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样子,课堂秩序是控制下来了。
不过,字写的好,并不能打消同学们对他代课能力的质疑。
所以还得展示出一些过硬的本事。
李沐朗声说道:“各位同学,我是班里的尾巴,所以你们一致认为我没资格代冯老师的课。”
此言一出,下面一大群接茬的。
“对对对!你凭什么能代课?”
“就是就是,你来上课,还不如让班长刘诚来。”
“刘诚至少是年级的前几名,你是倒数第一,让我们来听你讲课,太胡扯了吧。”
这些声音来自于跟李沐并不交好的那些同学。
当然,那些跟李沐关系不错的同学,比如张海他们几个,虽然也惊讶李沐代课一事,但出于交情,也不会反对。再者,他们也没把心思放在学习上,谁来上课都无所谓。
质疑李沐的人,大部分属于班里成绩排名靠前的人。
这一部分同学想好好学习,自然不希望让一个在他们看来并不合格的人来代课,当然也因为他们的自尊心,他们的成绩都排在李沐前面,李沐有什么资格来给他们讲课。
此外,还有一部分人就纯粹是为了起哄。
这时,李沐拍了一下讲台,声音铿锵有力,“既然大家都在质疑我,那我就来一一打消你们的质疑。就从第一排开始,从左到右依次序来,每位同学都可以向我提一个语文方面的问题,我若是回答不上来,这课就不代了,但要是都能回答上来,今后你们就好好听我讲课。”
这话一出,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然后大都接受这个提议。
同时,他们也都觉得李沐太狂妄。四十多个同学对他提问,而且不乏有刻意刁难的,他怎么可能全部回答上来。
对此,最担心的人莫过于冯清。
冯清也觉得李沐过于自信,甚至自大。就算是一个学富五车的老教授,恐怕也难以回答班里每个人提出的问题吧。
不过,看着李沐胸有成竹的模样,冯清却又很想看看接下来的发展,所以她还是坐着,并没有阻止这场看似不可能完成的问答。
问答开始。
李沐走到第一排最左边的位置,坐在这里的是个女生——成绩一般的任怡。
任怡还算有礼貌,拿着语文课本,站起身来,随便翻到一页,问道:“李沐同学,请你说一下《观沧海》的写作背景。”
李沐嗯了一声,“观沧海是曹操所作,写于东汉末年,曹操引军出征乌桓,得胜归来之时,途经渤海,登临碣石山,有感而发。”
听李沐回答并无差错,任怡放下书本,坐了下去。
接着第二名同学提问。他也是照着课本上的问题来问,李沐都不用思考,很轻松的就回答出来。
教材上的内容,李沐早就掌握通透了。如果他们都拿书上的问题来问,即便是很细节的内容,比如说出某个诗人的朝代,那也难不住他。
直到第一排的同学都问结束,李沐无一错漏,其他同学才发现,书本上的内容难不住李沐。
同时也有些惊讶,好像这个李沐还真有点东西,只是以前怎么没看出来?有这水平,怎么可能是班里的吊车尾?至少,语文得考高分吧!
经过第一排的问答,倒是有一部分同学开始对李沐改观。
但这远远不够。
李沐来到第二排,第二排第一个位置上坐着的人是七班公认的班花蒲倩。
蒲倩这关可不好过。
因为在班上,她总是跟李沐不对付。
可能是出于班花的小傲娇,谁让李沐总是对她不理不睬呢?更可气的是,李沐竟然给郭静写过情书,而她偷偷给李沐传递小纸条,李沐却连回都没回过。
趁此机会,定要好好刁难李沐。
蒲倩哼了一声,也不起身,也不翻书,她早就想好了问题,这时便问道:“请问樱岛国《单恋》的作者是谁?”
这个问题一提出,不少同学都笑出声来。
他们一听就知道,蒲倩摆明是在故意刁难,因为他们连这个的名字都没听过,更何况还是樱岛国的。
这时,冯清咳嗽了一下,“蒲倩同学,问问题就好好问,别问这种故意刁难人的问题。难道问你头上有几根头发,李沐也必须回答出来吗?”
其实,冯清在这时站出来,是因为她也没听说过有这本,因此觉得是蒲倩自己杜撰的,为了掩人耳目,还刻意加了个樱岛国的前缀。既然是杜撰的东西,那李沐怎么都回答不上。
蒲倩却瘪了瘪嘴巴,似乎不服气,“冯老师,我没刁难他,是他自己说的,语文方面的都可以问,难道作者不是语文上的知识?”
“可你也不能胡编乱造吧?”冯清已经有些生气。
“我没胡编乱造,真有这本。”蒲倩似乎还在嘴硬。
“你敢说你不是编造的?”
冯清竟站起身来,直勾勾的盯着蒲倩,让人心里发虚。
然而这时,李沐却朝冯清做出一个打断的手势,“冯老师,蒲倩没编造,确实有这本。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单恋》的作者是樱岛国一个推理家所写。这个人的名字叫东野归无。”
听到李沐说出此言,蒲倩顿时睁大了眼睛。
正值青春期的蒲倩,热衷于言情,就连上课都在偷摸着看。当然,02年的草镇中学还没有网络的概念,就连手机都没开始普及。蒲倩看的,还是那种纸质版的,而且又薄又黄,质量很差。
纸质版的封面上偶然会出现某些奇怪的广告,关于《单恋》这本,就是蒲倩偶然在封面广告上看到的。
然而,李沐竟然能回答正确,而且连作者是推理家都说出来了,这倒让蒲倩始料未及。
这个时代,别人不知道东野归无,李沐可是很清楚的。
02年,东野归无才刚刚出道,他的还没在市面上完全畅销起来,当时在国内,很少有人引进他的作品。
这种情况下,国内知道东野归无的人,自然少之又少,而在草镇这种贫穷落后又消息闭塞的山区小镇里,就更没人知道了。
李沐却有着前世的记忆。二十年后,东野归无的在推理界的名声可是很响亮的。
这个问题,他当然能回答上来。
这也促进了代课之事的正向发展。
之后的问答,就有些索然无味了,甚至好多人已经没有兴致来刁难李沐,只是翻着书来提问。李沐自然能对答如流。
很快,经过这样一场不算战斗的战斗,李沐算是在讲台上站稳了脚跟。
通过这件事,也再次刷新冯清对李沐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