是决定废除殉葬。

这么做,他可以获得天下百姓的赞美,可以获得人心。

朱祁钰把大臣们叫到偏殿。

“这几天,孤思考了很久,孤觉得殉葬太惨无人道了,决意废除,就从大行皇帝开始。

诸位以为如何?”

朱祁钰说出自己的想法,这件事情得早拿出结果,否则就起不到作用。

“殿下,殉葬流传数千年,万不可废之啊。”

高谷第一个反对,殉葬是帝王和藩王才享有的特权。

他也想,但是他没资格。

朱瞻墡肯定也想,只不过没想到会这么快就死了。

“次辅说得对,这是皇权的象征,不可轻易更改。”

于谦也反对,帝王的特权怎么可以废除。

“臣也反对,殿下说殉葬惨无人道,臣不认同。

殉葬的范围很狭窄,只有皇帝和藩王进行。

另外,殉葬的人也只是皇帝的和藩王的妃子,而且只是无子女的妃子。

其他人,并没有一同陪葬。

所以,并不涉及人道问题。

皇帝和藩王妃子享受了荣华富贵,自当付出相应的代价。”

周忱也反对废除殉葬,他如今的地位是朱瞻墡给的。

如今朱瞻墡死了,该他享有的特权,周忱不希望被剥夺。

而且,朱瞻墡的这些妃子并不是马上就殉葬,还要等几年。

朱瞻墡登基之后并没有立马着手修建陵墓,所以现在的朱瞻墡并不能立马下葬,要停尸好几年。

于是,朱瞻墡的这些妃子还能多活几年,比宣德帝的妃子好多了。

宣德帝的妃子可是在下葬的时候就被处死殉葬了。

“而且,大行皇帝的陵墓修好需要好几年,他的妃子们还可以多活几年。”

周忱最后提醒朱祁钰,朱瞻墡的妃子不是马上就要殉葬,要等陵墓修好后才可以。

现在就殉葬,没地方埋。

周忱之后,不少大臣都反对。

“臣觉得该废除殉葬!大行皇帝薨了,并不是妃子们的错误,她们该自由活着。”

金濂赞同,其实他心里也不赞同,但这时候得有人站出来支持。

郕王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得百姓的好感,至于妃子的好感没什么用。

郕王又不是曹操,专挑人妻。

而且,朱瞻墡的妃子论起来是郕王的婶婶,于伦理不合。

这时候站出来支持,就是抢占先发优势。

因为胡濙和王直没有开口,不知道他们俩是支持呢还是反对。

金濂觉得,胡濙和王直大概率是赞同的,只是等反对的人先说。

“臣支持废除殉葬,如殿下所说,确实惨无人道。

不过,妃子死后,当葬入大行皇帝的陵墓,在九泉之下继续做大行皇帝的妃子。”

胡濙直接说支持郕王,而他这种办法算是另一种方式的殉葬。

殉葬的目的就是要生死都要在一起,都要归皇帝所有吗。

至于不方便的问题,不存在的。

陵墓在修建的时候就设计了陪葬的位置,设计了入口。

就像孙太后,朝廷不会专门为她修建陵墓,只会将其葬入景陵。

景陵的入口,要等孙太后和吴太妃否死了,葬入之后才会彻底封死。

“臣支持废除殉葬!帝王与妃子的夫妻关系,从妃子进宫那一刻起就存在了。

无论殉葬与否,都不能改变她们是帝王女人的身份。”

王直接着支持,理由嘛,很多的。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