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晋阳宫中之后,随行的张承业发现宫中的色调变成了皇家的赭黄色。
穿过宽阔的大理石铺就的广场,众人来到宣政殿。
这里原本不叫宣政殿,宣政殿是大明宫里皇帝和大臣议事的大殿,为了迎接新君,张然和李存勖连夜命人换上的,里面的布置也和皇宫一般。
大殿很大,中间有张龙椅,四处金碧辉煌流光溢彩,光是布置这些张然和李存勖就耗费了很大气力。
将王府改造成王宫可是个大工程,这事早在李克用还活着的时候就开始做了。
虽然比不上大明宫的奢华,但是作为一个议事大厅是完完全全够用的。
李真也不讲究排场,如果可以,他甚至只想弄一个差不多的办公室,大家坐到一块议事就行。
但是在封建时代,为了皇帝的权威,还是不得不装饰得奢华一些,否则皇家的颜面何在?
众人来到大厅中,李真缓缓走上台阶,来到龙椅面前,轻轻坐下。
这时,由晋王李存勖带头行礼。
众人齐呼:“吾皇万岁万万岁!”
“众爱卿平身!”
众人起身,李真开门见山地说道:“朕新到晋阳,以后诸位都是朕的肱骨大臣了。”
台下有很多人都没见过李真,见到当今皇帝这么年轻说话却如此四平八稳,都觉得这个皇帝不简单。
以前他们还觉得当今的皇帝还是个玩泥巴的孩子呢,没想到今日一见,只觉得这个天子风流倜傥,帅气逼人。
李真继续说:“以后大家一起共事,势必为大唐的复兴而献出自己的绵薄之力,望众爱卿团结一气,一统山河,如今局艰难,还望众爱卿与朕一起共度难关啊!"
众人齐呼:“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李真叫来王超:“王超。”
“臣在!”台下的王超站了出来。
李真介绍道:“众位爱卿估计也是刚刚认识,向大家介绍一下,这位是曾救朕一命的王超,现在是皇城司指挥使,在朝会开始前,就先由他来替朕向大家分析如今的局势吧。”
众人面面相觑,都不知道这个所谓的皇城司是干什么的。
当后来他们知道皇城司只听皇帝命令,有权对中枢实行监察权的时候,一个个对王超另眼相看,或者说,纷纷侧目。
王超走到中央,对众人行礼,直言道:“诸位同僚,我王超出身行伍,承蒙陛下提拔,才能在此与各位共议大事。”
接着,王超先和众人分析了目前的局势:“众所周知,现在朱温是我们最大的敌人,朱温在南方,我们大唐在北方,朱温已经宣布建立大梁,凭借其兵马,伪梁已经和我势如水火。”
“如今天子降临晋阳,当务之急是要在晋阳组建新朝廷,以确保河东局势稳定,尤其是确保整个河东的军事指挥权都在晋阳。否则没等朱温打来,我们先自乱阵脚,那可是会引发极为危险的后果。"
王超的意思很明显,有两个层面的内涵,首先是朝廷的组建,其次是军队指挥权的确定。
听王超一番话,顿时引起众人的共鸣,大家议论纷纷,有觉得有道理的,有觉得有些操之过急的,也有反对的。
毕竟新立朝廷可不是一件小事,但在朝堂之上他们还不敢表现出来,更多的人则静观其变。
王超继续说道:"如今天子刚刚入主河东,各项事务尚需熟悉,所以我们现在需要尽快将新朝廷建立起来,这也是陛下的意思。"
这时有人说道:"王指挥使说的没错,如今我们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稳住局势。"
又有人附和道:"王指挥使说得没错,我们需要尽快将新朝廷建立起来,确保河东军队的指挥权在我们手中。”
这两个人其实都是王超安排的托儿。
李真继续说道:"王指挥使所言极是,只是众位爱卿,如今朕初来乍到,对晋阳的各种情况不甚了解,不知道该从哪里开始做起呢?"
张承业看了看周围,发现大家都还在有些拘谨,便站出来说道:"陛下,老臣斗胆一言……"
李真看着张承业,问道:"请问张监军,你有何妙计呀?"
张承业说道:"陛下,要想稳住局势,至关重要的第一步,便是要确定三省六部九寺的长官,只有中央的重要官员确定了,中央才能对地方进行更高效率的指挥,这也是组建新朝廷的第一步。”
李真说:“甚好。那这人选该如何确定,张监军可有什么想法?”
这不仅是李真的疑问,同时也是在场所有官员的疑问,因为这事儿会涉及到自己的切身利益。
张承业不假思索地说:“对于六部和九寺人选,微臣建议就以河东的各事参军、长史、诸曹参军、主簿、各卫帅、亲事府和帐内府的军官、典军等来任命,或者由能力出众的各州刺史、节度使来担任。”
“众人分管的领域不变,或者说不会有太大变动,只不过他们的官职,从王府职位变成了朝廷职位,对他们来说也是一种提拔,比起任用新人,这是更为稳妥的做法。”
李真的到来,势必会对晋阳的权力组织架构产生一些的影响,不过李克用之前留下的领导班子已经很好,对河东的军事政治治理得还不错,要说李克用执政的不足,那就是对民生的关切少了点。
李真可以考虑继续任用原来能力出众的领导班子。
对于这个问题,他和张承业、李克用都有深入的交流,也达成了一些共识。
李真说:“甚好,张监军辅佐前晋王长达十年之久,对河东管理层恐怕是最了解的,对于六部九寺的人选,就由你来负责,你尽快给朕一个名单,然后我们大家再一起商讨,最终再确定人选。”
“臣遵旨!”
李真继续说:“河东局势艰难,百废待兴,北有契丹,南有朱温,幽州还有个刘仁恭,可谓强敌陈边,我们不可不居安思危。”
李真提高了一个音调,直言道:“此次对朝廷各层官员的任命,朕只讲究一个原则,那就是‘任人唯贤’,朕只要能人,只要那些有突出政绩的,有真才实学的。”
李真看着张承业:“身居高位,必须是栋梁之才,切不可往国家的中枢硬塞一些酒囊饭袋。”
“老臣谨记,老臣一定多方面考察,以确保人选德才兼备。”
张承业继续谨慎地说道:“至于三省长官,那是国家的宰相,位高权重,老臣不敢多言,全由陛下家任命。”
李真说:“不必着急,先把六部九寺的人选确定吧,只要先把框架先搭起来,后面要做的就是往里面填补人员。”
“关于三省长官,李克用生前来潞州时曾与朕商讨过,朕目前也在思考,不过很快就能确定,到时候无论是谁担任宰相,都必须记住我们是为民服务的。”
“为民服务”这个理念曾经多次出现在潞州发行的报纸中,晋阳的百姓和官员们对此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他们习惯把这个比较生僻的词语理解为对儒家思想中“忠君爱民”的解读,这也比较符合那些读书人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