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安允当着四人的面一掌碎大石的事,被当成了奇闻异事,在江宁城传的沸沸扬扬,这样的结果就是越来越多的人前来拜师,聚义堂门前经常排起长队,成了江宁城独具一格的风景。
三天不到的时间,聚义堂已经聚集了超过三百人,原本看似宽敞的聚义堂,现在看来却有些拥挤不堪。
不过好在逄青山想出一条妙计,江宁城北有一树林,宽敞平坦,优雅寂静。他经常在那里挥拳练刀,即使三百人同时习武,也不觉得拥挤,陆安允表示同意。
自那天起,每天一早一晚,总能看到一群手持兵器,精神饱满的年轻人进出北城门,相当壮观。
说来也巧,自那晚之后,倭人似乎从江宁一带销声匿迹了,逄青山派出去打探情报的人也都没有寻找到倭人的踪迹。
有人猜想,这些倭人大概是惧怕陆安允,打起包袱,连夜逃回了老家。
但陆安允却不这么认为,倭人贪婪成性,野蛮骄横,他们可不会因为这点挫折就止步不前,肯定是在酝酿更大的阴谋。
逄青山看着阵势宏大的学武人群,脸上洋溢着兴奋之情,忍不住对陆安允说道:“哎呀,难得啊难得,有了这三百人,再加上你这位好师父,何惧小小倭人!”
陆安允轻轻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轻声说道:“三百人之众足以抗衡倭人,只不过我这个所谓的师父,确实当的有点言过其实了!”
她看向那些正在树林中盘膝而坐,微闭双目,聚气凝神的三百个徒弟们,不觉想起了自己当初在姑山山顶盘膝而坐的情形。
那时候自己年龄才不过几岁,每天要拿出几个时辰来聚气凝神,盘着腿,坐在石头上,脑海里不断重复姑山道人告诉她的口诀:“虚其心、实其腹,下上凝合,团聚中宫,吸纳天地之气,为吾之用,行遍吾身,久之,则成真气!”
正所谓大道至简,这短短三四十个字,便是真气的修习之法,道理并不难,但千人千面,哪怕是一个字,不同的人解读的意思也会有千差万别。
逄青山内力深厚,但体内真气匮乏,无法将体中之力,灵活运转。通俗来讲,就是他外形看似威猛无比,内功也强,但真要让他徒手碎大石,那可就有点天方夜谭了。
三日来,他按照路安允所说的口诀,盘膝而坐,聚气凝神,体内真气不断汇集,内力提了不止一个台阶。
体内有了真气,需运转真气,将其注入筋脉,贯通全身,此为“通脉”。脉通,则气行,气行而聚,则力成。
运转真气的口诀,路安允也毫无隐瞒的传授给了逄青山等人,口诀为:“意息相随丹田趋,静守胎息化虚空,收发如水气运行!”
这二十一个字,是姑山道人师父的师父的师父传授下来的,并不是见不得人的秘密,姑山道人生前张口就来,也不怕外人听着。
路安允曾经问姑山道人,说:“师父,您整天把这些口诀挂在嘴边,不怕被别人偷学了去吗?”
姑山道人听后,嘿嘿一笑,只说了五个字,“诀不如人也!”
当年的她,似懂非懂,还嘲笑姑山道人故弄玄虚,现在回头再看,她已经完完全全理解了那五个字的意思。
逄青山在一旁摩拳擦掌,经过短短几天的练习,他体内真气已经运转自如,腿上功夫有了长足进步,就刚才那人说的“轻功水上漂”,现在对他来说也是小菜一碟。
只见他手持明晃晃的大刀,身前一丈远有棵碗口粗的小树,他聚气凝神,运转真气至持刀的手上,明显可见那把十几斤中的大刀开始不停晃动,一旁练习的其他人纷纷伸长了脖子,静等他那一刀挥下之后的壮观景象。
片刻过后,逄青山只觉体内真气已达到极限,随即大喝一声,凭空挥出一刀,刀身带风,气势非凡,引起一阵不小的躁动,林中众人纷纷啧啧称奇,江宁大侠的英气更盛了几分。
但左等右等,众人始终没有等来那轰天阵地的一声巨响,恰巧一阵风吹来,树上树叶飘落了几片下来,众人立即爆发一阵欢呼,有人说逄青山的刀法已经炉火纯青,那有着开天辟地般气势的一刀,能从万片树叶中仅仅斩下那几片,绝非常人可以做到。
逄青山站在那,缓缓收起大刀,脸上表情不喜反忧,他没有回应众人的捧场,只是回头略有尴尬的看了一眼陆安允。
陆安允笑笑不说话,之前那道剑气,是她盛怒到了极点,无形中爆发出来的。资质平平的逄青山,又怎能在短短三天时间里掌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