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文学网
  1. 少年文学网
  2. 其他类型
  3. 乡道往事,小河旁边是故乡
  4. 第58章,燕子来了
设置

第58章,燕子来了(1 / 1)


春天一来,燕子也跟来了,好像春天是燕子的爹娘,每年都跟着来繁衍后代。春天来了万物生长,燕子是来消灭害虫,守护春天带来的绿色家园。

春天伊始,青蛙也爬出洞穴开始排卵,卵变成蝌蚪,长成蛤蟆才能吃虫子,吃多了虫子才能长成青蛙,所以燕子提前来吃害虫。待遍地是蛤蟆青蛙时,燕子吃掉禾苗上的虫子,青蛙吃掉禾苗下的虫子。

燕子是益鸟,一户人家只住一对,不去没人住的房子和不友好的人家筑巢。燕子顾家,每天早出晚归,成双成对如鸳鸯,安窝下蛋孵出小燕子后,待小燕子长大出窝了,过一段时间才飞走。

燕子一年回来住两次,春天一次,夏天一次,前后两代。每次离开时,燕子一家大小都会在家门前飞来飞去,叽叽喳喳地歌唱一番,以表达感激之情。

燕子刚来乾乾家时,像是久别后又找到了新家,成双结对地飞到每家每户去视察,然后在屋檐下或楼底下找个角落,衔泥筑巢,安家落户。

去年春夏,燕子在屋内的楼底下筑的窝,每天叽叽喳喳地吵个不休,这还不算,连粪便也随便排,好像它吃了害虫,就可以为所欲为,不顾别人的感受。

好奇的乾乾,每隔几天就搬来板凳去摸燕窝,看是否下了蛋。大娘对他说,燕子来我家,爱上我家是好事。叫乾乾不要吓跑了燕子,说燕子专吃害虫,不吃稻谷,要好生保护才是。

有一回乾乾从燕窝里摸着四枚蛋,还拿到地上来玩,被飞回来的燕子撞见了。我的个乖乖,这还了得,燕子两公婆在外飞来飞去,尖声地叫起来,不知是哭还是在骂他。

实在受不了那凄怆地尖叫声,吵得他受不了,赶紧又把鸟蛋放了回去,一会儿燕子不叫了,一切又恢复了平静。

今年大娘不让燕子进门,就在大门外插了几根竹片,让燕子在外面安窝,粪便也排在屋外了。燕子善解人意,也很配合,外面就外面呗,还自在凉爽了许多。

当秧苗长到二三寸时,一到晚上,黄鳝从泥里钻出来,躺在苗圃上,狗牯子见证最能识别黄鳝的习性和活动轨迹,只要被他发现,就休想逃脱,空手就能抓住非常油滑的鳝鱼,每次去转一圈,都有不菲的收获。

这个季节是鳝鱼的繁殖期,活动频繁。他白天晚上都会去秧田里转一转。春来看在眼里,心里羡慕,也效仿狗牯子,用两块竹片制成剪刀夹,刀口削成锯齿状,称之为“竹钳了”。每天吃过晚饭,趁着夜色,循着蛙鸣声,提盏马灯或拿手电筒。

夜空下,空气凉爽,田野上的萤火虫与蛙鸣声汇成一片,交相辉映,煞是烂漫。秧田里的秧苗嫩绿可爱,鳝鱼也喜欢在此时出来嬉耍觅食,全然不知有人会来捉拿它,一旦被竹钳子夹住,就成了餐桌上的美味。

春暖花开,鱼儿欢腾,池塘下的稻田水沟,先有黄鳝,后有泥鳅鲫鱼,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鱼种活跃在池塘边的水沟田间。

春天一到百事兴,万物生长草木青,燕子来了喜事多,无任男女总关情。

正军小叔也是燕子来了的时候,看上了媳妇,是庙背大娘的大儿媳做的媒。

小叔叔从水利部门调到县委科协部门,烫了个微波头,村里人说他发型定得好。不过,他与三哥有所不同,三哥说起话来心平气和,虽不怎么打扮,但会保养,所以肌肤白,显得有内涵。

而他要下乡去做农业科普,接触的人多,见过的事也多,说起话来就有些乍乍乎乎,一惊一乍的样子。肤色也没法保养,一晒太阳皮肤就黄。这样就决定了他离不开乡下的家,他也觉得娶个农家女人做媳妇更实在。

听说县城有个女子追求他,因为山背奶奶不同意而告吹。奶奶说:你娶了城里的女子,就会丢下我们两个老人不管,养你这么大等于是白养了。

小叔叔不敢违抗父母之命,只好在乡下找了个媳妇,反正离县城不遥远,半小时路程,当天可往返。

正红也不甘示弱,不显山不露水地就把亲事定了,用他自己的话说,我堂堂一副队长,干活走在前面,娶媳妇也不能掉队,这是必须的。

不久,春来,滚人,冬去,也相继相好了媳妇,看来秋后的收获满满,喜事多多,好戏连连。

当地有一流传久远的风俗习惯,男女婚前先在某地照个面,互相满意的话,媒人和双方家人吃上一顿见面饭,商议好下一步的进展,就是“察家”。

何为察家?就是女方到男方家来察看家情,到祠堂里面看一看,去田野和池塘走一走,主要看这里好不好生活,看得满意了就谈婚论嫁,这是老祖宗传下来的习俗。

米粿大叔履行了承诺,就是帮本村的适龄后生说好话,每当外村人打听某青年男子,他很快就知道对方的用意,这时,他必定要吹嘘一番,说我们村如何如何远近闻名,不愁吃不愁穿,是名副其实的鱼米之乡,有稻田,有池塘,只要勤劳肯干,日子还可以过得更好。

大叔此时说话不同往日,微笑起来跟咆哮时完全判若两人,笑起来确实亲切友善,温馨如风。那些来察家的七大姑八大妈,在路过他家门口时,看到有这样的队长,自然就放心,再经过他这么一吹,几个人的婚事都板上钉钉,姑娘喜欢,她的父母也高兴,就约好年底来举办喜事。

媳妇娶回来,就要生娃娃,看来,又会有一波人口增长,人口多了,粮食就要扩大生产,才能满足需求。

粮食来之不易,播种加工烹煮,吃到嘴里一共有十几道工序,最难的几道在稻田里,最多的是水稻害虫,光靠青蛙和燕子灭虫远远不够,还需要人工灭虫。

第一批燕子吃了秧田里的害虫,等小燕子出了窝,刚好是水稻插完秧的时候,此时的蛤蟆还吃不了太多的害虫,越来越多的燕子仍然是消灭稻田害虫的主力军。

收割完早稻,麻雀来了,燕子吃虫,麻雀吃谷,人们用各种方法赶杀麻雀,保护燕子。播种完晚稻,第二批燕子又飞来了,可能是第一批燕子的后代,来吃晚稻田里的害虫,等再孵出小燕子,一年的使命就算是完成了。届时,所有的燕子聚在一起,在村里和田野上叽叽喳喳地飞来飞去,在冬天来临之前,陆陆续续地离开这里。

就在燕子快要飞走时,乾乾的玩伴,盛世的一家却搬走了。原来住在一条街上的邻居,不知什么原因搬到墩子高山背奶奶家旁边去了。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