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文学网
  1. 少年文学网
  2. 其他类型
  3. 奋斗在大明
  4. 第12章 朱由检的分析
设置

第12章 朱由检的分析(1 / 1)


历史还是公平的,有不少关于袁可立的资料还是保全不了。可以说清朝之所以到最后走向没落,皆由清朝统治者不愿承认自己的失败,总是抹黑并贬低明朝以显出自己的优秀。

“好!这个重点优先考虑!那袁崇焕呢?”朱由检一语带过,反问道。

“袁崇焕深知兵法,对辽东的防守方针有独到见解,而且最重要的是他以志死守护辽宁,并重创努尔哈赤,微臣以为袁崇焕乃辽东巡抚最佳人选。”李国普依然坚定的支持袁崇焕,道。

“确实,能够在强敌包围中,外无救援时恪守本心与敌死战,终击退敌寇,有能耐之人!”朱由检赞道。

“微臣有本请皇上细阅。”施凤来见朱由检连赞两名政敌,心中急于挽回机会,连忙道。

朱由检见是施凤来竟向这时上奏章,心知施凤来是魏忠贤之人,一定要稳住他,不能不理他,只能说:“好!那朕就细细品阅。”

原来是王在晋的奏章,他与施凤来都是阉党人,所以王在晋才交给施凤来,由施凤来亲手递呈皇帝。万万没想到朱由检竟直接来到内阁,施凤来只能现在交给朱由检。

王在晋的奏章主要道:“高岭有乘墉之势,斗城如锅底之形。昔武侯云地势兵者之助也,不知战地而求胜者,未之有也。奴有战地,而我无守地。山海一关不过通夷贡夷之道,严远戍之防有两河为保障,何夷虏之足忧。而今且以为冲边绝塞,此岂有形之天堑,成不拔之金汤者哉。臣与同事诸臣谋之,有欲筑敌楼,先居高山、高岭者。夫敌楼孤峙,能击远不能击近,倘为贼所乘,则益助其凭高博击,而我失其所控御矣。有为再筑边城从芝麻湾起,或从八里铺起者,约长三十里,北绕山,南至海,一片石统归总括,角山及欢喜岭悉入包罗。如此关门可恃为悍蔽……臣尝谓必有复全辽之力量,而后可复广宁,必有灭奴之力量,而后可复全辽。不然启无巳之争,遗不了之局,而竭难继之供,不可不虑。”

朱由检思考了很久明白了大概意思了:收缩防线,主要以山海关为主,外依山势,据险紧守,使鞑子无攻破山海关。而大明就积攒钱粮,训练军队,待兵精粮足之时,大军直出山海关,与鞑子一决雌雄,重拾旧土。这构思蛮美好的。

正在此时,外面传来孙承宗已在屋外等候,朱由检心中大喜,即传孙承宗。

礼毕后,朱由检把奏章交给孙承宗看,说道:“朕看了王在晋的奏章,刚开始还觉得蛮好,但细细一想,马上就发现这构思太天真太幼稚了。当年努尔哈赤侵占了辽东,但后来又放弃了,不久后悔了,又回来重侵占辽东。幸得我军重修锦州辽宁等城池,努尔哈赤后悔得肠子都青了。若放弃整个辽东,退守山海关,鞑子兵不血刃就得到辽东。若鞑子重修城池,鞭策俘虏,兴水利开耕田,就地而居,以防我大军,那便是我大明心腹大患。就算山海关固若金汤,鞑子就不会东占朝鲜,西侵蒙古诸部吗?若朝鲜与蒙古诸部尽入鞑子之手,那鞑子不就没了后顾之忧又有万里土地之物资了吗?山海关固若金汤,那喜峰口、居庸关、古北口等关口呢?是不是每个关口又需要增兵加将?黄台吉必定会集中兵力寻找一防守薄弱的关口进攻,那该如何是好?如今之关宁锦防线从战略上看,关宁锦防线犹如一把尖刀抵在鞑子胸前,使鞑子有所顾忌,不敢随意进攻朝鲜和蒙古诸部。同时我军又可方便与皮岛、朝鲜方面进行军事配合,对鞑子形成东西夹击之势。想当年,萨尔浒之战,我军二十万大军兵分几路,结果不熟地形,难找鞑子决战。努尔哈赤集中兵力寻找战机,把我军分而歼之。可怜朕大明的十几万好男儿英勇捐躯。黄台吉之奸诈比其贼父努尔哈赤还奸诈百倍,其心比之更恶毒。王在晋之策看似完美,实则愚昧。”

“万岁英明,微臣阅后也微感不妥,只是微臣不及皇上万分之一的英明,看不出所以然。本不想呈于皇上,但事关决定辽东安危,只能请奏皇上。果然皇上一看便可看出原因,如此英明,臣拜服。”施凤来本想是献功的,但万万没想到朱由检如此有见解,心中一个激灵,马上一百八十度转变,道。

“施卿家,此事不怪于你,你也提供了王在晋不适合当辽东巡抚之职的证据。”朱由检安慰道。

“皇上圣明。”施凤来心中大骂王在晋,骂王在晋竟如此之愚蠢想出退守山海关的计策,差点害得自己也出糗。施凤来完全忘了是他提王在晋的名上去的。

“孙阁老,您怎么看?”朱由检不再理会施凤来,问孙承宗道。

“皇上之言分析得十分准确,老臣佩服!”孙承宗抱拳行礼时,向左右各看了一眼,道。

朱由检明白了,于是道:“诸位阁臣有如此之多奏章要看,孙阁老请与朕回御书房相谈。”

四名阁臣见机马上恭送皇帝回去。

御书房内,朱由检只留下孙承宗一人,而王承恩留于房外不许任何人靠近御书房。

“今辽东局势危已,朕想立撤王之臣辽东巡抚之职,但急需一文武双全之人替代。内阁大臣们推荐了三人:王在晋、袁可立、袁崇焕。王在晋不用考虑,您觉得袁可立与袁崇焕哪一个比较适合?”朱由检问道。

“微臣以为袁崇焕更适合当辽东巡抚。”孙承宗不加思索道。

“为什么?”朱由检虽然知道孙承宗一定会推荐袁崇焕,但也想知道孙承宗真实的想法,所以问道。

“皇上有提拔年轻一代将领的想法,老臣当然也有此想法。毕竟年轻一代才有大明的未来。袁崇焕今年四十有二,当真年轻有为,而且有以死报国之决心,胆略过人,数有战功,在镇守宁远,敌冦难近。”孙承宗道。

“的确,是个有能耐之人!那袁可立呢?”朱由检确定了袁崇焕之功,又问道。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