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召刚表示不同意,说这有违周礼,吧拉吧哩的,我是懒得听,剧幸说得对,有时候我就是太善良了,优势完全在我的情况下完全没必要听你叭叭,没必要的事情,况且天下的局势也没时间让我一步一步的让所有人都满意,改革吗,总有人满意,总有人不满意的,满意你就干,不满意那就只能换一个满意的上来了。
我直接打断他的持续输出,说到,吴上卿,我完全没有找你商量的意思,这件事情相国和二位将军都已经同意了,寡人只是通知你一声,你同意最好,这样说明我们君臣心还是在一起的,你不同意这件事情有这三位的支持寡人也能做。
上卿刚才说了好久,寡人听的有些分神,没听到,上卿可否重新说一下,寡人这次一定好好听一下,我其实就是给个台阶下,你要是不下就别怪我直接拆台阶了,毕竟我还是有点舍不得这个人的,虽然有些固执,但是好歹是我好不容易收服的,在去培养新势力还是比较费时间的。
这吴召还能听不明白其中的意思吗,意思就是你要么答应,要么我们家就没了,现在的燕王可是真正握有实权的,可不是什么傀儡的王,真不高兴吴家说不定就真“吴”了,于是连忙说道:老臣刚才说的全都是之前所行之法,现在早就已经时过境迁了,这足以证明之前那套方法有违天道。
大王雄韬伟略,所行之法一定是寻和天道的,老臣当然表示支持,刚才说那些老方法只不过是想和大王对比一下优劣罢了。
我才不会真的让他对比,到时候他对不出来不就尴尬了,他既然自己下来了我自然的扶助他,我接着说到:既然上卿也支持寡人的变法,那这件事情就这样定下来吧,那就请大人前去说服那些有违现在天道的大家吧。
寡人相信以大人的威望一定能说服大家吧。吴召说道,老臣定当竭尽全力。
我满意的看了一下这个老臣,最后满意的离去。
时间一晃来到了第二年,现在正值春季,这些人的游说已经差不多了,极少数不听话的也在内斗中没了声息,毕竟那个次子不想争一份家业呢,我不禁暗自感慨汉武帝N B ,这种计策都能想出来并且应用。
之后的朝会上这件 “打土豪” 的操作成功的完成了,至于那个 “分田地” 的操作自然也就水到渠成了,这件有利于普通百姓的好事情他们怎么可能不同意,这两件事情操作完成后我在百姓中的声望涨到了极点。
不过我在百官中的声望则是有好有坏,对我不爽的自然就是那些嫡长子了,至于对我感官好的自然就是那些非嫡长子了,这样一来一会我其实结交到了更多的“盟友”。
政治嘛,不就是把敌人搞的少少的,把朋友搞的多多的吗。
政策实行一个月后,正当我春风得意的在朝堂上处理一些日常的政务的时候,斥候突然来报说赵国的廉颇带兵十万向我大同方向攻去,这一战报算是把洋洋得意的我震惊到了,赵国会发兵我是一点都不奇怪的。
因为就在我轰轰烈烈改革的时候,秦国已经休整完毕带着八万大军欺负魏国去了,历史上这一年白起确实发兵进攻过魏国,不过当时可不是秦国主动挑事的,至此我真的确定了,历史绝对被改写了,我所知道的那些历史典故历史事件都不可信了。
我随后问斥候,现在战况如何,斥候回答到,小的走时兴国君(乐毅)已经带着人坚壁清野驻守大同城了。兴国君(乐毅)这才派小的来此向大王汇报。
我听完这个消息心中的慌张才安定下来,虽然已经做王这么久了,但是听到这样的事情还是会不自觉的慌张,乐毅对战廉颇,历史上这两个人好像也没打过啊,虽然历史事情不可信了,但是他们的能力可是实打实的。
这赵国没了秦国的牵制真的是为所欲为啊,不过这秦国才出了多少人啊,可能连国内四分之一的军队都没调走。
随后我向郑华说到,你接着去秦国,请求秦国履行约定出兵赵国,相国你尽快筹集粮草发往前线,现在前线的军队数量基本相当,我们断不可让兴国君(乐毅)缺粮食,同时通知秦开多注意一下韩齐的动向,免得他们趁火打劫。
随后说到,姬武也带兵一万,前去协助兴国君(乐毅),我虽然就这一个孩子了,但是俗话说,太子无功劳就无威望,那到时候这小子还怎么继位,这些年我也加大了对他的关心,发现这小子也不是不能交,我这段时间也一点点的教了他一些未来的思想,也不知道它能听懂多少。
所有人领命而去,我这边随即散朝,单独的叫了太子,对他说到:儿,为父让你前去协助兴国君(乐毅)是为了什么你可知道。
太子说不知父王是不是想让儿臣赚取些威望,以此好继承王位,免得百官不服。
我很开心,看来平时没白交,我说到,既然明白那就别死了,危险太大的事情不要去做,要不然这位置谁做。
太子说到会注意的,随后我就放他领兵去了,我肯定是担心他的安全的,虽然我是后穿越过来的,但是这孩子真的和我投缘,不过不放手雄鹰就永远不会飞翔,也该放一放手了,不过现在不能全放开就是了
燕赵战场方向,廉颇多次叫阵,但是乐毅就是坚守不出,乐毅经营大同多年,在大同有很高的威望的,而且大同城内有十分多的存粮的,而且后方就是燕国,加上大同此地的位置,可以说除非燕国不给粮,否则乐毅能和廉颇耗到死。
现在两军实力相当,我的想法也是防守战能少战斗就少战斗,毕竟培养精锐士兵所消耗还是很大的,乐毅的想法也是差不多的,直接交战往往是最无奈的选择,况且燕国境内多年丰收,乐毅的大军又在本土作战,主动出击实属是不明智的选择,而且大同的位置太重要了,大同丢了可是真能威胁蓟城的,乐毅可不敢搞个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