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志五岁那年,父亲因病离世,因为家中贫困,没有钱给父亲发丧,母亲李氏就来到了王大志的叔叔王二家里借钱。说道:“兄弟,如今你哥哥走了,家中没有一分银钱,我想先借你一些银钱,把你哥哥埋葬了,以后再还你。”
王二家中有一百多亩土地,街上还有十几间铺子,是十里八乡首屈一指的大财主,按理说自己的亲哥哥死了,拿出几两银子来埋葬根本不算什么,可这王二生性吝啬,心眼又毒,别说是让他白白拿出银子埋葬哥哥了,就连嫂子来借都不会给。
说道:“你看我这一大家子,表面风光,可每天的吃穿用度都要花很多钱,哪里能攒下一点闲钱啊?如果我有钱,不用嫂嫂来要,我自会送到家里去,可如今实在是没有,就对不住嫂嫂了。”
李氏听王二这么说,知道他是不愿意借钱给她,可钱是人家的,借是情分,不借是本分,她也不好说什么,就回家去了。
回到家里,看见王大的尸体,想到昔日的夫妻恩爱,如今丈夫去世,作为妻子却不能让他入土为安,越想心中越不是滋味,便扑在丈夫的尸体上恸哭失声。
李氏的哭声悲切,引来了隔壁的刘媒婆,那刘媒婆说道:“李娘子,人死不能复生,你还是节哀顺变吧!”
李氏说道:“想我夫妻昔日情深似海,可如今丈夫去世,我作为妻子不能厚葬,让他停尸在家中,实在是心中有愧啊!”
那刘媒婆见李氏貌美,如今丈夫去世,又没有钱埋葬,就说道:“老身有一个办法,可以让娘子得钱埋葬你丈夫,就是不知道娘子愿不愿意?”
李氏一听赶紧问道:“刘婆婆有什么办法就说出来吧?”
刘媒婆就趴在李氏耳边说了一通,李氏一听又痛哭起来,说道:“我丈夫尸骨未寒,我怎么能做那样的事情,常言道:‘一山不容二虎,好女不嫁二夫’我这一辈子只认王郎这一个夫君,我是不会改嫁的。”
村里一个屠夫见李氏貌美,早就撺掇这刘媒婆给他牵线搭桥,可李氏有丈夫,所以一直没有找到机会,如今她丈夫死了,这刘媒婆就趁机说和她和那个屠夫,没想到李氏却这么说,她就有些生气。
说道:“看来我是瞎操心了,如今你不愿意改嫁,就让你这丈夫停在家里吧!”说完就气哼哼地走了。
李氏不愿意改嫁,如今要想埋葬丈夫,只能把家中的二亩土地卖了,可卖了土地,她和儿子的生活就没有了保障,这可如何是好?
李氏思来想去没有其他办法,最后决定卖地,她想,天无绝人之路,先把地卖了埋葬丈夫,以后母子俩的生活再想办法,活人总不会被尿憋死。
于是,李氏就去找了村中的族长,让他找一个好买家,尽量多换一些银子,族长见李氏实在是困难,就找来同村的几个大户,当然也有李氏的小叔子王二,看谁愿意买地。
土地就代表财富,谁家的土地越多,谁就越富有,在村子里说话也更硬气,所以很多大户人家有点钱都用来买地了,几个大户一听李氏要卖地,都争着想买。
族长说道:“李氏死了丈夫,没有钱埋葬才迫不得已卖地的,这土地卖了,以后他娘俩的生活就没有了着落,所以想尽量多卖点钱,你们几个谁出的价高就卖给谁。”
几个大户一听纷纷出价,只有王二不做声,最后一个姓赵的大户出价最高,族长就说把地给他,次日,赵员外就拿着银子来找李氏,二人在族长的见证下办好了买卖手续。
李氏得了银子,赶紧给丈夫买了一口上好的棺木,把丈夫入殓了,又找来亲戚邻居抬着棺材要去埋葬,正在这时,一群人却堵住了李氏的家门。
来人不是别人,正是王大志的叔叔王二,他带了一群家丁,不让哥哥出殡,亲戚邻居不明原因,就上前问他为何?
王二说道:“我这嫂嫂太没有人情味了,居然把地卖给了外姓的人,以后叫我如何在村子里立足?大伙给评评理,我嫂嫂是不是远近不分了?为了钱什么事都干的出来。”
众人都知道这王二自私自利,六亲不认,为了利益什么事都干得出来,可如今地已经卖给了赵员外,签下了合约也就不能反悔了,大家都好言相劝王二,让他放了这孤儿寡母一回。
可那王二说道:“不行,这事不解决就别想埋人。”
亲戚邻居都看不惯王二这样的作风,但知道他是个难缠的人,也不敢说什么,只能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的劝说,可无论众人怎么劝,王二就是不肯让李氏发丧,亲戚邻居见状也都纷纷离开了。
王二让几个家丁天天守在王大志的家门口,就这样,王大的尸体在家里停了六七天也没有出殡,那时候天气又热,都有味了,李氏孤儿寡母的没有办法,只能去求那赵员外,让他高抬贵手,把土地还给她,要不王二就不让发丧。
赵员外平日里也最恨那王二,自己到手的土地再让给王二不是打脸吗?就不同意退还,赵员外的妻子张氏是一个善良的人,她见李氏母子实在作难,就劝说丈夫把地还给李氏。
说道:“谁家没有个作难的时候,他们孤儿寡母也无依无靠,很是可怜,你就行行好吧!给自己积些阴德。”
赵员外说道:“要我把地还给她也可以,除了银子要如数奉还外,还要拿出一贯违约金。”
张氏说道:“如今她家都穷到卖地了,到哪里弄违约金去?再说了,咱家也不差那一点银子,我想买地的钱也不要了,就让她用了吧!”
赵员外本来就不想退地,又听妻子说买地钱也不要了,就坚决不同意,说道:“我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干嘛要给一个无亲无故之人,王二是她丈夫的亲弟弟,家中钱财无数都不给一分一毫,还想趁火打劫,咱干嘛要充大尾巴狼?”
张氏说道:“咱俩都四十岁了,如今没有一儿半女,要这么多钱干嘛,不如做些好事,积德行善,说不定儿女就来了。”
夫妻二人结婚二十多年了,药也没少吃,香也没少烧,可就以一直没有孩子,孩子就成了夫妻俩的一块心病,听妻子这样说,赵员外的心就动了一下,说道:“那就按你说的办吧!”
次日,赵员外就把那买卖合约作废了,并对李氏说道:“那些钱你就用了吧!”
李氏已经用卖地的钱买了棺材,她还担心赵员外生气要她立刻还钱呢?没想到他却这样说,就非常的感动,说道:“你真是个大好人,会得到好报的,以后有了钱我一定会还你的。”
地拿回来之后,就卖给了王二,李氏终于让丈夫入土为安了,她本想着拿王二给的钱去还赵员外的,谁知王二只出赵员外一半的钱,李氏就拿着钱去了赵家,说先还一半,剩下的一半以后再还。
张氏说他们没有了土地,日子过得艰难,就让她拿回去花,李氏是一个正直的人,说什么也不要,张氏就说让她先用着,以后有了再还,李氏这才拿住钱,对赵员外夫妇是千恩万谢。
没有了土地,李氏就去山上挖草药,晚上回家做些针线,换一点钱买些米面给儿子吃,李氏每顿饭只喝一些野菜糊糊,王大志是个懂事的孩子,他见母亲只吃野菜,把米面都留给自己吃,就说道:“娘,你吃什么我也吃什么,你不吃米面我也不吃。”
李氏知道儿子是心疼自己,她眼中闪烁着泪花说道:“孩子,你正在长身体,只吃野菜那行?娘也不长个了,吃野菜就行。”
王大志说道:“娘不吃米面我也不吃,以后就陪着你吃野菜。”李氏想到死去的丈夫,又想到如今生活艰辛,委屈了儿子,忍不住就抱住王大志痛哭一场。
眨眼十年过去了,王大志也十四五岁了,他每天上山砍柴,李氏在家里做些针线活。王大志怕母亲累着,就说道:“我如今已经长大了,也有了力气,以后我可以养活母亲,母亲就不要太劳累了。”
李氏看着长大的儿子,又听他这么说,心中就很欣慰,但她哪里能闲得住,说道:“你放心吧,我能干就干些,累不住的,要是让我歇着怕会歇出病来的。”
王大志知道母亲的脾气,不让她干活确实不行,就不再劝她,自己砍柴回来就多帮助母亲干些家务,让母亲歇着。
六月的一天,天气炎热,一大早太阳就像个大火球炙烤着大地,人坐在家里不出门都会大汗淋漓,李氏怕儿子中暑,就说今日不要他去砍柴了,在家里歇一天。
王大志说道:“我的身体强壮着呢,不会有事的,娘就放心吧!”说着就拿着砍刀和绳子上山去了。
来到山上,王大志就开始砍柴,一个时辰之后就砍了一大捆柴火,此时他热得汗流浃背,衣服都被汗水浸湿了,于是就背着柴火朝附近的河边走去,他想洗个澡之后再进城卖柴。
还没有走到河边,就看见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光着身子,惊慌失措地朝这边跑来,一边跑一边哭,王大志觉得奇怪,就叫住小男孩问他怎么回事。
小男孩好像是被吓懵了,只是一个劲地哭,一句话也说不出来,王大志想,是不是孩子们洗澡,有人出事了?他顾不得多想,扔下柴火就朝河边跑去。
到了河边,就看见有两套孩子的衣服,河面上露出一个孩子的头,正在拼命地挣扎,王大志一头扎进了河里,把那孩子拉了上来。
孩子被拉到岸上,他不停的咳嗽着,王大志就使劲拍着他的后背,那孩子吐出了几口水,就哇哇的大哭起来。
王大志让那孩子穿上衣服,说要送他回去,这时,那个光着身子的小男孩就带着一男一女跑了过来,后面还跟着一大群人。
王大志一看,这一男一女就是村子里的赵员外和他的妻子张氏,张氏把那孩子揽在怀里,哭着说道:“我的小祖宗啊,你可把姑姑吓死了,如果你有个三长两短,可咋办啊?”
一个年轻的女子也跑过来抱住那孩子,哭着说道:“弟弟,你怎么能来玩水呢?吓死我了。”
张氏对王大志说道:“太感谢你了,大志,你救了我侄子,就是救了我一家人啊!”
张氏夫妻二人多年没有生育,就在一个月前生下了一个儿子,今日给孩子办满月酒,亲戚朋友都来庆祝了。
这个孩子是张氏的娘家侄子,名叫张家宝,今年八岁,母亲生他时难产而死,家中有父亲张员外和他十四岁的姐姐张翠兰,他父亲经常出外做客,就由姐姐照顾他,今日他姐姐带着他来姑姑家吃酒。
宴席上,张家宝就和另外一个同龄的孩子玩到了一起,那孩子是附近村子里的,经常来这河里游泳,今日天气又很炎热,那孩子就说带着张家宝去河里洗澡,张家宝从来没有在河里洗过澡,就很好奇,于是就跟着来到河边。
二人脱了衣服跳进河里,那个孩子经常在河里洗澡,也会游泳,可张家宝跳进河里后身子就往下沉,他吓得大叫,并不停地挣扎着,那个孩子见了,就非常害怕,赶紧爬上岸,也顾不上穿衣服就往村子的方向跑去,途中就遇到了王大志。
幸亏王大志及时赶到,要不然就要酿成大祸了,赵员外夫妇对他是千恩万谢,王大志说道:“你们不要这么客气,只是举手之劳,谁见孩子掉进河里都会救的。”
赵员外夫妇也知道这王大志心地善良,是一个实诚人,也就没有再多说,就带着孩子回家去了。
晚上,王大志和和母亲正在吃晚饭,那张氏就上门了,手中还端着一个篮子,篮子里是几十颗红鸡蛋,李氏见张氏来到家里,赶紧让座。
张氏把手中的篮子放在桌子上,说道:“今天多亏了大志,要不是他,我那宝贝侄子就要出大事了,我可没法给我哥哥交差了。”
李氏看看儿子,不知道是咋回事,张氏就把她侄子落水被王大志所救的事给李氏说了,李氏说道:“不用客气,谁见了都会这么做的。”
王大志赶紧说道:“是啊,这没啥,婶子不用记在心上。”
张氏说道:“我那嫂子为了生这个侄子命都搭进去了,这孩子金贵着呢,今天你救了他的命,就等于救了老张家的命,怎能不记在心上呢!”
张氏坐了一会就要走,李氏赶紧把篮子端起来给她,说道:“大志她爹死的时候,你们帮了我大忙,我还无以为报呢,你要是这样,让我怎么过意得去呢?”
张氏推脱要李氏留下这红鸡蛋,李氏坚决不要,张氏也知道这母子俩正直,就把东西拿回去了。
一日,王大志去城里卖柴火,看见一个男子对一个老汉拳打脚踢,嘴里还骂道:“你这个老不死,居然敢吃霸王餐?”
那老汉说道:“我以后有钱了会还给你的!”
围观的众人见那个男子对一个老汉拳打脚踢,都议论纷纷,但谁也没有上前制止,王大志心善,赶紧上前说道:“这位小哥,有话好好说,你怎么能打一个老人家呢?”
那个男子说道:“你可怜他,你替他付了包子钱。”原来这个男子是路边包子铺的伙计,这个老汉要了几个包子,吃完说没钱付,这伙计就恼了,说他吃霸王餐,就动手打他。
王大志是进城卖柴火的,身上也没有带钱,就说道:“我的柴火还没有卖出去,你先让这个老伯离开,我卖了柴就给你钱。”
那男子冷哼一声,说道:“你卖了柴跑了咋办,把这捆柴火背到包子铺去,就抵包子钱了。”
王大志听他这么说,就跟着那人把柴火送到了包子铺里,再回到街上时,那个老汉已经不知去向。
自从王大志救了张氏的侄子张家宝后,张氏一直觉得过意不去,想帮王大志母子一把,于是就去县城里给哥哥张员外说了当日的事情,又说李氏母子生活不易,王大志是一个老实忠厚得孩子,希望哥哥能让他来店里做学徒。
张员外听了妹妹的话,对王大志也是十分感激,正好他的店铺里也需要一个老实忠厚的可靠人,就答应了让王大志过来做学徒。
张氏回到村里,赶紧去王大志家里,给他们母子二人说她哥哥的店铺里需要帮手,问王大志愿不愿意去?
李氏早就想让儿子去城里找个事做,学个安家立命的本事,可一直没有门路,如今见张氏这么说,就赶紧道谢,说道:“这敢情好,真是太感谢了。”次日,王大志就告别母亲去了县里。
张员外见王大志干活踏实,而且聪明好学,就教他做生意的门道,几个月后,就让他做了店铺里的掌柜。王大志受到张员外的器重,干起活来更是尽心尽力,一点也不敢马虎。
过了两年,王大志对于做生意已经是得心应手,不但管理店里的生意,还经常出去进货,有了王大志这个得力助手,张家的生意兴隆,日进斗金,后来,张员外又买了两间铺子,扩大了经营,赚的钱就更多了。
张员外的女儿张翠兰已经十六岁了,相貌出落得十分漂亮,又温柔娴淑,很多青年才俊纷纷上门提亲,可张翠兰一个都看不上,张员外作为父亲也不好问,就让自己的妹子张氏问问女儿的意思。
其实,张翠兰从第一次见到王大志就动了心,后来王大志又来到店铺里做工,张翠兰见他老实忠厚,干活勤奋,对他就更加爱慕,可她又不好给爹爹说,如今姑姑问她,她就说了自己的心思。
张员外得知女儿钟情于王大志,也很开心,王大志这孩子善良,踏实,又聪明能干,把女儿托付给他,倒也放心,于是就主动给王大志说了,王大志一听也是受宠若惊。
其实王大志也有意翠兰,只是觉得自己家贫,配不上人家,如今张员外主动提出,他也是左右为难,如果同意了,怕委屈了翠兰;如果不同意,又怕驳了张员外面子,就说道:“感谢员外美意,可是我家贫,拿不出彩礼,又不能给小姐好生活,我怕委屈了她。”
张员外听了哈哈大笑,说道:“侄儿多虑了,你什么都不用准备,只要好好待翠兰,以后会有好日子过的。”
很快,张员外就选定了良辰吉日,成婚之前,给王大志送去了衣物和银子,要他在村里大摆宴席,张员外就找了八抬大轿把女儿送到了王大志家里。
王大志家里到处粘贴着大红喜字,宾客满座,十分的热闹,众人都纷纷议论,这王大志真是好福气,居然娶了张员外家的小姐。众亲戚都纷纷给李氏送上祝福,说她苦尽甘来了,以后就跟着儿子享福了。
自从丈夫去世之后,李氏的心里都没有舒畅过,今日儿子娶亲,她心中的阴霾一扫而光,看到了久违的阳光,脸上挂着笑容,人也年轻了好几岁。
说道:“今日我儿成亲,感谢大家来捧场!请大家吃好喝好,不要客气。”
中午时分,众人纷纷入席,席间推杯换盏,言语欢畅,其乐融融,正在众人开怀畅饮之时,就有一个衣着破旧,像乞丐一样的老汉走进了院子,说道:“老汉路过此地,讨顿饭吃。”
有人就拿一个馒头给他,说道:“拿着馒头走吧!”
那个老汉没有接馒头,说道:"今日家中大喜,老朽是来道贺的,主人在哪里?”
众人纷纷看向老汉,觉得他是故意找茬,有人站起来要赶他走,谁知那个老汉就拉了一把椅子坐在了院子中间。
众人见老汉这样,就赶紧去屋里叫王大志,王大志出来看到老汉,先是愣了一下,这不是两年前的那个老伯吗?
那老汉看见王大志也是一愣,说道:“今日大喜之日,一个馒头就想打发我走?”
王大志赶紧走到老汉面前,抱拳说道:“今日大喜,来者都是客,老伯屋里请。”
那老汉也不客气,就进了屋子,王大志赶紧叫厨子又做了一桌子好菜,拿来一壶好酒,专门款待这个他。
老汉看见一桌子美食,就大快朵颐起来,众人都纷纷议论,说这个老汉要饭还挑三拣四的,王大志居然还把他当做上宾一样款待,真是稀罕事。
那个老汉吃饱喝足之后,也没有要走的意思,而是悠闲的坐在那里剔牙,众人都纷纷围上来看他,有人说道:“你这老汉真是调皮,来要饭还看不上馒头,幸亏大志心善,要是其他人,早把你赶走了。”
其他人纷纷附和:“是啊,没见过这样的人
吃饱了还不快走,难道你还要在这里吃晚饭吗?
……”
王大志见众人都围在门口,就过来说道:“大家都吃好喝好,不要客气。”众人见王大志说话就纷纷散开了。
王大志走到老汉旁边,恭敬道:“老伯吃好了吗?”
那老汉没有回答,而是说道:“赶紧挖了你家祖坟!”
王大志一听很是震惊,还以为他是喝醉了,说道:“老伯真会开玩笑。”
只见老汉表情严肃,不像是开玩笑,他说道:“老朽哪里有闲心给你开玩笑?你若不信,必有大灾祸,我且问你,你爹爹是不是三十岁之前死的?”
王大志听他这么问,心中一沉,他听母亲说过,爹爹是二十九岁时死的,就说道:“老伯怎么知道?”
原来,这个老汉是以前是个风水先生,但他淡泊名利,不喜欢被束缚,因此就游走四方,以要饭为生,今日路过一片坟地,他看出一个坟头不同寻常,就向地里的农夫打听这是谁家的坟地。
那农夫就告诉他是村里王家的,说王家今日办喜宴,还说这坟主人的孙子好福气,娶了城里大户人家的女儿。
老汉也是一个心地善良之人,就来到村里打听谁家办喜宴,经过村民的指点就找到了王家,他想看看这主人是否心善,如果心善,他就会说出实情,如果不善,也就算了。
谁知主人竟然是用柴火为他抵包子钱的小伙子,这个小伙子心地善良,他就决定把实情告诉他。
老乞丐说道:“你先不要问,赶紧挖了你爷爷的坟。”
王大志不解,就问为啥非要挖坟,老汉说道,:“有人在你爷爷的坟里插入了桃木棍,插入的位置正好是大门的人丁位,你父亲的死就与那桃木棍有关,要是再不挖出来,下一个就是你了。”
王大志听他这样说,感觉冷汗直冒,是有人故意害他家?老汉又说道:“你要找出当年为你爷爷看风水的先生,他肯定知道内情。”说完就起身走了。
他亲自送老汉出门,老汉再三嘱咐他:“明日就办,不要再拖了。”
返回家中,王大志赶紧来到母亲的房里,把老乞丐的话说给母亲听,李氏一听感觉不可思议,说道:“当年给你爷爷看风水的先生就是邻村的刘先生,我们家与他无冤无仇,他为何要害人呢?”
王大志问:“是谁去请的他?”
李氏想了一会说道:“当年是你叔叔去请的他。”
王大志一听是他叔叔王二去请的风水先生,心中就有了怀疑,李氏又说道:“挖祖坟可是大逆不道之事,这事必须要与你叔叔商量才行。”
王大志觉得这事和叔叔有关,就说道:“这事不能告诉我叔叔,明日夜里我自己去挖。”
李氏担心地说道:“这怎么行?要是让你叔叔知道了,他肯定会不依的。”
王大志说道:“母亲就放心吧,没事的。”李氏想到这事关系到儿子的性命,就说道:“好吧,你可一定要小心啊!”
次日三更,王大志扛着一个铁镈就去了坟地,他找到爷爷的坟头就开始挖,挖了两个时辰,就露出了棺椁,在棺椁的大头处,果然看见一个木棍插在土里,王大志拔出木棍,然后又把坟土填好,这时已经是五更天了。
王大志没有回家,直接拿着那根桃木棍去了县衙报官,说有人用这种邪术害了他父亲的性命,下一个丢命的就是他,知县一听也很是震惊,民间确实有用邪术害人的,所以不敢怠慢。
就问当年的风水先生是谁,刘大志说是他邻村的刘先生,于是就领着县衙的人去把那风水先生带到了县衙。
县令问他是否在王家的老坟里放了桃木棍,开始那风水先生并不承认,知县就说拉出去打二十大板,那风水先生都八十多岁了,哪里受到了棍棒,一听要挨打,全都交代了。
原来,当年王老汉死了之后,王二就去找风水先生,并私自拿出十两银子给他,要求要他用一阴招,既能压制他哥哥家的人丁和财运,又能助他人丁兴旺,财运滚滚。
那风水先生贪财,就说把桃木棍插在棺材的大头,这样王大家的男丁都活不过三十岁,而王二家会人丁兴旺,发财致富。
果然,王大没有活过三十岁就死了,而王二家人丁兴旺,从小生意开始做起,短短的十几年时间,竟然成了十里八村屈指可数的富贵之家。
知县听了风水先生的讲述,就立刻命人把王二抓到了县衙,王二却如茅岗里的石头又臭又硬,说是风水先生诬陷了他,知县大人见他不招,就命人把他拉出去重打五十大板,打的他皮开肉绽,鲜血直冒,最后忍受不住就全招了。
王二这个人心眼多,为人狠毒,他怕哥哥家过得比他好,就让风水先生出了这个阴毒的招数,害死了王大,下一个就是王大志,王二正等着看好戏呢?没想到他的计谋却被一个老汉看穿了。
事情真相大白后,知县就把王二和那个风水先生打入了死牢,等待秋后问斩,并把王二家一大半的家产收回给了王大志。
王大志把那些土地都分给了村里的贫困人家,把分得的钱财存了起来,用来接济穷人,分得的那些店铺他自己经营。
王大志和张翠兰夫妇孝敬李氏和张员外,为他们养老送终。夫妻俩一生做了很多好事,他们的两个儿子一个为官,一个为商,子孙繁荣昌盛,而王二的子孙却一代不如一代。
本故事与迷信无关,主要为了宣扬民间文化,惩恶扬善。
各位看官:王大志是个善良的小伙子,救了落水的孩子,又帮助了乞丐,最后获得美好姻缘,又揭穿了叔叔的阴谋,从此过上了好日子。
赵员外夫妇也是好人,把土地退给了李氏,并把买地的钱让李氏用,王大才可以入土为安,夫妇二人一直未生育,最后也生了一个大胖小子。
王二是个自私自利,阴险狡诈之人,为了低价买到嫂子家的土地,就拦着不让哥哥出殡,还串通风水先生用阴险的招数害哥哥一家,他哥哥就是他害死的,王二的阴谋被揭穿后,判了死刑,家中的财产也分给了王大志一大半,而且他的子孙一代不如一代,这就是他的报应。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人要善良,不要做埙人利己之事,否则最终害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