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藏说得没错,他的确还是有弱点。这是人类…不,也许是生物的共性。”志鸣望着天风迅速缩小的背影,若有所思地说。
他刚才所说的一切,皆为骗取天风的信任。他想,绝不能让天风坐上丞相之位,否则首当其冲的不是曹操,而是刘备。刘备军控制了大半个荆州,又擎制着东吴的兵力,大有反噬中原之势,所以天风最想讨伐的人应该是刘备。但是,天风刚才的话令他不安,他必须先保证杨极的安全。
志鸣瞬移回泰华山,见了左慈,说:“仙伯,跟你说个事。”
“你从哪里过来?魔指环用得可顺?”左慈看着他手上的神魔之戒,问。
“我从许都过来。挺好的,它并没有因为我抛弃它而排斥我;而且,我最近发现,可以通过运行气脉来排出多余的魔气。所以,我与它之间形成了一种平衡共生关系,它既无法腐蚀我的心智,又可以为我所用。”志鸣对此颇有心得。
“很好,你在修炼之路上又迈进一步了。怎么,有急事吗?”左慈看得出对方无事不登三宝殿。
“仙伯可知道杨极的身世?”志鸣直问。
左慈一愣,旋即朗声一笑,说:“看来对方还是找上门来了。”
志鸣也一愣,问:“仙伯所指为谁?”
左慈眸光一闪,悄声说:“当然是匈奴人了。”
“原来仙伯早已知悉杨极身世。”志鸣恍然大悟。
“当然,杨极可是我从小养大的。你来找我,证明你也见过找他的人了。没想到这么多年了,对方依然没放弃。怎么,他们想把他领回漠北?”左慈下意识地往右后方看了一眼,杨极正在附近练功。
“没错,但我拒绝了,我想杨极也不会跟他们回去。”
“对方如何得知你认识杨极?”左慈问。
“一言难尽。现在情况有些复杂,我想向杨极公开秘密。”
“杨极与土生土长的汉人无异,不需要知道这些。”左慈轻摇其首。
“仙伯,我是为了保护他。上次来这里大开杀戒的天风扬言要杀他!只有让他回归匈奴,才能保证其安全!”志鸣不能再隐瞒了。
“到底怎么回事?”左慈意识到不妙了。
志鸣简述前事,说:“情况就是这样。所以,我觉得杨极只有回到匈奴的领地,才能确保安全。况且他成为新一代匈奴之首后,应该会对缓解汉朝与匈奴间的矛盾有利吧?”
“若非天风要杀他,我是绝不同意让他离开的,哪怕匈奴人找上门来,我也会保护他到底。只是…天风的力量实在太强了,万一他卷土重来,我们无力阻挡。容我再想一下吧。”左慈回想起收养杨极的那一天,百感交集。
“没得选了,天风知道他在这里,他若不走,连你们也会遭殃。”志鸣觉得天风说得出肯定做得到。
“这我明白。我是在想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既可以让杨极留在大汉,又不用被天风所杀。”左慈的脑筋在飞速运转。
“不用想了,没有其他办法。我想,天风不可能主动去得罪匈奴人,只要杨极回到那边,就基本安全了。”志鸣认为别无选择了。
“天风只是拿这事来威胁你吧?只要你能确保皇上回来后举行仪式,杨极就不会有事了,我们也安全了,对吧?”左慈从根源上寻求解决之道。
“但我不能让天风继任丞相。第一,他是个常年征战的武夫,不谙政治,让他上位不仅为祸朝堂,还会引发新的战祸;第二,曹操也不是吃素的,一山不能藏二虎,届时只会掀起新一轮腥风血雨,涂炭生灵。综合考虑之下,我认为还是曹操当丞相较为合适。”志鸣据实分析。
“你说得有理,但骑虎难下,既已答应对方,该如何应对?志鸣,有时不能光逞口舌之快,也要考虑可行性和后果。”左慈以长者的身份教诲道。
“仙伯训导极是,晚辈的确考虑欠周。现在该怎么办?”志鸣虚心求教。
左慈来回踱步,说:“事到如今,老朽必须出马了。烦请你去一趟寿春,先查明曹操因何迟迟未归。什么守住荆北地区等,我看皆非真正原因,因为寿春地属九江郡,按理他已经侵犯了东吴的地界,极易被东吴所驱赶,故必定有不得不留下的原因,否则说不通。如今唯有趁天子出行之隙,劝曹公挥师回京,让这两头‘饿虎’相互夺食,方为上策。”
“仙伯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啊!晚辈真是佩服得五体投地!”志鸣觉得这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说,“既然如此,我先去一趟寿春了。”
“让我助你一把。”左慈使出仙术,志鸣眼前呈现出一幅由光粒子组成的立体虚拟地图,上面清晰地显示出寿春所在的位置。
志鸣熟记位置后,左慈一挥手,虚拟地图化作青烟飘去。
“这仙术太惊人了!省去我不少功夫!”志鸣惊叹不已。
杨极被吸引过来了,说:“雷兄,你怎么来了?你们在聊什么?师父,你又使出‘幻景迷术’了啊?”
“是啊,徒儿,你还记得这招。你一直不肯学仙术,只肯学武术,所以我便不教你了。”左慈半开玩笑说。
“师父又拿我说事了。你们刚才在聊什么,这么起劲?”杨极好奇。
志鸣看了看左慈。左慈说:“让老朽告诉他吧,你先去忙。”
“杨兄,我还有事,先走了,回头见。”志鸣匆匆离去了。
杨极有些摸不着头脑,见左慈表情不太对,问:“师父,到底出什么事了?”
“徒儿,是时候告诉你一件事了。”左慈语重心长地说起了陈年往事。
…………
寿春,北天府。
赤壁之战后,曹操担心许都生变,本想以最快速度返朝,却因头风病突发而留在寿春养病。寿春虽为九江郡的郡治之所,却一直被打着天子旗号的曹氏势力所盘踞,且有淮河、八公山等天然屏障作为护盾,地势易守难攻,这也是令孙权头疼的事之一。
外界对曹操的普遍猜测是:守住荆北地区,既防刘备扩张,也防东吴北上。其实,留守寿春的真正原因,只有曹操内心明白,就是身体扛不住了。
曹洪、夏侯惇等大将在其授意之下,正陆续撤出寿春,往许都、邺城等地而去;目前留在城内的,只有张辽和荀攸等少数骨干。
“丞相今日可好?”大夫把完脉后,荀攸进房问。
卧病在床的曹操头绑白巾、脸色苍白,有气无力地说:“这里不是朝廷,还是叫我主公吧。公达(荀攸的字),委屈你们了,要留下来陪老夫。老夫估计时日无多了,日痛夜痛,难以入眠!”
“主公勿忧,卑职已算过,主公阳寿未尽,一定能渡过此劫。请安心休养,卑职再跟大夫聊一下。”荀攸示意大夫先出去。
曹操一把抓住其腕,虽使不上劲,依然浑厚有力,说:“公达,听老夫一言!当年老夫在这里征讨袁术时,干了一件蠢事,就是杀了忠心耿耿的王垕。老夫至今想起,仍觉愧对王垕及其家人。也许是他的冤魂来…索命了……”
“主公多虑了。主公在征讨袁术前就已患头风病,只不过恰好来到寿春就复发了,与王垕无任何关系。再说了,王垕虽忠心不二,亦非毫无私心。”荀攸试图说些话让其安心。
“总之,老夫觉得…报应就要来了……”曹操开始说胡话了。
“主公请安歇,卑职去跟大夫说两句。”荀攸缓缓松开其手,走出寝室。
大夫正等在那儿,愁眉苦脸地说:“荀大人,丞相的病灶在颅中,必须开颅取出风涎才有机会活命。小人医术不济,实在无能为力。”
“开颅?那岂不等于要了丞相的命?”荀攸唤来士兵,问,“打听到那个神医的消息没?”
“回大人,还没打听到。”士兵低着头说。
“继续打听!十万火急,动用一切手段!”荀攸斥道。
张辽过来了,一看荀攸的脸色就知道情况不妙,说:“丞相是这个乱世必不可少的人物,绝不能就此撒手人寰!我再增派人手去进行地毯式搜索,掘地三尺也要把华佗挖出来!”
“偌大汉土,要找一个云游四方的人,谈何容易?丞相能否渡过此劫,就看天意了。”荀攸用疲惫的眼神仰望苍天,想,“奇怪,明明算过丞相命数未尽的,为何救星至今未现?”
这一切,被潜伏在暗处的志鸣看得一清二楚。他想:“原来曹操是因为病痛难忍才留在寿春的,我们都想错了。”
得知实情后,志鸣决定找张辽聊一下,他感觉这个人还算忠厚。
张辽离开荀攸后,独自在府中游荡。这些天来,他一直提心吊胆,担心曹操突然归天;若是如此,他将无处可依。当年从事吕布时,张辽就听闻曹操礼贤下士,广聚天下豪杰,凡投效门下者,均以吐哺之礼相待;只是他不愿背叛主子,直至吕布兵败身亡后,才毫不犹豫地投靠了曹操。之后在战场上,张辽战绩彪炳,被曹操视为金驹良将之一。直至今天,张辽依然视曹操为终生主公。曹操若驾鹤西去,张辽内心的信念之柱也会同步崩塌。
“阁下可是张文远将军?”暗处一个声音传来,将遐想中的张辽拉回现实。
张辽四处张望,不见人影。他以为是谁在开玩笑,说:“出来吧,我现在没心情说笑。”
志鸣猛然现身,抱拳说:“在下雷志鸣,见过将军。”
“你是……?”张辽印象中没见过此人。
“我们赤壁之战时曾打过一次照面,将军忘记了。当时,将军和另一位善使长柄斧的将军在大本营,那位将军被我所吸引,停了下来,还记得吗?”
“你是指…徐晃?”张辽努力回忆。
“当时太乱,忘了请教其尊姓大名,反正他使那把斧子力道十足。”
张辽终于想起来了,说:“你是当时那个……”
“没错,在下是刘备的士兵。”志鸣成功激活了对方的记忆系统。
“你绝非一般士兵,当时听徐晃说,你的武功很厉害!”张辽双目放光。
“将军过奖,在下只是武功稍好一点罢了。”志鸣谦虚。
“雷将军该不是来找我切磋武艺的吧?”张辽的手本能地按在了剑镡上。
“说笑了,在下只想救丞相一命。”志鸣表态了。
张辽见对方没有杀气,手缓缓离开佩剑,说:“你有办法救?”
“果然是张将军,竟不问我是怎么知道丞相的病情、如何潜入府中的!”志鸣抿嘴一笑,说,“刚才的对话我都听见了,你们要找的神医华佗,也许是唯一能为丞相开颅取风涎之人。”
“开颅?取风涎?”张辽没听到之前荀攸与大夫的对话。
“对,你刚才没来,我听见另外二人说的。这不是重点,重点是我可以帮你们找到华佗。”志鸣表明来意。
“你怎么找?我们几乎全军出动了,都找不到人。”张辽一脸不信。
“他是个游医,足迹遍布各地,居无定所;你们这样找,无异于大海捞针。”
“难道…雷将军认识他?”张辽眼前一亮。
“不好解释,反正我有办法。但请帮我转告丞相一件事。”
“请讲。”张辽看到了曙光。
志鸣将天子准备拜天风为丞相之事告诉对方,并说:“许都现在很乱,刚打完一场防守保卫战,虽成功击退西凉军,却也损失惨重。天风想趁此机会夺取丞相之位,并威胁天子下诏,讨伐曹公!”
“你的意思是,仪式还没举行?”张辽对许都之前发生的事也有所耳闻。
“没错,我已说服皇上根据汉朝皇法予以延期。皇上正好要去邺城,这一来一回至少得半个月,正好留出一个窗口期,让曹公有足够的时间回京;否则等皇上回来下令举办仪式,则一切晚矣。”志鸣陈述利害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