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王走后,刘单对百官们道:“前些日子有大臣建议朕册立皇太子,朕以为如今皇子们都还年幼,当以师学为主。因此朕决定暂不立皇太子,让他们好好学习,待将来长大后成才了朕再择贤而立。再说了,朕今年不过三十岁,估计不会很快就驾崩吧,所以各位大人不要着急。”
百官们连忙跪下道:“臣等不敢。”
刘单笑道:“朕只是和你们开个玩笑,平身请起。”
百官们这才松了口气起身坐回自己的座位。
刘单道:“后将军龙阳侯姜维听旨。”
姜维上前听旨。
刘单笑着说:“伯约,此次征伐高句丽和夫余,你都建立了大功,但你从不在朕面前请功以至于朕都忘记你的功劳了。”
姜维笑道:“臣随从陛下征战,臣自觉并无什么功劳,如陛下觉得臣有功自然会明察秋毫。”
刘单大笑道:“好狡猾的伯约,你是将责任都推给朕了。姜维,朕升任你为辅汉大将军,赐食邑一千二百户并前共四千二百户。”
姜维匍匐于地谢道:“多谢陛下大恩。”
刘单宣旨平身,然后对姜维道:“目下李严大人督军于益州并交州,子君督军于徐州并且训练水师。豫州等地军队训练之事朕都交付伯约你处理,待时机成熟后我大军当兵分三路直取东吴,因此你要做好准备。”
姜维道:“既如此,臣请旨前往许昌督军并训练士卒、鼓励军屯等事。”
刘单点头道:“朕正有此意,朕封你为豫州都督驻节于许昌。”
姜维领命道:“臣稍作准备即前往赴任。”
刘单又对夏侯忠道:“思德,朕命你兼任司隶校尉,长安与洛阳军队均归你节制并训练,你不可松懈一定要训练好这些士卒。”
夏侯忠道:“臣必不负陛下所托。”
刘单又问马谡道:“幼常大人,眼下我大汉疆域辽阔,将来平定东吴后又将得到许多州郡县,人才方面是急需考虑的问题。朕的意思是,我朝除了定期举行科举考试选拔官员外当再重兴太学。”
马谡答道:“太学之制虽古已有之,但太学生过于拘泥于旧制,只娴熟于六经与议论却不熟于切实的政务。臣以为陛下如果要恢复太学当对太学之所学以及其制度有所改革。”
刘单笑道:“幼常大人所想与朕相同,我汉家虽然独尊儒术,但为政者当审时度势不可拘泥。朕以为如今学风当以儒学为主,其余如墨家、法家、道家等思想都可以参考。再者,所入太学之士不可只读书而不切实际。书是要读的,但是不能死读书,所以朕以为入太学读书读一两年后让他们外出去参与政务,比如治理大小县务,然后再量才适用。
朕之所以要重兴太学,一是扩大人才的储备,二是防止因科举考试失利而散落于民间的良才。朕从不以为科举考试不合格者就不是人才,例如朕,你们让朕去参加科举朕未必能合格,那么朕就不是人才了吗?所以,科举只是发现人才的一种方法,当今非常之世朕更看重的是唯才是举。只要有才能的人朕一概可以任用,只会读书而无切实办法的人朕要了有什么用?
现在乃用人之际,所以此议当今早执行,众爱卿是否有异议?”
文武百官听了刘单的话后,纷纷相互议论,最后表示圣意英明。
刘单笑道:“既然众位爱卿无异议,朕决定重设太学,设立太学学士一职授正二品官阶主管太学事务,设立太学博士一职授正三品官阶统管太学日常事务,设太学祭酒一职授正四品官阶协助学士、博士管理太学事务,祭酒人数编订为两人。诸葛均大人。”
诸葛均闻名上前跪下听旨。
刘单道:“你原先是材官将军、神机营总管,神机营事务大体完备,朕命夏侯忠将军兼任此职。朕授你为太学学士,希望你不负朕望为我大汉多储备些人才。”
诸葛均谢恩道:“臣必不负陛下所托。”
刘单又宣业已回京听用的原兴古太守谯周上前。
刘单道:“谯周先生乃是大学问家,朕命你为太学博士,你要好好培养这些人才。”
谯周领旨谢恩后,刘单对马谡道:“幼常大人草拟圣旨诏告天下,号召天下学子入太学学习,各州郡县也可推荐人才进入太学。”