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文学网
  1. 少年文学网
  2. 其他类型
  3. 皇家闺史:弃女不认命
  4. 第136章 赴考1
设置

第136章 赴考1(1 / 1)


礼部尚书道:“本官听闻,大公主不仅擅文,还擅改。”

“柳殊的文章可没现下好,这次他亦是反复改了五六遍,是得大公主指点学会了改文。”

李、杨二人都知道柳殊后面有崔太傅,崔太傅拿他当成自家后辈,听说崔太傅还将自己最疼爱的孙女许配给柳殊,只待柳殊高中,二人就会完婚。

杨大学士道:“大公主的‘匹妇有责’在培育出更优秀的子孙后代,一个优秀的母亲必能教导出更有才德的后人……”

礼部尚书心里暗道:大公主有才,却从不藏私,能指点人学问,这样的女子若是娶回家中,可不得造福后辈,定能培育出优秀的后人。

他可是有几个儿子,要是能尚大公主,不愁后代平庸。

心里琢磨着寻了机会与皇上求娶大公主,还得用自家最优秀的儿子、侄儿相配,否则皇家必不会将大公主下嫁。

几人说话,屏风里的苏晴只作未闻,潜心修炼之中,但在他人看来,她是在琢磨文章的不足处。

翌日天明,苏晴起来,在桌案旁活动筋骨,壶里正烧着今晨的第一壶水,待她用罢了药膳茶与点心,一阵锣响,“第一场,文章,时辰到,收卷!请学子写好籍贯、考号、姓名。”

苏晴的文章被礼部尚书第一个收走,一名监考官带着两名官差开始收卷,一寸香回来时,所有贡生的答卷收成了四撂,分属于四大考场。

“第二场,诗词,以秋为名作诗一首,以春为景,赋词一曲,时间为一日,明日辰正收卷。”

官差捧着考题,走过每一个考号间的学子,让他们瞧看清楚,一秋一春,加起来便是春秋,两首诗词一日时间倒也是够了。

苏晴坐在案前,以秋为名的诗,以春为景的词,提笔写了一诗,再提笔写了一词,之后便是对照五十四章经寻找不足,进行字字推敲,原是诗的地方被她反复修改得不成样子,之后抄录好,再修改词,修改时同样是一团乱,最终是有模有样了。

礼部尚书因生了私心,想为自家子侄求娶大公主便格外关注,发现经她修改过,原是平平的诗词,这次从中下水平变成了上等水平,可她还在仔细琢磨。

苏晴改到第二遍,将初稿焚为灰烬,之后抄录了第三稿,毁了第二遍的手稿,动作悠闲地吃茶用点心,摆了两枚果子出来,不紧不慢地小口啃食,明明吃的是果子,却吃出鸡腿、啃骨等美味佳肴的即食感。

吃完之后,她站起身在狭小的空间里活动筋骨,挥挥胳膊,踢踢腿,像她这样的贡生不少,还有的直接用火炉生火加柴为自己烧菜,有肉香飘出,亦有鱼腥味四溢,大多都是煮茶水喝,也好有几口热茶,而各式各样的小火炉子呈出不穷,都不如苏晴的银炉粗致小巧又实用。

苏晴举目望去,发现还有几个贡生,直接用油灯煮茶,上头那小小的铜壶小得就像个茶盏,真真是什么人都有啊。

她眨巴了一下眼睛,倒了一盏药膳茶捧在手里,热滚滚的,福嬷嬷备了一袋银炭,除了清晨煮开一壶,后面只需温上即可,而灶门半得只留一个小缝,一整日只换一次银炭即可。

贡生很是羡慕苏晴的小炉,这炉子用的炭极贵,只怕几日下来,仅是炭钱就得几两银子,委实这炭无烟、不呛人,烧水即是便捷,而很耐烧,一天除了早上烧一壶换一次,再是夜里入睡再加一次,一天最多加三次炭就成了,即她倒出的茶水随时都是热的。

夜里入睡前,苏晴又改了一次,只待用一整夜的时间来修改,近五更时分,她点了蜡烛,继续静心修改,诗、词改好了,早前的稿纸焚烧掉,而此刻,有不少贡生坐在案前,对自己的诗词进行最后的修改,之后抄录。

苏晴抄录完成,诗有不足,只是总觉得不够完美,但意境够了;这次的词明显比诗的水平更高。

诗不成,有一个字用得不够好,推敲推敲,直至天色大明,她才想到了一个更好的字代表,当即抄录好诗,写上籍贯、考号与姓名。

“第二场,诗词,时辰到,收卷!应考贡生写上籍贯、考号、姓名。”

苏晴检查了一下,两张都有名讳。

监考官大堂的人将她的答卷收了。

她继续坐好,斟了一盏茶,配着点心吃。

两寸香后,四大考场的答卷全部收回。

“第三场,算学,考试时间一日,明日辰正收卷,发放试题。”

一名监考官带着两名官差,开始一一发放试卷,每份试卷都有两页,用很小的刻板文字写了五十道题,全是算学十二章上头的内容,前六章只占十题,第七章至十二章占了四十题,第十二章的最难题目占了五题。

苏晴拿了试卷,开始在草稿上演算,待发放天字考场的监考官回来时,她已经将前十题算出了答案,检查一遍确无错处,在一声“开始答题”的高呼声中在答卷上写上答案,算学只有一次修改的机会,所以会尽量演算精确,实在是答卷纸不多。

五十道题,苏晴力求准确,不敢求快,只算到下午酉正时分才做完,而全场之中,早有人一个时辰就做完了,已经开始检查。

苏晴每做一道便验算一遍,如此这般,到最后在拿不定的五题中做了记号,最后再对五题进行验算,果然有三题有误。

她继续验算三题,而这三题一是计算水量,有池塘某某,水位多高,以运石入船每增一寸是多少石为准……

这题以前是做过的,再有一题便是种水葫芦,长满一水塘需要五十天,而水葫芦是以每两日增一倍的数量,问三十天时,塘中有多少株水葫芦。

这个得用反推算法,当年枯井教她时,是有一套公式,但她发现包括那个做完最早的学子,现在正扒在案上计算,估计是用反推算法,没有公式,只能用笔计算,还有人用了算筹。

苏晴认真地计算之后,写出了正确答案,最后算了一遍,对于算学中场休息,可要求封卷,待到后面继续时,再开卷继续。

她请求封卷后去了一趟恭房,回来吃了饭,便入屏风后小憩,次日寅正起来,申请开卷后,再验算了有疑的几题,确定无误,方才誊抄答案到答卷上,对照一遍没有差误,将早前的稿纸焚掉。坐等茶水开,准备用早点。

“第三场,算学,时辰到,收卷!所有赴考者写好籍贯、考号、姓名……”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