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逐渐转凉,又到了准备保暖衣物和被褥的时候了。
家里往年的冬被早已旧了,被面发黄发潮,里面的棉花也因为使用时间太久而挤成了一坨,摸起来板结僵硬,一点也不蓬松。
沈家现在生活条件好了,老李氏决定给大家重新做一套崭新的被褥。
但旧的被褥扔掉太可惜,拿出来翻新一下,做几床铺在身子底下的床垫子还是很不错的。
老李氏和三个儿媳搬个小椅子,拿着针线筐,把几床旧被褥拿到院子的阳光下一点点拆开。
将棉花重新弹至蓬松柔软,定型固定后再套上新的布面,做成一床床半新的褥子,也算物尽其用。
沈家几个爷们上次去县府买回来的新布料还剩很多,再加上这次沈砚秋从省府带回来的绸缎,沈家基本实现了布料自由。
老李氏提议再给众人每人做一套棉衣裳。
大家挑好自己喜欢的布料花色,再用上秋天新摘的棉花,绝对保证今冬让沈家众人都能暖和地过个冬。
林氏特地挑了几块好看的缎面,再搭配上柔软的棉布,给沈玉荷单独做了几件漂亮的棉衣。
沈玉荷正躺在一旁的小摇篮里,一个人咿咿呀呀地自言自语。
她偶尔望着天上的飞鸟发呆,偶尔又用手来回拨弄挂在摇篮上方的玩具,时而咯咯地傻笑,时而又出奇地安静。
一阵凉风吹过,沈玉荷小鼻子一阵发痒,打了个秀气的小喷嚏:
“阿嚏!”
紧接着有一点清凉的液体从鼻头里流了出来。
她撅着小嘴努力吸吮,试图不让它滚到嘴巴里。
然而……怎么有一点点咸……呕~~
上清仙境小团宠的体面啊,外科第一刀的体面啊,呜呜呜。
眼看着就这么沙扬娜拉了。
不装了!索性摆烂算了,当个小邋遢鬼其实也挺好玩的。
沈玉荷抬起小胳膊往鼻尖上猛擦了一把,正好擦在了袖口上。
……
还是好尴尬,沈玉荷赶紧把意识遁入了秘境。
之前栽种的土豆经过几次培土后,长势已经越来越好了。
沈玉荷蹲下身子,撅着小屁股,用双手一点点刨土,不过刨到一半后又重新埋了回去。
她发现土豆还很小,离成熟还需些时日。
沈玉荷又仔细观察了田里的土豆植株,发现一些叶片上有暗绿色的小病斑,有些地方还有白霉或黑斑。
沈玉荷嘟起小嘴,一脸无语,没想到在秘境里受莲池水浇灌的土豆,也会出现病虫害。
她从农具库里拎出一瓶农药,开始仔细地喷洒起来。
都忙完后,她累得呼哧呼哧地返回了沈家。
沈家新衣新被做好后,布料还剩下许多。
沈老爷子和老李氏想着把它们给亲戚们分分,好让大家也都能穿上新衣服。
经过清点,决定给林氏娘家三匹绸缎和一匹棉布,王氏娘家和冯氏舅舅家各一匹绸缎和两匹棉布。
沈砚秋买的这种高端绸缎价格非常昂贵,一般人家要么买不起,要么根本不舍得买。
沈家给每门亲家都送了一份,算是给足了三位儿媳妇面子,让她们在娘家的地位陡增起来。
王氏和冯氏喜得眉开眼笑,连连直呼这是托了老三他们的福气。
时间转眼来到了九月中旬,金桂飘香,眼看着就到了发榜的时间。
秋闱中举的榜单一发布,出于好奇心,仍在南州府的景宁立刻跑去贡院红墙前查看金榜,竟发现沈砚秋的名字赫然排在第一位。
乡试第一名,称为解元。
景宁在榜单前凝视了许久,心中不免暗自赞叹沈砚秋既为人正直,又才高八斗,着实是个人才。
中举后便有了做官的资格,而且还可以免除一部分杂役,全族都会跟着沾光,绝对是件光宗耀祖的大事。
贡院早已派出众多小吏,携喜报启程赶赴各地的中举人家报喜。
报子一行五人,个个骑着高头大马,高举彩旗、旌幌,带着唢呐班子,一路上鸣炮奏乐,吹吹打打,热闹非凡。
报喜队伍刚进长宁县,县里的人就迅速传开了。
“不得了了,咱县有人中举了!”
“哎呦喂,这是谁家祖坟冒青烟了?”
“好生羡慕啊,快沾沾喜气。”
………
秋闱录取名额本就极少,再加上很多人家根本没有读书条件,因此中举的难度如登九天,一个县总共也没几个举人。
今年长宁县参加秋闱的总共有三十多个人,放榜当天,几乎个个都在煎熬中等待着喜报的到来。
沈砚秋则不慌不忙,一大早就和大哥二哥去了田里,准备在地里加种一些白萝卜和辣椒。
眼看着报喜队伍进了梧桐镇,梧桐镇的人再次沸腾起来。
一路上鞭炮齐鸣,锣鼓喧天,队伍很快进入了西坡村。
西坡村今年考乡试的就沈砚秋一人。
此时已经基本没有悬念,村里的人全都熙熙攘攘聚集到沈家门口。
老李氏看到众多人突然在家门口围着,还以为发生了不好的事情,吓得赶紧呼喊沈家其他人。
待林氏跑出来时,报子正好来到家门口。
一声震天锣响,几人迅速下马,将马拴在门外石柱上,大喊道:
“喜报!喜报!贵府老爷沈砚秋,高中南州府乡试第一名解元。京报连登黄甲。”
送信的小吏喜笑颜开地望着沈家诸人,十分恭敬地说道:“快请沈老爷出来,恭喜高中了!”
林氏腿一软,高兴地差点晕了过去。
沈家赶紧包了几个大红包给众人奉上,每个红包里足足有五两银子。
报喜的小吏拿到银子后在手里掂了掂,立马开心地连忙作揖表示感谢。
村民一听沈砚秋高中榜首,顿时激动地躁动起来,欢呼声此起彼伏,几个小伙子更是热心地跑去田里喊沈砚秋回家。
过了一会儿,待沈砚秋赶回来时,他正半挽着裤脚,裤腿上全是泥巴。
他一脸淡定地从报子手中接过喜报,双手作揖:“谢谢诸位大人,进屋喝杯热茶吧。”
由于报子还有下家要报,需要立即赶路,于是非常客气地谢绝了。
送捷报的人前后总共来了三拨,沈家一一给了赏钱,图个好彩头。
沈老爷子看着围在家门口跟着一起开心的村民,大声吆喝道:
“谢谢诸位捧场,我们老沈家三天后大摆宴席,诚邀大伙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