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志明拿到试卷,刚看到第一题脸色就变了,左右看去,刚好与好友四目相对,两人的眼中尽是凝重。虽然试题基本都是白话,但绝对没人还有心情去嘲笑出题者。
这次考试,怕是不简单。
那些本来打算故意考不中的人,等拿到试卷后,一眼扫过去,不由的开始怀疑起自己的眼睛。这个匪首的确没有骗人,这些确实都是为官需要面的问题,可是自己满腹经纶,为何面对这些问题竟毫无头绪?似乎,好像,大概这次不用主动弃考了……
一炷香的时间很快过去,简志明开始强迫自己冷静,努力答卷。
“假设你是一位刚上任的知县,该县每年需要上交赋税折银三万两。前任知县因为屡次请求户部予以减免赋税,并且连续两年没有完成赋税,被免职法办。今年秋赋,上司要求务必完税,且要补交历年积欠的五万两。但是县治内已经连续几年遭到旱灾,粮食大幅减产,甚至颗粒无收,农户都已家徒四壁负债累累。县内可以灌溉的良田,都是当地士绅所有,因此奇货可居,大幅提高田租至七成。请问,你该如何应对当前的局面? ”
简志明看完题目,额头上的汗下来了。这些年北方各省频繁大旱,题目说的县,没有十个也有八个。真要碰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
思来想去,简志明还是下不了决心把治下的黎民给活活逼死,最终只能从挂冠而去和仿照上任请求减免赋税之间选择一个。考虑到自己请辞后,如果新上任的知县是个心狠之人,那就苦了百姓,只能硬着头皮选择上书请求减免赋税。
答完题目之后,简志明心里非常难受,因为他知道,这绝对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可是圣人之言,又有哪句能解决目前的危机?
摇摇头,简志明开始做第二题。
“在临县,同样连续三年大旱,民不聊生,百姓纷纷卖儿卖女,只求在主人家可以过活。该县知县为活治下黎民,不惜上绝命血书,泣求减免赋税,并请求赈灾。上峰深受感动,减免了赋税,但因各地灾情严重,没有粮食赈灾。就在这时,你上任到该县,发现遍地饿殍,虽然已经减免赋税,但是百姓已经家家没有余粮,更不要说粮种,意味着来年又是灾荒之年。请问,你该如何应对当前的局面?”
简志明叹了口气,这分明是告诉自己,第一题的选择是没有用的。即使朝廷了减免了赋税又如何?百姓早已没有余粮,处在饿死的边缘,免不免税都不重要了。
治大国如烹小鲜,以前还以为这句话挺有道理,现在看来简直就是屁话啊!别说大国,这一县,处处都是人命关天的大事。谁家烹小鲜,能烹出人命?
简志明居然也开启了吐槽模式,虽然他知道那是故意曲解,但不妨他拿这句来自嘲。
终于还是强迫自己冷静思考,不用想也知道县里库房定是没有余粮了,不然上任知县也不至于上绝命书。朝廷又没有赈济,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大户们不愿放粮赈灾,又不能强逼,看来只能放任百姓离开家园,到别处乞食了。
写完答案之后,简志明突然冷汗就冒了出来,这不就是逼百姓成流民了吗?这时候一旦有人登高一呼,后果不堪设想啊!
简志明连忙看向第三题。
“某省连年大旱,官员为了考评成绩,隐瞒灾情不报,结果饿殍遍地,最后终于引发了民变,流寇糜烂数府。这时户部根本没有银子,还拖欠着边关的军饷。朝廷为了剿灭流寇,不得不增加赋税,筹集军饷。你治下需要增加五万两赋税,但治下七成土地为士绅所有,无需纳税,平摊到其余三成百姓身上,则每户需要增加纹银三两,导致平民破产。请问,你当如何应对当前局面?”
简志明心中苦涩,直接看向第四题。
“由于赋税增加,大量百姓破产,为了活命不得已加入了流寇。随着流寇实力增加,剿匪用度激增,朝廷不得已继续增加赋税,然后更多百姓流离失所,如此形成恶性循环。而此时边关守军因为长期缺饷,已经处于哗变边缘。请问,你作为内阁大学士,该如何应对这个局面?”
简志明苦笑了一声,这可升的够快的,刚刚还是知县呢,现在一下子成了内阁大学士了。可是就算是学富五车的内阁首辅,面对这种局面又能有什么办法?
继续增加赋税,肯定会导致流寇更加壮大,可不增加赋税,不但无法剿灭流寇,边关怕也是要不稳,一旦外敌扣关,后果不堪设想。这是死局啊,如果真的出现这种情况,大明的江山社稷恐怕不保!
难道只能从穷困的农民身上收税吗?简志明想到这个问题后,觉得思路好像豁然开朗。士绅们拥有大量土地,还有各地藩王,只要他们纳税,这问题不就解决了?可是简志明却怎么都下不了笔,他知道这个是不可能实现的。恐怕自己刚提出这个想法,自己的内阁大学士位子就不保了,定会被天下士绅生吞活剥!
简志明决定这题先不回答,先看后面的试题。
这是一道算学题,简志明的心情轻松了一点,抬起头左右张望了一下。这才发现整个考场内,到处都是长吁短叹的声音,看来为难的不止是他一个。
“某县征召了民夫开挖沟渠,沟渠总长3000丈,深1丈,顶部宽1丈,沟渠底部宽5尺。假设,每个民夫每天可以挖掘运输长宽高都是5尺的土方,上官命令必须在一个月内完工,请问,你至少要征召多少民夫才能按照完成任务?”
“算学非我所长,还是扬长避短,看一下题吧!”简志明看完这道题之后,决定继续放弃。
谁知后面连续五道都是算学,有计算赋税的,有断案时判决赔偿金额的,总之都是一个知县在任内会碰到的事物,但是他却一个都解决不了。简志明不得不怀疑,又有几人能答得上来。会不会古人提倡无为而治,其实是因为他们也什么都不会,所以只能无为?
这倒是他孤陋寡闻了,华夏大地历来算学先进,在宋朝达到巅峰。这些区区问题,但凡对算学有所研究,都可以答出来。但是他们这些人,哪有心情钻研这些科举以外的知识?
下一题开始是一些杂学了,简志平苦涩的发现自己仍是一无所知。
如何去除石炭燃烧产生的烟毒,从而让百姓用上便宜的燃料,降低百姓的生活成本?
近些年冬季时间越来越长,如何确保北地粮食可以丰收?
土中的石像每天都长高一寸,有人以此蛊惑愚民,该如何将破解石像自己长高的秘密,避免百姓受骗?
简志明看完了所有题目之后,颓然放下了手中的笔。
策论中的大明困境他没有切实的解决之策,算学和杂学也一无所知,多年皓首穷经,到最后真的就是只知空谈和吟诗作对的废物。曾几何时,也曾慷慨激昂指点江山,仿佛只要被重用,一定可以大展宏图。
可是今天这海盗头子,把血粼粼的真相揭开在每个人的面前。看,你们就是废物!
想到这里,简志明突然一阵头晕目眩,伏在岸上昏倒了。简志明不知道,他既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晕倒的!二十道题目,犹如利剑,把他们多年的骄傲,他们的理想和信念,彻底击碎。
在南京时,他们结党结社,议论朝政,指点江山。今天之前,他们自视甚高,对刘香的招募不屑一顾。现在,当他们倾尽全力无法回答出一题时,他们崩溃了!
刘香看着下面已经有二十多人晕倒,心里乐开了花。能完虐这些大明的精英,还是非常有成就感的。只要玩不坏,谁也别想跑掉,反正再差也能当一个语文老师。
只可惜由于很多人情绪失控,考试只能提前结束。不过刘香心情无比愉悦,非但没有生气,反而大笑着离开的考场,笑声传出很远很远。
正所谓一报还一报,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刘香在让江南士子们吃瘪的时候,绝对想不到阮家也让他派出去的蔡华吃了瘪。原本以为清扫南部阮家的水师,会和当初清理郑家一样轻松,但谁知等到了岘港之后,蔡华彻底笑不出来了。
岘港位于后世越南中部,是越南中部最大海港,在这个年代岘港同样是阮家最大的港口。相比郑家因为升龙城在腹地,又远离航线,没有重视水师建设和对外交流,阮家则是早就和葡萄牙人有合作,不但采购了葡萄牙人不少的火枪和少量火炮,甚至允许葡萄牙人在岘港设置了贸易点。
特别是在听闻郑家水师被一伙海盗一扫而空,甚至强逼郑家租借了一块土地之后,阮家立即做了应对方案。
蔡华早在刚进入阮家地界的时候,就被对方的战舰盯上,阮家并不主动和蔡华冲突,只是一边监视一边撤退。等到蔡华来到目的地岘港的时候,发现港口外侧已经集结了约五十艘战舰,甚至还有三艘佛郎机战舰。
透过望远镜,可以清楚的看到港口外围的防御森严,岸防火炮不低于三十门,外围还有士兵防守。蔡华不由得觉得头大,阮家不但早有防备,还打造了铜墙铁壁的防御,这次的任务估计是无法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