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文学网
  1. 少年文学网
  2. 其他类型
  3. 乡道往事,小河旁边是故乡
  4. 第2章,穷乡僻壤
设置

第2章,穷乡僻壤(1 / 1)


一条蜿蜒的小河,一片宽阔的土地,一个偌大的村庄,这里本该是让人遐想的地方。只可惜天不到时日月无光,人不逢时运气不转,地不逢时庄稼不旺。到处都是人烟稀少,土地荒芜,一片残垣断壁的景象。

公元一九四七年一个干旱的冬日,山爷起了个大早,带上砍刀和挑棒,徒步走在一条乡间小道上,他这是要进山砍柴去。

这条乡道崎岖不平,上坡下墩,弯弯曲曲通向山里。这是一条山胡同小路,山爷进山去砍柴,来回五六十里的路程,必须起得早,还要走得快,才能赶在天黑前返回家,中午过后,他媳妇还会带点吃的前来接应,分轻担子。

山爷沿着乡间小道向东南面走去。乡道跟不远处的小河同一流向,小河不大不小,流过山地、田野、村落,潺潺汨汨,日夜不停地向东流去。

山爷所在的村庄叫王屋村,在河流旁边的田野之上,坐北朝南,当地人称之为“大屋场”,前面有几口大小不同的池塘,与远处的山坡河流遥相对望。村落破旧,简陋低矮的土坯瓦房,残垣断壁的巷房随处可见。

村后是一大片红土地,一条东西相通的的乡间小道贯穿而过,这条唯一通往县城的路,向东可通向圩场和更偏僻的山地,正是乡里人进山砍柴去的方向。

山爷家境贫寒,就两间低矮的砖瓦房,外墙壁透缝。家徒四壁加上一亩多地就是全部家底。从他爷爷算起,三代单传,为此,父母在他十一岁时就给相了个大三岁的媳妇,十八岁时完的婚,头年成亲,次年就生了个男娃。

去年他爹去世,一家的重担落在了他的肩上,柴米油盐,破衫烂衣,件件都是生活的必须,衣食是每天生存下去的基本需求,天上不会掉,全靠自己去找。俗话说,丑妻溥地烂棉袄,他就这样守住这个家,在贫瘠的土地上,过着不能再简朴的生活。

民国末期,这里还是陈旧落后的劳动方式,加上封建观念的制度制约,生产效率低下,遇上天灾人祸,百姓真的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大部分人食不果腹,衣不遮体。

简陋的生存环境,因为缺衣少食而积劳成疾,一旦生了病,小病扛着,大病躺下了就过完了一生。大部分的家庭不完整,不是爹早死就是娘早亡。

旧社会,村里大部分人都是靠打短工维持生计,田地收成少,靠天吃饭,一亩田缴完田赋税租粮,所剩无几,辛苦一年只得半年的口粮。除了去帮大户人家打零工,还要上山砍柴去卖,累死累活也活得憋屈,常常吃了上顿没下顿,吃不饱穿不暖,活着没盼头。

资源稀缺,衣食简朴,粮食不分主辅,填饱了肚子就是幸福。衣着款式单一,颜料单调,男装上衣是粗布对襟,女装的上衣是大面襟,布条打结作钮扣。男女裤子都一样,宽裤头折叠起来,捆一根布条做腰带,俗称大裆裤。

山爷沿着乡间小道向前走去,正值年轻气盛的时候,走起路来一阵风似的小跑。只见他脚穿草鞋,身上衣着破烂,肩扛一根挑棒,挑棒上挂着砍刀和破斗笠,宛如古时候跑江湖的流浪者,俨然成一个外乡来的乞讨人。

刚走出村口,从右边小村庄走出一人来,也是进山去砍柴。这人是发爷,与山爷同一个村,他是绕道从地里经过这屋场。

这个小村子只有十来户人家,据说还是从王屋村迁居过来的。

发爷见了山爷,微微一笑,算是打过招呼了,俩人一前一后往前走。

这是一个山胡同式的偏隅,乡道与河流在小河圩交叉成两个方向,河水向东流去,道路向南延伸。山里山外住着姓王和姓李两个大姓的人,越往里面,王姓的村子越多,快到山旮旯的地方,姓李人的村子居多。

两人一前一后,继续顺着乡间小道向南走去。“山哥,你看我们这一身打扮像不像要饭的乞丐?”发爷笑着问山爷。

“嘿嘿,我看更像是打肩担的挑夫,唉,有什么办法呢?”山爷回了一句,他是一家之主,有负担,说话较温和。

“今天贵哥没来啦?他每天都起得比我早,以为起得早就能捡到宝,唉,奈何世道不好,用头顶着土也白忙活。”

“噢,他大概走前头了吧。”山爷有气无力地说,“什么宝不宝的,这年头能吃饱就不错了。”

“唉,我们每天都忙个不停,也没吃饱穿好,活得没一点意思。”

一路上两人时而喃喃低语,时而沉默寡言,走过几段田埂匝道,蹚过几条小溪,来到山外的一个岔路口。这一带的村子也很落寞,因为田土分散,住房也挨着自家田地简单搭建,所以居住也很分散。

往右拐进去就是李庄,李姓人居住的地方,他们从左边的小道上山去了……

中午时,山爷就打好了柴,挑出山外来已经是下午,他媳妇带了几个煮熟的番薯,来分轻了他的担子,回到家时快要天黑了,一天就这样打发过去了。

乡里人就这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农忙时下地干活,农闲时出去打短工,只管饭没工钱,遇到好的东家换二升米回来,没有短工做就去上山砍柴,一年四季不停的忙碌。

未解放之前,全村也就二至三头耕牛,四、五家共一头,大都是人工锄地,锄好田之后,用一根长绳绑着一张长木梯或门板,在上面压几块大石头,人在前面拉,直到把田耙平为止,然后播种,插秧。全是力气活。

到了收割的时侯,把割好的稻子挑到家里,找一处平整的大石块,用棒槌捶打,或在木制的斗仓上甩打脱粒。再放到竹片打造的磨砻上,人力推磨成米,然后用簸箕或米筛慢慢地拾掇干净,费时费力费人工。如此传统落后的生产模式,无法提高和改善生活水平。

村里的房屋本就低矮简陋,加上东高西斜,方向错乱,造成空气不流畅。不少人因此生痨病而一命呜呼。家家都有小孩生病长不大,或一出生就夭折,老人寿命不超过六十岁,一般五十出头就离世了。

所以村里有不成文的规定,男的五十周岁以上过世,女的四十八周岁以上去世的才可以进祠堂入祖坟。

千百年来的传统观念,生儿是为了防老,生女是为了换钱,男人重复着父亲的人生,女人复制母亲的一生,岁月轮回,祖祖辈辈,秉承“有儿贫不久,无子富不长”的传统观念。

在这穷乡僻壤之地,生于此长于斯,世代耕种传家,只能尽人事,听天命,每天日出而作,风吹日晒雨淋,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