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年秋天,我刚读小学二年级。
这天下午,县城里的电影放映队来雁浦村放映故事片《槐树庄》,这是一部反映农村土改题材的电影。在农村放映农村题材的电影,乡亲们看的非常起劲,男女老少齐到场,连岁数较大身体欠佳,平时不多出门的老人也搬个小凳子来到村街之上,想占一个较好的观看位置。特别是一些小脚老太太更是让家人搀扶着早早坐到了银幕前面。
电影开始了,当女一号郭大娘和女二号大成婶出现在银幕上的时候,银幕前有的老人突然惊呼起来,哎呀呀,这不就是那个在咱们村里住过的初丫头吗?那个、那个不就是车家妹子吗?
其他老人也附和着说,不错不错,就是她们俩。哎呀,二十年不见了,她们基本还是那个样子,没有多大变话呀!
我和几个小伙伴坐在银幕最前面,听到老人们在后面议论纷纷,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就转过身来问那个声音最大的老太太。论辈分她是我的四奶奶。四奶奶,谁是初丫头?谁是车家妹子?您说的这是哪和哪呀?人家都是北京城里的电影演员,您们这样说,好像都认识她们似的!
四奶奶说,当然认识,而且还很熟悉。现在你们先看电影,看完电影我再告诉你们是怎么回事。
放完电影,已经快到晚上十一点钟了。我惦记着四奶奶的话,就找到她家里去,想问清楚初丫头和车家妹子到底是怎么回事。
四奶奶告诉我,电影中扮演郭大娘的那位演员叫胡朋,这是她参加革命工作以后用的化名,她的真实姓名叫初蕴诚。扮演大成婶的那位演员叫车毅。这里再穿越一下,车毅是著名影视演员车晓彤的母亲,车晓的奶奶。车毅的丈夫叫郑红羽,是当年晋察冀军区抗敌剧社的领导。他和车毅育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姓郑,二儿子姓母亲车毅的姓,就是车晓彤,是影视演员王丽云的前夫,车晓的爸爸。胡朋和车毅,1943年的春天,都在雁浦村住过一段时间,而且就是住在我们家,就是这间小屋。
我看着四奶奶这间只有十平米左右的小土屋,不解地问,据听说,胡朋和车毅都是抗敌剧社的演员,来咱们雁浦村干什么呢?
四奶奶说,你别小看咱们雁浦村,在抗战时期呢可是赫赫有名呀!
我说,这个我知道,堂伯伯说过,咱们雁浦村当年是晋察冀边区政府第五区公所驻地,很多八路军伤病员在这里养过伤。
四奶奶说,远远不止这些。雁浦村是晋察冀边区的模范区公所,是全边区有名的堡垒村。由于这里距晋察冀军区司令部和中共中央北方分局较近,故而时常受到领导同志的视察和指导。聂荣臻、彭真、程子华、刘澜涛等同志都到过这里。萧克、杨成武将军在这里指挥过歼灭敌伪的战斗。唐延杰、郭天民将军也曾来这里给游击队员们讲过军事课,辅导过战术演习。还有好多文化界教育界人士也来过雁浦村。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崔嵬、张瑞芳都在这里演出过,他们在区公所大院里演出《放下你的鞭子》引起极大轰动。还有郭兰英,她当时在联大文工团,在这里首演了歌剧《白毛女》。
四奶奶还告诉我,歌曲《歌唱祖国》的作者王莘也与咱们雁浦村有着很深的渊源。抗日战争期间,他曾在晋察冀边区的阜平、曲阳、易县等地工作和战斗过,尤其在阜平住的时间最长,光在雁浦村就住了一个多月,创作出一大批脍炙人口的音乐作品,如《晋察冀》、《日头上山岗》、《边区儿童》、《战斗生产》、《选村长》、《妇女信条》等,在晋察冀边区影响很大。
四奶奶说,1942年9月,著名革命教育家江隆基同志带着20多名华北联合大学的学员来到雁浦村。这些学员都是赴延安途中留下的伤病员,他们是来下堡村养伤养病的,准备痊愈后再归队。当时的雁浦村500多口人中,识字的只有16人。所谓识字,也只是认识自己的名字而已,写都写不完整。江隆基懂得,提高群众的文化水平也是抗战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个没有文化的队伍是打不了胜仗的;同样,一个没有文化的民族也是从根本上战胜不了侵略者的。江隆基在区公所住下的当天下午,就翻山越岭走村串户进行教育普查,并很快开办了一所小学校,让老百姓的孩子读书认字。
除此之外,江隆基还办了个村剧团。村里有两个青年人想参加八路军打鬼子,但家人不同意,他俩就偷偷跑到了晋察冀军区司令部不回来了。江隆基同志根据这件事情编写了一出戏剧《拦不住》,并请当时在晋察冀边区的文艺工作者胡朋、车毅来当艺术指导。胡朋和车毅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来到雁浦村的。她们辅导排练的《拦不住》参加了晋察冀边区政府组织的文艺会演,还得了奖。剧中有段精彩唱词是胡朋和车毅亲自编写的:卢沟桥头枪炮吼,日寇把战火烧到家门口。杀我同胞占我国土,山川在哽咽村庄在痛苦。是炎黄子孙就应该奋起反抗,是热血男儿就不能敢愿受辱。扛起钢枪,迈进八路军队伍;端起刺刀,扎进侵略者胸口。抗战之心,像太行山上的山丹花一样火红火红;御侮之躯,纵然是关山万里又怎能阻拦得住?每当演员唱到此处时,总要引来台下雷鸣般的掌声。
这时,四爷爷插话对我说,孩子,严格说来,这间小房子不是我们家的而是你们家的。
四爷爷的话把我说糊涂了,明明现在是你们住着,怎么又是我们的家呢?
嗨,这件事情说来可就话长了。四奶奶说,刚才看了胡朋和车毅演的电影《槐树庄》很激动,反正也睡不着,我不妨就给你讲讲这间房子的来历吧。
原来,这间房子起先是四爷爷盖的。房子前面还有一个烧饼炉子。四爷爷有一套做烧饼的好手艺。抗日战争全面爆发那一年,四爷爷带着四奶奶要到山西省浑源县恒山脚下一带做买卖去,临走前找到我的爷爷说,山西浑源是敌占区,我们到了那里就是九死一生,还不知道能不能活着回来。你家人口多房子少,这间房就留给你们住吧。
我爷爷说,留下也行,但我们不能白住,要么给你房租要么出钱买下来。
四爷爷说,我们要是回不来,你把房租给谁呢?就买下来吧。
我爷爷给了四爷爷十块大洋把这间房子买了下来。用眼下的说法,这房子的所有权已经归属了我们家。
抗战期间,雁浦村成了晋察冀边区政府第五区公所驻地,晋察冀军区和边区政府的下乡干部、工作人员经常到雁浦来检查工作,我爷爷当时是村干部,上边来了人,吃饭住宿都是他负责安排,就把这间房子留给了下乡干部们住。
1943年的春天,四奶奶的老母亲病危,四奶奶从山西回来伺候母亲,就在这间房子里住着,那时胡朋和车毅正好在村里帮助排练《拦不住》,就和四奶奶住到了一起。四奶奶亲切地叫胡朋初丫头,叫车毅车家妹子。胡朋在这里住的时间最长,足有四个多月,车毅住了大概有两周。
抗战胜利后,四爷爷四奶奶又回到雁浦村生活。原来的房子卖了,居住在哪里呢?
我爷爷说,你们还住原来的房子吧。
四爷爷说,那我把那十块大洋还给你,就当我把房子又赎回来了。
爷爷说,算了吧,听说你们在山西也没有挣上钱,还差一点把命丢在那里。你们老两口也没有子女,就不要还钱了。
从此,四爷爷四奶奶就住在这间本该属于我家的房子一直到去世。
听了四奶奶这番讲解,我很激动,原来胡朋和车毅这些电影明星就住在我们家里,我感到非常荣幸和光荣。回家后躺在炕上一夜睡不着觉。
第二天早上,当电影队离开雁浦时,村民们都拦在村口不让走,要求再加映几场。
电影队的人不答应,说县里的有关部门规定,每个村庄只能放映一场。我们如果给你们多放映几场,其他村的乡亲们还看不看电影了?每个村庄都要求增加放映次数,全县一千多个村庄,好几年都放不完,说着就要往走搬机器。那时候村里没有电,电影队自带发电机。
这时,有个村民给我使了个眼色,我心领神会,跑回村里找来十多个身强力壮的小伙子,围住发电机不让往走搬。电影队的人没有办法,只好找来生产队长,想让生产队长给乡亲们做做思想工作放他们走。
不料生产队长没有做乡亲们的思想工作而是做起了电影队的思想工作。同志们哪,《槐树庄》反映的农村土地改革的内容,乡亲们都愿意看哪!看了电影,大家就想起了胡朋和车毅在村里工作和生活的片段,感到无比亲切和怀念,越看越想看。希望同志们满足乡亲们的请求。
电影队的同志非常感动,决定破例加映三场。然而到了第四天早上,乡亲们还是不让走,还要再看《槐树庄》。胡朋和车毅离开雁浦村好多年了,我们看不到她们的身影看不到她们的面容,多看几场她们拍摄的电影难道不行吗?
电影队的同志说,乡亲们的心情我们当然理解,可我们不能总在这里呀!我们等于住在了雁浦村,而你们也等于住在了《槐树庄》里。这样要影响整个放映计划,邻村的乡亲们该有意见了。
生产队长说,你们只管在雁浦村放电影。我有个办法,可以让邻村的乡亲们没有意见。
电影队的同志说,只要邻村没有意见,我们就可以再放映几场。
生产队长派我带着几个孩子到邻村发通知:大家到雁浦村去看电影,雁浦村管一顿晚饭。
邻村人很高兴,看了电影还蹭一顿饭,好事一桩。现在吃一顿饭微不足道,可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却比什么都珍贵。
又放映了三场《槐树庄》之后,放映队终于离开了雁浦村。机器搬走时,乡亲们仍然依依不舍。四奶奶流着眼泪说,也不知道初丫头和车家妹子还记不记得我了。从电影上看她们似乎也老了不好。
其实那个时候胡朋和车毅岁数并不大,但她们扮演的是郭大娘和大成婶,化过妆后,直观上看是老了一点。
连续看了七场《槐树庄》,村里人都学会了那首主题歌:万事起头儿难,有了苦才有甜。道路全靠人来走,大娘她走在前......我们每天上课前也都要唱这首歌。
以后的几个晚上,电影队在邻村放映《槐树庄》,我组织起几个小伙伴,成立了一个小型宣讲团。我给宣讲团起了个很好听的名字:《槐树庄》里。这个小型宣讲团就是槐树庄里的编外村民。电影队到哪个村放映《槐树庄》,我们就跟到哪个村,在正式放映前,先由我站在放映机前宣讲电影的大概内容。我告诉大家,电影中郭大娘、大成婶的扮演者胡朋和车毅,都在我们雁浦村住过,而且是住的我的家里。
每当讲到这里,周围就响起一阵阵热烈的掌声。
1981年,八一电影河北电影制片厂拍摄故事片《柯棣华大夫》,胡朋在戏中扮演重要角色。拍摄间隙,她特地到雁浦村看望乡亲们。当她得知当年村里连放七场《槐树庄》时,激动地流下了眼泪,说这是搬不走的《槐树庄》啊!遗憾的是四奶奶已经去世,无法相见。胡朋离开村里时,和村小学孩子们共同演唱了《槐树庄》的主题歌《万事起头难》。她嘱咐孩子们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不怕困难勇往直前。万事起头难,有了苦才有甜......
请看下一章:桃园奇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