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肆,鲁王府的车驾,你们也敢拦。"
嵫阳城门处,传来了一阵喧嚣声,听到为首之人传出的厉呵,周边看热闹的百姓皆是不由自主的低下了头,生怕引祸上身。
鲁王可不好惹啊。
老太监刘和也没想到居然真的有人敢拦自己这一行人的车驾,不由得有些气急败坏。
"公公勿怪,我等也是职责在此,例行检查而已,公公不要见怪。"
城门处的守将不知何故,平白多了许多底气,言语虽然依旧客气,但是拒绝的意思却非常明确,一定要搜查眼前的这几架马车,虽然他们是鲁王府的车驾。
"反了天了,将你们的知府给咱家喊来,咱家倒是要当面问问知府大人,若是耽误了鲁王爷给衍圣公贺寿,他这个官还想不想当了。"
刘和表面上气急败坏,不过内心确实颇为镇定,不声不响的又拉起一面大旗。
听到眼前的老太监提到衍圣公,守将的脸色肉眼可见的变了一下。
在山东境内,衍圣公的名头可是比鲁王府,比巡抚大人还要响亮。更慌乱一个小小的兖州知府。
"这..."
守将平白的开始犹豫了一下,倘若此事涉及到了衍圣公,就不太好办了。毕竟他得到的命令也只是阻拦鲁王府的车驾,并未提及衍圣公啊。
"这什么这?快快闪开,别耽误咱家的事情,咱家还要早去早回给鲁王复命。"
刘和脸上的不耐烦愈加明显,猛地一抽手中的长鞭,径自从守将的面门前闪过。
"老东西.."
守将在心中暗骂一声,不情不愿的向后退了几步,同时挥了挥手,示意放行。
见到没有人阻拦,刘和猛地一抽手中的长鞭,示意一旁的车夫驾车出城,同时颇为倨傲的看了一眼守将,冷哼一声,钻进了车厢之中,好似已经将这名守将给记恨住了。
望着逐渐远去的几辆马车,城门口的守将脸色有些寒冷。
"狗东西,让你先活几天,等圣教举事,老子第一个宰了你。"
守将的声音有些寒冷,低低的自喃自语。
...
几辆马车刚刚驶出嵫阳城,便一路狂奔,直到驶出了足足三十里后,速度才渐渐的放慢下来。
刘和也从第一辆马车上走下,径直走向了车队中间的那辆不太起眼的马车。
"王爷受惊了。"
掀开帘子,刘和低低的冲着眼前人说道。
马车之中赫然坐着鲁王朱寿鋐。
"大伴,这到底是是怎么回事?"
朱寿鋐的脸色有些苍白,神色也异常的惊恐,刚刚城门外发生的一切,都被他听在了耳中。
他刚刚透过帘子,看到了城门处士兵们手中那明晃晃的尖刀,以及守将那近乎有些逾越的要求。
想他鲁王府就藩兖州两百余年,何时有人敢搜查他鲁王府的马车了。
瞧他们那架势,分明就是得到命令,不想让鲁王府的车驾出城。
刚刚要不是自己的大伴急中生智,抬出了衍圣公,令那守将投鼠忌器,恐怕自己这一行人就出不了嵫阳城了。
鲁王的身边坐着几名身材妖娆,面孔精致的妇人,他们都是鲁王最宠爱的侍妾,此时她们那如花似玉的脸庞上也写满了惊慌,显然刚刚发生的那一切也令她们颇为害怕。
"王爷,您还没感觉出来吗?这兖州府就要乱了,有人要意图谋反。"
刘和压低了声音,小心翼翼的说道。
"什么?"
朱寿鋐听到老太监的话,如同被人踩到了尾巴一般,瞬间就惊叫出声。
谁要造反?哪里有人造反?他怎么一概不知?
朱寿鋐的脸上写满了不可置信,茫然无措的看着刘和。
"王爷,前些日子起,这兖州府便涌入了数万流民,可是不灾不害的,哪来这么多流民?若仅限于此也就罢了,可这些人都在兖州待了一段日子了,这兖州知府就好像看不见似的,没有一点动作。"
"如若只是这样,老奴也仅仅是怀疑罢了。可是就在昨日,兖州知府下令召集下辖所有属官皆来嵫阳拜见,并且兖州城隐隐有些戒严的味道。"
朱寿鋐听了老太监的话后,目瞪口呆,久久说不出话来。
如若按照刘和所说,这兖州城已经成了一个炸药桶,随时都会被点着。
"这...可本王为何要去往济南府?"
"王爷,只要您与山东巡抚站在一起,便没有人能够借此事向您的身上泼脏水。"
刘和想了想,还是没有将城中南方商人们的所作所为告诉眼前的鲁王,不然也是徒增烦恼罢了。
朱寿鋐不傻,思考了几秒钟,便理解了刘和的良苦用心。
倘若这兖州城真的有叛乱发生,他朱寿鋐身为宗室亲王,不可不免的便会成为一些人眼中的香饽饽,说不准那些叛军就打算挟制他,以"清君侧"的名义起兵。
即便是叛军没有这番打算,朝廷估计也会考虑他朱寿鋐是否与叛军有关,毕竟这兖州府是他的封地。
"大伴,多亏你了。"
朱寿鋐眼神真挚的冲着刘和说道。
"王爷严重了。"
刘和的心里一暖,冲着鲁王行了一礼,便下了马车。
过了片刻之后,马车又缓缓的动了起来,冲着济州府一路而去。
没来由的,朱寿鋐突然暗自一乐。
"王爷,您想到什么好事了?"
听到刘和分析过后,几名侍妾都有种劫后余生的兴奋,颇为好奇的问向一旁的朱寿鋐。
朱寿鋐微微一笑,闭口不言。
他对于自己有一个清醒的认知,他自己虽然称不上无恶不作,但是平素间也颇为热衷于声色犬马,对府中的事务并不关心,算不上一位好的王爷,可是他这个人运气极好。
他这鲁王之位,是从他哥哥的身上继承而来,他的那位兄长只当了四年鲁王便因病去世了,可是他哥哥并未留下子嗣,于是这鲁王之位便犹如从天而降一般,砸到了他的身上。
他嗣爵鲁王之后,便将府中事由尽数交给了陪同自己长大的内侍刘和负责,他从未操过一天心。
近些年来,由于刘和日渐衰老,再加上自己身边也多出了几名伶俐的小太监,已经不知道有多少人明里暗里劝自己将刘和的总管太监之位废黜。
可他念在刘和劳苦功高的份上,对于这些声音都是置之不理,依旧让刘和担任鲁王府的总管太监。
可是万万没想到,因为刘和的原因,成功的让自己躲过了一次杀身之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