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韩王他们不在乎可不代表苏毅和范雎也不在乎,当今世界真的能给秦国造成威胁的就燕国一个,楚国虽然实力还是很强,但是秦国已经基本上不把楚国放在眼中了,两人都知道这场宫廷辩论可不仅仅是拉拢韩国这么简单。
这件事情必然会传出去,到时候各国都会以此为蓝本来思考秦燕两国的真正实力对比,这也决定着天下各国的下一步动向。
苏毅明白,刚才的交锋其实没什么用,但是秦国的人才数量和人次储备真的不是一个刚刚崛起的燕国能够比拟的,两国人才上的交锋其实是燕国占了下锋,韩王适时阻止,其实也是防止范雎进一步进攻,韩王在这场辩论之中其实是偏袒苏毅的。
范雎也没有拉着不放,这点其实只要稍微分析一下各国就能清楚,各国现在不信任燕国是因为还不是很清楚燕国的真正实力,输赢不太重要,向天下展现燕国的实力才重要,燕国不一定全面赢过秦国,但是只要燕国展现出的实力能和秦国相差不大,各国就能看到战胜秦国的希望,未来合纵也就会轻松不少。
这也是我和苏毅之前商讨的计划,苏毅前来也是为了这一刻,苏毅和我都要用这一场辩论向世界展现燕国的强大。
范雎细心准备也是看明白了燕国的计策,所以范雎要在燕国提出的方向全面碾压燕国,这样列国就不会再有异动了。
这次是苏毅率先开口,上来说到,既然两国在人才方面相差无几,那么我们来看看两国的安定程度以及对外政策吧,我王安定辽东设立五郡,北交匈奴东灭朝鲜,南向淮河,东有雁门,四境接安,相反秦国由北向南强敌环视,而且北境还有匈奴时常南下骚扰,这样的秦国国内不安,百姓不安,秦国就算当下强大,又会强大多久。
范雎听完都笑了,说到:燕相的话是不是有些夸大了,我秦国东方无强敌,河水,函谷关,武关等天下雄关都在秦国,各国合纵多年又有那国成功拿下这些关隘,自北向南赵国经过长平之战已经不足为虑。
韩王又是我秦国的结盟之国,和秦国的关系非常好,韩王自不会对秦国造成大威胁,至于魏楚两国,虽有些麻烦,但是这两国同样也是燕国的麻烦,燕相应该十分的清楚,天下列国也十分的清楚。
韩王和张平听到这话心里想到,这范雎还是给了面子的,赵国虽然现在已经这样了,但是真想打韩国的话,韩国还真不敢说能挺住。
范雎接着说到,相反燕国既没有像秦国一样广袤的疆域,又没有像秦国一样险要的地形,燕国在这方面是不如秦国的。
相反本相向来主张远交近攻,你燕国本是秦国的交往亲近之国,两国长平之战之前并没有什么大的战争,甚至先燕王还和秦国有姻亲,本王和我都想不出燕国到底是为什么一定要抗争秦国。
这点范雎和秦王是真没想明白,即便是赵国灭亡了,其实对燕国的影响也不会太大,越过雁门关进攻燕国本土耗费实在太大,补给太困难,而且燕赵两国可是世仇,燕国会帮助赵国,秦王和范雎其实都没想的太明白。
苏毅冷笑一声随即说道,秦相不必遮遮掩掩,秦国欲灭天下各国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相当年的齐国和秦国的关系也不错,甚至还互相称帝,齐国的结局如何,齐国的结局就是天下列国未来的结局,本王说了,燕国是为了消灭暴秦,包括这次合纵都不要一寸占领的土地,而且燕王的信誉赵国最清楚。
天下君王应该也清楚,燕国是列国坚定的盟友,是不会放弃任何一个支持燕国的国家的。
相反秦国反复无常,天下列国那个没经受秦国的反复无常,所以这点上秦相还认为秦国是赢过燕国的吗?
韩王赶紧打断苏毅的话,韩王哪里能不明白秦国的狼子野心,但是这话可不能说,韩国可不是燕国,等哪天燕国走了韩国还是要过活的,秦王是个什么东西韩国最清楚了。
范雎也不说什么,因为这种天下皆知的问题范雎没必要回答,那个国家不知道秦国的野心,但是为什么他们不阻止呢,因为他们害怕第一个灭亡的是自己,他们害怕祖宗的基业是毁在自己手中,这点各国都十分的清楚,范雎不需要说话。
这一场看似是苏毅小胜,但是实际上这场范雎不需要辩论就已经赢了,只是苏毅毕竟执政经验不多,这话说出来其实会加剧各国对秦国的害怕程度。
苏毅看向范雎阴笑的表情一下子就明白了,自己这场辩论是输掉了,但是燕国的态度也算是表达清楚了。
随后双方在国家的各个方面进行了全方面的比拼。结果毫无意外,燕国基本上没有一个方面能够胜过现在的秦国,秦国的战争能力实在是太过可怕,这也是没什么办法的事情,四代人的努力,哪里是燕国十几年的崛起就能比拟的,苏毅失败了。
不过韩王也算是明白了秦国的战争潜力,秦国现在巅峰能拿出整整六十万大军,秦军虽然在长平之战失去了一些军队,不过这几年已经渐渐的恢复了一些,按照秦国现在的国力,只要再过几年,剩下的五国就算全部加起来也是打不过秦国的。
韩王经过这场苏毅和范雎的辩论算是明白了,自己的韩国实际上站在那个方向最终都难逃灭亡,秦国的国力将会迅速滚起雪球,再过个三十年左右,秦国将会真的拥有百万大军,这绝对是韩国不想看到的。
韩王知道,想要韩国存在更长的时间,那么就需要联合一些力量尽可能的让秦国滚雪球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减缓,只有这样才能给韩国更长时间的存活时间。
韩王最终决定,这次必须联合燕国痛击秦国,要不然韩国将会在不久灭亡,甚至撑不到三十年后。
辩论的消息很快就传递出去,韩国的决定也让各国坚定了这次抗争秦国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