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文学网
  1. 少年文学网
  2. 其他类型
  3. 混在缅北那些年
  4. 第113章 新园区
设置

第113章 新园区(1 / 1)


“哥,你醒了?”

声音从屋外传来,我揉揉眼才发现96号正站在院子里,看着屋檐下稀稀拉拉掉落的雨水。

“你怎么不跑,其实你有机会跑掉的。”我很直接的说。

玫瑰摇头:“以前我已经试过一次,根本跑不出去,何况我也不能再害了你。”

她很聪明,也十分善解人意,如果没被骗到缅北来她一定会过得十分幸福。

可惜世上没那么多如果。

我打开车门,玫瑰跟着坐进了副驾驶。

她也明白回到夜总会,将重新面对怎样的生活。

不过她在车上倒是只字不提那些不开心的事,还央求我说笑话给她听。

我绞尽脑汁想到一个,逗得她前仆后仰,花枝乱颤。

时间过得很快,眨眼我们就来到夜总会,也该分开了。

玫瑰趴在我肩头,在耳边小声说:“哥,我答应过你以后不会再做傻事,你也要注意安全,……我会等你回来。”

送走了她,我才去见了老板,林超和刘强比我来的还早,想到要出远门两人都像挺兴奋的。

妙瓦底位于缅甸东部,一河之隔对面就泰国边境。

大大小小几十个园区紧挨着河边建造,据不完全统计,当时这地方从事诈骗行业的人员已经超过了十万人。

这是一个相当恐怖的规模,彭四海那园区总共才几百号人,在这里根本排不上号。

我们跟着老板的车来到其中一个园区,刚进去就看见四周全是手持自动步枪的守卫,几条狼狗被铁链子拴着,对着我们不断的吼叫。

前来迎接我们的是一个肥头大耳的中年人,也是老板的合作伙伴。

这人姓屈,屈茂才,标准生意人嘴脸,对我们这些人都十分客气。

他先带我们到处参观了一圈,眼前这几栋大楼都是园区的产业,除了工作室和员工寝室,还专门修了一栋楼作为活动场所。

在里面有餐厅,理发店超市和台球室,二三楼甚至还有KTV和健身房。

表现优异的员工每月领到奖金,他们就可以拿着钱到这里来消费。

这里物价要比外面高出数倍,员工拿着钱又出不去,也只能在这里使用。

屈老板是个做生意的人才,这样相当于把钱从左边口袋倒到右边,肥水不流外人田。

比起彭四海的园区,这里方方面面都显得要人性化许多。

当然,在这里工作,业绩也是非常重要的,每人每月的业绩标准是二十万,达不到依旧会受到惩罚。

不过屈老板不会轻易杀人,按照他的话来说,这里每个员工都是公司财产,好几十万,杀了多可惜。

我问他,如果遇到那些不听话也不肯认真工作的人,该怎么处理。

他笑着说,把这人的两条腿打断,然后卖去别的园区。

一个人能卖几十万,那可都是钱,怎么舍得把人杀了。

生意人眼里,就剩下钱了。

老板在园区视察一圈,吃过晚饭就离开了。

我们三个则留了下来,或许要等那边园区开始建设才能回去吧。

不过无所谓,对我们来说在哪儿都一样,在这里还不用看刘经理和汪海的脸色,日子过得倒也简单。

这地方工作时间很长,每天早上七点一直要干到晚上十一点,不能请假,谁要想休息也可以,只是要被毒打一顿作为请假的条件。

第二天天不亮,我们就被吵醒。

只见楼下空地上千名‘员工’已经结合完毕,然后由一人领头,带着他们喊口号,围空地跑步。

那些没完成任务的,需要学狗在地上爬来爬去。

还有几个不听话的刺头,被关进狗笼子里,放在最显眼的位置示众。

七点一到,所有人员回到各自的工作岗位。

从一楼到七楼,分成不同的部门,全部实行系统化管理。

我们现在的身份也属于管理人员,可以到处走动。

只见许多人面前除了一台电脑,还同时摆着十几二十部手机,他们就像被训成了机器人,不停地切换着工具。

时而扮做成功人士又或者军人等不同身份,与目标交谈,进一步获取对方的信任。

菠菜部门位于二楼,这里更热闹了,两三百人挤在办公间里,电话打个不停,有人做成了大单兴奋的手舞足蹈,组长拿着奖金当众发给这人。

这人可以拿着这笔钱,到隔壁楼去喝酒吃肉,如果钱挣的多,还可以上三楼享受一些特别服务。

望着眼前似曾相识的一幕,我仿佛又看见了自己被抓去园区时,为了活命,不得不与彭河那帮人虚与委蛇,一边拼命的工作。

而现在我也站到了跟彭河同样的位置,成了一名管理者,同时掌控着下面这些人生存的权利。

这显得有些讽刺,但我没有别的选择。

不想成为别人的奴役,就只有踩着他们一步步往上爬。

楼上还有专门给新人培训的地方,黑板前的‘老师’一脸严肃给他们传授着诈骗知识,旁边站着两个佩戴手枪的壮汉,手里还捏着球棍。

每人面前都摆着厚厚一本话术技巧,比起当初我在彭四海那里看到的要厚一倍不止。

每个人必须把里面的内容全部背下,并且熟练掌握才能吃饭。

在大棒和食物的威胁下,这些新人无论是五六十岁的中年人,还是十几岁的小伙,一个个都十分认真卖力的学习着。

在这儿想过好日子,就必须创造出足够的价值。

负责传授他们诈骗知识这名‘老师’,看年纪大概四十出头,头发梳理的一丝不苟,那身西服虽然已经洗的有些褪色,但却熨烫的十分平整,皮鞋也擦的锃亮。

在这个连生存都无法保证的环境下,他还如此在意各种细节。

这人怎么看,也不像是普通人。

一次下课后我们聊天中得知,这人还真不简单,他原本在国内有家工厂,管理的员工有好几百人,资产数千万。

像这样的人物,在国内早已混的如鱼得水。

他是轻信了一个朋友的话,来缅北投资生意,结果带来的人和钱全成了别人的。

为了吃饱饭,少挨罚,他便利用自己管理方面的特长,专门负责培训新人,也算衣食无忧。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